這樣使用尿素效果最好,你知道嗎?

2019-06-10     一條農資

尿素是被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肥料,只要是種地人都知道,而且都用過。不過很多人對於如何正確使用尿素可能就不一定知道了,如果可以科學合理的使用尿素,那麼不僅可以降低尿素使用量,更是可以更好的起到增產的效果,今天就來說一下如何正確使用尿素。

施用方法一、根據土壤肥力確定追肥數量:

實踐證明,對中低產田地塊增加施肥量,可以顯著地提高產量。對高產田塊則保持一般施肥水平即可。一般在施足農肥和化肥做底肥的基礎上,以玉米和高梁兩大作物為例,在高肥力的土壤上,每畝追施20公斤;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每畝追施23公斤;在低產的土壤上,則應追施27公斤。

施用方法二、在作物營養盛期用作追肥:

追肥的主要作用是用肥料調節作物的長勢長相,滿足作物生育中後期對營養的需要,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提高追施化肥利用率的關鍵是要掌握各種作物對養分吸收的臨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儘量做到在作物的營養盛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玉米應在拔節至大喇叭口期;高梁應在拔節到孕穗期;水稻從返青至分櫱期;向日葵在現蕾期;小麥在三葉期;大豆在初花期追施尿素。

施用方法三、進行深施覆土:

經過實驗,把尿素施在地表面上常溫下4~5天後,大部分氮素便氨化揮發掉,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尤其是在石灰性和鹼性土壤的表面,其氨的揮發損失更為嚴重。因此,在用尿素給旱田作物追肥時,最好是刨坑或開溝深施10厘米以下,這樣才能使尿素處於潮濕土之中,有利於尿素的轉化,也有利於氨態肥被土壤所吸附,減少揮發損失。在用尿素給水稻追肥時,水層最深不能超過3~5厘米。

施用方法四、施用時與作物根部保持一定距離:

因尿素含氮量高,養分濃度大,具有很大的吸濕性。因此在追肥時,要防止把尿素施在作物極系附近,更不能把尿素掉進作物的心葉里,以免燒傷幼苗,影響生長,一定要與作物保持一定距離。

施用方法五、提前施用尿素:

因尿素是一種低分子的有機化合物,施入土壤後要有個氨化過程,轉化為一種揮發性很強的碳酸銨後,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用尿素給作物追肥時應比其它氮肥提前7天左右施用。

施用方法六、不與鹼性肥料混施:

尿素屬於中性肥料,追肥時切忌與鹼性化肥混合同時施用,以防降低肥效。如果與鹼性肥料非混合施用不可時,也要錯開施肥日期,一般隔3—5天即可。但尿素與氯化鉀、磷礦粉和過磷酸鈣等肥料混合施用時,其增產效果很顯著。

施用方法七、尿素施後不能馬上灌水:

尿素施入土壤後,在末被分解轉化前,是不能被土壤所吸附的。如果在追後馬上灌水,會造成尿素的大量流失。土壤缺水嚴重,非灌水不可時,也要做到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在給水稻追肥時,應考慮到尿素在轉化前流動性較大的特點,追施後更不能馬上灌水,一般在追後3~5天灌一次小水為宜。

施用方法八、用做根外追肥(葉面噴施):

尿素對作物葉片損傷較小,又易溶於水,擴散性強,易被葉片吸收,進入葉片後不易引起質壁分離現象,因此很適於根外追肥。但要選用縮二脲含量不超過2%的尿素,以防損失葉片。

用尿素做根外追肥的濃度因作物種類不同而有差異,如禾本科作物根外追肥的濃度為1.5%~2%;用於雙葉子作物根外追肥的濃度為1%,在作物開花期濃度還應小些。

一般每畝用尿素根外追肥數量為0.5~1.5公斤即可。噴施的時間在下午4時後進行為宜,此時蒸騰量少,葉面氣孔逐漸張開,在一夜間基本上可把稀釋的尿素溶液吸收完,大大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科學合理的使用尿素,不僅可以提高產量,同時對於農作物的產量,對於土壤的保護都將有很大的效果,如果感覺有幫助的話,麻煩分享、收藏、關注一下吧。(部分內容整理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eftDmwBmyVoG_1Z2E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