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朋友小L去年從外企離職,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以接項目、做設計為主要工作。
小L很有遠見,離職不到一年就找到我,擔心起她的養老金問題(財商很高哦)。
她剛離職就開始為自己交社保,由於擔心離職初期收入不穩定,她按照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以下稱社平工資)最低基數繳納。
有意思的是,小L以前在外企工資比較高,超過了社平工資的三倍,一直是按照最高基數繳費的,這樣一對比,離職後她的養老金個人帳戶增長的太慢了。由於擔心社保繳費太低,影響自己未來可以領到的養老金,小L來找我尋求幫助。
在分析小L的案例之前,我先補充一下社保和養老金的基本知識,雖然這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但我確信很多人都不了解。
我們平時所說的養老金,其實包含兩個部分: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這兩部分資金的計算方式有所不同: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雖然看起來有點複雜,但只要弄明白「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就簡單了,這個指數可以理解為你的繳費工資跟社平工資的差距,數值越大,說明交的錢越多,未來你這部分的養老金就越多。
個人帳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帳戶的養老金總額(含利息)/計發月數
因此,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帳戶養老金,就成為我們退休時能夠獲得的退休金,而小L所擔心的,正是由於繳費基數降低,退休時個人帳戶的養老金總額太少,導致退休金不足。
小L離職前後,她的養老金個人帳戶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徵得小L的同意,我曬出她2018年的社保繳費單。
小L的社保繳費信息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小L在2018年7月離職以前,一直都是按照社保最高繳費基數繳納保險金。按照社保繳費的規則,繳費工資的8%計入社保個人帳戶,在7月份的時候,她的養老金繳費基數是25401元,養老金個人帳戶的入帳達到2032.08元,而在離職後的8月份,小L按照北京市最低繳費工資3387元繳納社保,計入她個人帳戶的部分,僅為270.96元,對比之下,個人帳戶每月減少了1761.12元。
如上所說,我們退休後的養老金,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社保個人帳戶。這個帳戶就像銀行帳戶:退休前按月存款,退休後按月領取,影響最終金額的,除了你存入金額的多少,還有利率。
個人帳戶的利率能達到多少呢?我們繼續看小L的帳戶:
根據2018年的數據,我們可以算出來,小L個人帳戶的利率高達8.29%。
這就是社保的魅力!
既然社保個人帳戶的利率那麼高,是不是意味著多多益善呢?如果每年都能保證8%的利率上漲,退休金肯定能夠滿足財務自由啊,直接按照最高繳費額度繳納行不行呢?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我們繼續以小L的情況來分析:
由於她是自由職業者,養老保險的部分,全靠自己繳納。要知道,她在單位的時候,除了自己繳納了8%,單位還幫她繳納了16%,只不過按照社保的政策,這16%沒有進入她的個人帳戶,而是進入了統籌帳戶(統籌帳戶的錢跟她沒關係)。因此,她現在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除了繳納個人帳戶的部分,還需要繳納另一部分進入統籌帳戶。
按照社保個人繳費政策,計入統籌帳戶金額占比達到60%,只有40%能進入她的個人帳戶,假如她繼續按照最高基數25401元繳納,每月繳費比例為20%,達到5080.2元,其中40%進入個人帳戶,金額為2032元,而多交的3048元就跟她沒有關係了。這樣算下來,即使以後個人帳戶的資金依然能夠按照8%的利率上漲,但遠遠比不上多交錢帶來的損失。
所以,雖然現在養老金個人帳戶的利率很高,並不意味著我們繳費越多越好。
除此以外,養老金個人帳戶的利率是浮動的,也叫記帳利率。既然是浮動的,就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在2016年以前,養老金個人帳戶的記帳利率一直都跟定期存款利率保持一致,略高於定期存款利率,2017年4月13日,《統一和規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記帳利率辦法》出台,規定:
「記帳利率應主要考慮職工工資增長和基金平衡狀況等因素研究確定,並通過合理的係數進行調整。記帳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所以,2016~2018年的個人帳戶記帳利率由人社部和財政部統一發布,分別為8.31%、7.12%和8.29%。由於職工工資增長迅速,養老金個人帳戶得以獲得高利率。
有了這樣的認知,如何繳納養老金就分為了不同的情況:
像小L一樣的自由職業者,我建議按照最低基數繳納
雖然社保按照最低基數繳納,但是省下來的那部分錢,一定不能挪作他用,必須嚴格作為養老基金進行管理,可以投資到養老基金,或者直接定投指數基金,不到退休的時候堅決不用。
自從2017年底證監會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以來,公募基金市場已經出現了多隻以養老為目標的基金,這些基金的投資原則是長周期、低風險,以便為投資人獲取相對較高的收益,有足夠的資金過上退休生活,今年以來,多隻養老目標基金都取得了7%以上的收益,並不比養老金個人帳戶的收益遜色。
數據來自天天基金網
依然在單位上班的人士,我建議一定要按照高的基數繳納養老金
因為個人不用承擔統籌帳戶資金的繳納,個人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帳戶,這部分資金不僅有助於提高個人帳戶的餘額,而且有利於提高基礎養老金的金額,可謂是一舉兩得。
因此,以後如果有人再跟你說交社保沒有用之類的言論,你就要學會根據不同情況分析了。
社保作為一項福利制度,目標是讓最廣大的人群獲得福利,維護社會穩定。繳費高的人群繳納更多的資金進入統籌帳戶,通過社保基金的運作獲取收益,用來彌補繳費較低的人群未來退休的需求,繳費高的人群由於個人帳戶資金充足,在造福他人的同時,也為自己退休做足了保障。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多元化,大量職場人士開始脫離組織,加入到自由職業者的行列,就像文中的小L一樣,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能力出眾,但也需要有足夠的財商意識,才能為未來退休養老做好準備。
最後再總結一下:
自由職業者的養老保險,一定要按時繳納,建議以最低基數繳納養老保險,把節省下來的錢,按月通過公募養老基金或者年金保險的方式存入自己的養老帳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wr4qW4BMH2_cNUgU2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