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尼安德特人一直被視為我們的野蠻表兄弟,他們其貌不揚,五大三粗,跟文明兩字不沾邊,但最近考古學家新發現的尼安德特人骨骼顯示,他們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得多。
在伊拉克巴格達以北500英里的地方,有一個叫沙尼達(Shanidar)的洞穴,考古學家在其中發現了7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骨骼,包括一塊破碎但完整的頭骨、肋骨和兩塊手骨。
儘管性別尚未確定,但早期分析表明,這具名為Shanidar Z的骨骼具有成年人的牙齒。
這個洞穴還出土過10名尼安德特人的遺體,其中一具骨骼還環繞著古老的花粉。花粉是花瓣消失後唯一能留下的考古證據。
一些考古學家將花粉的存在視為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不僅僅埋葬了逝者,而且還用鮮花祭奠了他們,這挑戰了人們普遍認為的尼安德特人愚蠢無文明的觀點。
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的教授克里斯·亨特(Chris Hunt)將Shanidar Z描述為「一個真正壯觀的發現」。
他說:「儘管在數噸的洞穴沉積物的積壓下,Shanidar Z的頭骨被壓扁了,但其遺骸卻驚人的完整。」
「遺體以半傾斜的姿勢被放置在洞穴地面下的一個凹陷處,頭部後面還有一塊大石頭,可能是個枕頭。」
研究人員稱該地點發現的10尼安德特人中有4個人有親戚關係,這引發了一個問題:他們是否會返回同一地點安葬同伴?換句話說,他們已經有了公墓的概念?
「如果我們挖掘的是智人(現代人)的遺蹟,可能值得使用『墓地』一詞,但現在我們面對的是尼安德特人的洞穴,以之前的理論來理解,他們恐怕並沒有達到使用『墓穴』的文明層次。」
劍橋大學的格雷姆·巴克教授說:「新的發掘表明,這些屍體中的一些被埋在洞穴下的一個通道中,然後有意地將其挖得很深。毫無疑問,這是專門的墓葬。」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比如洞穴內的裝飾性貝殼,以及用鷹爪製成的項鍊,尼安德特人的社會比以前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考古隊最終下了一個結論:如果尼安德特人將沙尼達洞穴作為一個公墓,並經常對死者進行祭奠活動,以懷念生者與死者之前的感情,那將表明尼安德特人擁有高度複雜的文化,歷史書將從此改寫。
關於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是現代人類的基因來源之一,滅絕於大約40000年前。
目前,考古學家已經發現了他們製造的工具、武器和飾品。
尼安德特人是原始的「洞穴人」,與現代人類相比,數十年來他們一直被認為動物性大於人性。
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一直誤解了尼安德特人,對他們充滿了偏見。
他們的大腦比我們的大,他們沉迷於洞穴壁畫和雕塑等藝術活動。
尼安德特人在非洲生活了幾千年,大約在40萬年前開始遷移到歐洲,而智人60000年前才走出非洲。就在智人走出非洲後不久,尼安德特人神秘地滅絕了。
你對尼安德特人擁有文明怎麼看?
歡迎留言、點贊、轉發!
您的關注將支持我發布更加優質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eMzX3ABgx9BqZZIPL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