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又聽到哪裡誰誰誰被詐騙了?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A、真有錢!
B、好傻好天真!
C、我聰明,不會被騙!
D、我沒錢,不會被騙!
然而這些離我們並不遙遠
就在我們撫州
各種被詐騙的案例不在少數
近日,
宜黃縣公安局110報警中心
接到以下報警
11月29日9時許,宜黃縣公安局接到洪女士報警,稱其在11月27日被人利用網絡刷單的模式詐騙了6175元。接到報警後,民警對被害人洪女士進行詢問,經詢問,被害人洪某經常在網上刷單,2019年11月27日其通過微信刷單群接到一刷單業務,隨後添加對方微信(微信號:hainanyina2514,微信名叫「旅人夢」;微信號:vyujf52398,微信名叫「王美麗-返款客服」),對方發二維碼給洪某,其掃碼付款後對方一直沒有返款,並要求洪女士繼續刷單,直到29日也未見對方返款,後洪女士感覺被騙並報案。
11月26日7時10分,宜黃縣公安局接到黃先生報警,稱其在微信好友(帳號「gg856420「,暱稱「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的誘導之下在網絡平台進行投資共計被詐騙11萬元。經值班民警詢問,對方通過前期網絡接觸博取被害人黃先生的信任後,引導被害人在網絡平台(名稱「U投」,連結:http://pcddd.daxiangfax.com)
通過刷系統漏洞的方式進行投資,並承諾有10%收益。後在11月8日至25日期間被害人轉帳11萬元到該平台客服提供的帳戶上進行充值,充值後平台上資金無法提現。
11月25日10時35分,宜黃縣公安局接婁某報警,稱其被人利用網絡平台貸款的方式詐騙了57322元。經值班民警詢問報警人:其於11月3日接到一陌生電話詢問婁某是否需要貸款,之後添加了對方微信(帳號:jxyd88752,暱稱「金鑫金管家」)辦理貸款事宜,並下載了一款叫「金鑫易貸」的手機軟體,之後對方以交納保證金、刷流水等名義要求婁某匯款。婁某於11月03日至11月09日期間共計匯款57322到對方微信帳戶上。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
所以,今天東東要給大家
奉上這套防騙攻略
下面這常見的48種詐騙手法
大家一定要看好,
可千萬被騙哦
1、QQ冒充好友詐騙。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後,冒充該QQ帳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2、QQ冒充公司老總詐騙。犯罪分子通過搜索財務人員QQ群,以「會計資格考試大綱文件」等為誘餌發送木馬病毒,盜取財務人員使用的QQ號碼,並分析研判出財務人員老闆的QQ號碼,再冒充公司老闆向財務人員發送轉帳匯款指令。
3、微信冒充公司老總詐騙財務人員。犯罪分子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公司內部人員架構情況,複製公司老總微信暱稱和頭像圖片,偽裝成公司老總添加財務人員微信實施詐騙。
4、微信偽裝身份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圍朋友情況,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加為好友騙取感情和信任後,隨即以資金緊張、家人有難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5、微信假冒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繫。
6、微信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朋友圈裡,引起善良網民轉發,實則帖內所留聯繫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電信詐騙。
7、微信點贊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布「點贊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夠的個人信息後,即以「手續費」、「公證費」、「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
8、微信盜用公眾帳號詐騙。犯罪分子盜取商家公眾帳號後,發布「誠招網絡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為真,遂按照對方要求多次購物刷信譽,後發現上當受騙。
9、虛構色情服務詐騙。犯罪分子在網際網路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務的電話,待受害人與之聯繫後,稱需先付款才能上門提供服務,受害人將錢打到指定帳戶後發現被騙。
10、虛構車禍詐騙。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帳。當事人因情況緊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帳戶。
11、電子郵件中獎詐騙。通過網際網路發送中獎郵件,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繫兌獎,即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帳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
12、冒充知名企業中獎詐騙。犯罪分子冒充三星、索尼、海爾等知名企業名義,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信件郵寄或僱人投遞發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帳號匯款。
13、娛樂節目中獎詐騙。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實施連環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帳號匯款。
14、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帳戶配合調查。
15、冒充房東簡訊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房東群發簡訊,稱房東銀行卡已換,要求將租金打入其他指定帳戶內,部分租客信以為真將租金轉出方知受騙。
16、虛構綁架詐騙。犯罪分子虛構事主親友被綁架,如要解救人質需立即打款到指定帳戶並不能報警,否則撕票。當事人往往因情況緊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帳戶。
17、虛構手術詐騙。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發疾病需緊急手術為由,要求事主轉帳方可治療。遇此情況,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轉款。
18、電話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通信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或直接播放電腦語音,以其電話欠費為由,要求將欠費資金轉到指定帳戶。
19、電視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廣電工作人員群撥電話,稱以受害人名義在外地開辦的有線電視欠費,讓受害人向指定帳戶補齊欠費,否則將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線電視並罰款,部分人信以為真,轉款後發現被騙。
20、退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簡訊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21、購物退稅詐騙。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到事主購買房產、汽車等信息後,以稅收政策調整,可辦理退稅為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實施轉帳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帳戶。
22、網絡購物詐騙。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後,通過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受害人填寫好淘寶帳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後,卡上金額即被划走。
23、低價購物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發布二手車、二手電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即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24、辦理信用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等刊登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繫,犯罪分子則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25、刷卡消費詐騙。犯罪分子群發簡訊,以事主銀行卡消費,可能個人泄露信息為由,冒充銀聯中心或公安民警連環設套,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或套取銀行帳號、密碼從而實施犯罪。
26、包裹藏毒詐騙。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內被查出毒品為由,稱其涉嫌洗錢犯罪,要求事主將錢轉到國家安全帳戶以便公正調查,從而實施詐騙。
27、快遞簽收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快遞人員撥打事主電話,稱其有快遞需要簽收但看不清具體地址、姓名,需提供詳細信息便於送貨上門。隨後,快遞公司人員將送上物品(假煙或假酒),一旦事主簽收後,犯罪分子再撥打電話稱其已簽收必須付款,否則討債公司或黑社會將找麻煩。
28、醫保、社保詐騙。犯罪分子冒充社保、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醫保、社保出現異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錢、制販毒等犯罪,之後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公正調查,便於核查為由,誘騙受害人向所謂的「安全帳戶」匯款實施詐騙。
29、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簡訊,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介面操作,將錢轉走。
30、引誘匯款詐騙。犯罪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向某個銀行帳戶匯入存款,由於事主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往往未經仔細核實,即把錢款打入騙子帳戶。
31、貸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32、收藏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各類收藏協會的名義,印製邀請函郵寄各地,稱將舉辦拍賣會並留下聯絡方式。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則以預先交納評估費、保證金、場地費等名義,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入指定帳戶。
33、機票改簽詐騙。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為由,誘騙購票人員多次進行匯款操作,實施連環詐騙。
34、重金求子詐騙。犯罪分子謊稱願意出重金求子,引誘受害人上當,之後以誠意金、檢查費等各種理由實施詐騙。
35、PS圖片實施詐騙。犯罪分子收集公職人員照片,使用電腦合成淫穢圖片,並附上收款卡號郵寄給受害人,勒索錢財。
36、「猜猜我是誰」詐騙。犯罪分子獲取受害者的電話號碼和機主姓名後,打電話給受害者,讓其「猜猜我是誰」,隨後根據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並聲稱要來看望受害者。隨後,編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錢,一些受害人沒有仔細核實就把錢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銀行卡內。
37、冒充黑社會敲詐類詐騙。犯罪分子先獲取事主身份、職業、手機號等資料,撥打電話自稱黑社會人員,受人僱傭要加以傷害,但事主可以破財消災,然後提供帳號要求受害人匯款。
38、提供考題詐騙。犯罪分子針對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撥打電話,稱能提供考題或答案,不少考生急於求成,事先將好處費的首付款轉入指定帳戶,後發現被騙。
39、高薪招聘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後以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40、複製手機卡詐騙。犯罪分子群發信息,稱可複製手機卡,監聽手機通話信息,不少群眾因個人需求主動聯繫嫌疑人,繼而被對方以購買複製卡、預付款等名義騙走錢財。
41、釣魚網站詐騙。犯罪分子以銀行網銀升級為由,要求事主登陸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而獲取事主銀行帳戶、網銀密碼及手機交易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42、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專門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再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原因,買家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每個月都得支付相同費用」,之後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則實施資金轉帳。
43、訂票詐騙。犯罪分子利用門戶網站、旅遊網站、百度搜尋引擎等投放廣告,製作虛假的網上訂票公司網頁,發布訂購機票、火車票等虛假信息,以較低票價引誘受害人上當。隨後,再以「身份信息不全」、「帳號被凍」、「訂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44、ATM機告示詐騙。犯罪分子預先堵塞ATM機出卡口,並在ATM機上粘貼虛假服務熱線告示,誘使銀行卡用戶在卡「被吞」後與其聯繫,套取密碼,待用戶離開後到ATM機取出銀行卡,盜取用戶卡內現金。
45、偽基站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廣大群眾發送網銀升級、10086移動商城兌換現金的虛假連結,一旦受害人點擊後便在其手機上植入獲取銀行帳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從而進一步實施犯罪。
46、金融交易詐騙。犯罪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網際網路、電話、簡訊等方式散布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的搭建虛假交易平台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事主資金。
47、兌換積分詐騙。犯罪分子撥打電話謊稱受害人手機積分可以兌換智慧型手機,如果受害人同意兌換,對方就以補足差價等理由要求先匯款到指定帳戶;或者發簡訊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等,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網址輸入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後,銀行帳戶的資金即被轉走。
48、二維碼詐騙。犯罪分子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加入會員,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受害人的銀行帳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網絡通訊詐騙背後的主謀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攤開中國地圖,公安部日前正式已經為我們精準定位:有7個地區被列為全國第一批地域性職業網絡通訊詐騙犯罪源頭地。
了解騙子的各種套路,
不聽、不信、不轉帳!
如有疑問請馬上撥打110電話,
或向反詐中心諮詢和求助。
不輕信、不轉帳,
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擴散+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