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哥哥輔導雙胞胎妹妹寫作業火了,怕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2019-11-10     BaBa很忙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好多家庭要二胎,理由可能都是能讓大寶多個伴,不至於自己一個人太孤獨。甭管處於什麼理由,都要讓大寶、二寶多在一起培養感情,這樣才能更親近。

那麼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小孩子在一起,難免會磕磕碰碰,出現一些矛盾,有不少的家長也是頭疼處理這些孩子之間的一些問題。其實,在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培養他們的感情時,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前不久看到的這樣一條微博,一位有兩對雙胞胎孩子的媽媽,讓雙胞胎哥哥去輔導雙胞胎妹妹做作業。

不得不說這是一位極具智慧的媽媽,這樣做不僅增進了孩子們的感情,自己還能減輕很多精力。正好兩對雙胞胎,一個哥哥帶著一個妹妹,配合的也是很和諧了。

然而,自古以來輔導作業就是一大難題,哥哥面對妹妹也是稍顯力不從心,其中一個哥哥更是氣的直拍桌子。但是看到如此美好的畫面,網友也紛紛表示,也太溫馨了吧,這對父母上輩子一定是拯救銀河系了,真是幸福快樂的一家人!

當然,有這種特別明智的媽媽,就會有那種不會處理孩子之間關係的父母,例如在6月24日,江蘇省漣水縣的一所外國語學校,宿舍中一對10歲的雙胞胎兄弟,弟弟與哥哥因瑣事發生爭吵,然後將布條系在窗樑上自縊身亡。

在有多個孩子的家庭中,孩子之間的關係會比較複雜多變,可能前一秒還在好的像一個人一樣,後一秒就會大打出手,當然,新聞中這樣的案例還是特別極端的。但在一些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統稱為同胞競爭障礙。

多個孩子的家庭會有同胞競爭障礙問題

但是,家裡有多個孩子,如果父母沒能處理好他們之間的一些問題,就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們產生不良的競爭和嫉妒,最終會讓他們患上同胞競爭障礙,這種障礙是國際疾病分類(ICD)診斷標準提出的一種心理障礙,比較多發於兒童中。

也就是說,大寶在弟弟妹妹出生後,會發生某種程度的情感紊亂,弟弟妹妹出生後父母會把更多的關注放在弟弟妹妹身上,從而引起了大寶對弟弟妹妹的極度不滿心理,甚至在他們的行為上也會發生退化的現象,具體如下:

1、情緒:原本特別開朗的大寶,在二寶到來後,會變得悶悶不樂,而且經常會沒有理由的哭,以此來博得父母的關注。

2、行為:在沒有二寶時,大寶能夠自己去獨立做一些事,例如穿衣、吃飯、睡覺等,但等二寶到來以後,大寶會變得對父母的依賴感特彆強,凡事都想要父母來幫自己做,例如要抱抱、要喂飯等,甚至會出現尿床等行為。

3、態度:有了二寶後,大寶也會變得特別敏感,會把一點小事無限放大,例如父母抱了二寶,大寶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是多餘的,或者父母給二寶買了玩具,大寶就會覺得父母偏向弟弟妹妹,會感覺父母沒給自己買,對自己不公平等等。

面對同胞競爭障礙,父母該如何處理呢?

同胞競爭障礙更多的還是孩子之間的關係問題上,作為父母及時去疏導他們的關係更重要,要懂得減少孩子們的不良競爭還有嫉妒心理,給他們營造出更加幸福溫暖的家庭環境。

首先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賈靜雯在陪兩個女兒做遊戲,但突然間,咘咘推到了波妞,賈靜雯扶起波妞後,對咘咘嚴肅問道:「你為什麼要推倒妹妹?」

咘咘想了想說:「我想抱妹妹,所以才推開了她。」

面對大寶這勉強的解釋,賈靜雯也沒有選擇跟孩子生氣,而是給咘咘耐心的做示範。

告訴她怎樣抱妹妹的姿勢才是對的,「你看媽媽抱你是這樣的對不對?那如果媽媽也像你剛剛抱妹妹那樣抱你可不可以呢?你如果還想抱妹妹應該怎麼抱呢,去抱一下讓媽媽看看。」

所以說,作為父母如果想要有效的教導孩子,讓孩子以後能夠有一個好的脾氣、性格,那麼首先父母自己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去耐心的引導他們,而不是一上來就對孩子大吼大叫。

父母在對待每一個孩子時,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刻意偏袒

很多父母在有了二寶後,對大寶的關注會急速下降,而且還會經常對大寶說:「你長大了,要讓著弟弟/妹妹」等等類似於這樣的話,而父母這樣的做法,無疑會讓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越來越不好。

甚至會出現趁著家長不注意,大寶動手打罵二寶的情況。那公平公正是不是就要給兩個孩子買同樣的東西?比如給二寶買了一雙鞋子,那麼就要給大寶也買一雙?當然不是這樣,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喜好興趣,家長要針對他們不同的需求來滿足。

另外,有很多父母會比較偏袒某一個孩子,因為他比較小或要乖巧一些等原因,然而這樣的方式是萬萬不可取的,這會讓受偏袒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同時也會讓不被偏袒的孩子對父母、對兄弟姐妹產生厭惡之情。

父母要學會讓孩子們自己去處理解決問題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因為孩子們「爭寵」而產生的,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爭吵時插手的話,孩子們會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而變得經常爭吵。

所以再當孩子發生爭吵時,父母不要過多的去干預他們,要讓他們學會自己去處理問題。如果孩子還比較小,那麼可以當他們冷靜下來以後,教他們應該如何去處理當前的問題。

例如兩個孩子同時想要一件玩具。那麼父母就可以建議他們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誰先玩,玩多長時間,父母也可以讓孩子一起來制定一些規則制度,並共同去遵守它。

最後父母要對孩子們做的正確的地方,給予鼓勵還有肯定

每個人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讚揚的,孩子們也是一樣,而且他們對這種需求會更強烈,所以當孩子們在某件事上,表現的還不錯的話,家長一定不要吝嗇對他們的讚揚、鼓勵。如果孩子們彼此之間能夠相處融洽的時候,也同樣要對他們及時肯定。

寶貝兒,謝謝你幫妹妹穿衣服;你能夠幫弟弟輔導功課,真是個好哥哥;你們今天幫助媽媽做了家務,真是好孩子,謝謝你們;你們今天沒有爭吵,你們能夠和睦相處,爸媽真為你們感到高興等等,孩子只有在不斷被鼓勵、得到父母的肯定後,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想要培養好孩子之間的關係、感情,以下幾點也不容錯過,各位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1、要培養孩子的手足之情:父母無法陪孩子一直走下去,但兄弟姐妹的陪伴時間是可以更長的,所以說他們之間的感情也是別人無法相比的。

要想讓孩子們增進感情,首先就不能鼓勵孩子互相打小報告,要教會他們互相理解與包容。要鼓勵孩子們互相幫助,兄弟姐妹之間互相幫助也更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2、孩子們有爭吵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他們自己的個性與性格,俗話說「沒有舌頭不碰牙的」。

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去對待孩子們的爭執,我們更應該教會他們對事情的解決方法,例如,要用道理去處理解決問題,不要說會傷害到對方的話,或者做出傷害到對方的事來。

3、家長一定不要拿孩子來相互比較:有多個孩子的家庭中,總會有一個孩子比較調皮,一個孩子比較乖巧,也總有很多家長會拿他們去做一些比較。

殊不知本是為了讓他們表的更好,但經過比較後反而會傷害到他們。那應該怎麼做?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父母要去找到並放大孩子優點,給他們更多的肯定與鼓勵。

明智的父母在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時,一定要學會引導孩子學會要相互包容與關愛,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鼓勵、肯定以及尊重。當孩子的內心充滿了愛,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夠處理好彼此之間地關係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4RRV24BMH2_cNUgnD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