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蘆薈如何創造奇蹟?這個雲南人給出了答案!

2021-04-30     都市條形碼

原標題:一支蘆薈如何創造奇蹟?這個雲南人給出了答案!

庫拉索蘆薈

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植物。

其汁液中蘊含的75種元素,

與人體細胞所需物質幾乎完全吻合,

具有極高的

食用價值和醫療保健價值。

上世紀末,

全球的蘆薈精深加工

技術幾乎都掌握在

一些國際公司手裡,

我國對蘆薈產品的

提純加工技術研究一片空白。

而在隨後幾年,

有一個人的出現卻讓我國

蘆薈提純加工技術不斷創新,

行業標準逐一出台,

為我國蘆薈產業

帶來一系列創新和突破。

羅秉俊:「這個葉子裡面的凝膠,感覺膠質含量非常高,說明這個如果拿去加工的話,做出來的產品也是非常好的。」

新鮮的蘆薈剝開以後,帶有一種天然的苦澀。

2000年,26歲的羅秉俊來到了元江縣,開始對蘆薈精深加工進行研發。也正是從那一年起,科研工作的艱辛過程,如同他手中蘆薈的苦澀,伴隨他走過了21個年頭。

回想當年,成立之初的萬綠公司,實在不像一家科研企業。三畝不到的廠院裡,橫臥兩棟小廠房,手工操作的清洗機外加一台烘乾機,幾乎就是全部的生產設備。技術研發更是無從借鑑,一片空白。

羅秉俊:「當時唯一讓我感到比較振奮的是,元江有近一萬畝的蘆薈種植基地,像一片綠色的寶藏一樣,等著我們去挖掘。」

正是眼前這成片的綠色,更加堅定了羅秉俊對科研的信念,他下定決心,從零開始,頂著困難,組建起一支6人科研團隊,並很快搭建起一個分析檢測中心,成為了國內首個專業從事蘆薈精深加工的研發團隊。

羅秉俊:「首先就是在元江這個地方嘛,比較偏遠,以前很多信息相對來說,都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一些文獻,也沒有一些比較高端的人才來加盟我們這個團隊。」

雲南萬綠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品質管理部工程師 蘇榮:「由於當時人員的缺乏,檢驗設備的不足,羅總工就帶領著咱們這個研發團隊,每天是基地、工廠兩頭奔波,從早到晚,開展咱們的產品檢測和研發。」

一股韌勁不回頭,一張白紙繪未來。羅秉俊的鑽研熱情感染著每一個人。2001年,在毫無生產加工經驗借鑑的情況下,羅秉俊帶領團隊,建成蘆薈丁、蘆薈汁兩條生產線,開啟了蘆薈產業化步伐。

2006至2008年,由羅秉俊起草的中國化妝品用蘆薈製品和食品原料用蘆薈製品兩個行業標準相繼出台。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蘆薈高級工業原料生產統一標準。

隨著全球化競爭的不斷加劇,市場對食品、化妝品以及藥品品質要求也在不斷地攀升,對於產品原料的生產標準更是不斷刷新極限,其中,一種名為乙醯化多糖的蘆薈提取物,作為一種提升產品品質的重要原料,頗具代表性。

羅秉俊:「常規蘆薈的乙醯化多糖,只能達到10%左右的純度,那麼你要用到藥品裡面去呢,至少是80%以上的純度。」

長期以來,蘆薈鮮汁中的高純度乙醯化多糖提取技術,一直是困擾國際蘆薈行業的一項技術瓶頸。而作為行業內龍頭企業的技術帶頭人,羅秉俊帶領研發團隊,迎難而上,挑戰這一全新的高度。

羅秉俊:「一開始呢,是用一些化學提純的方法,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呢,有那些溶劑的殘留啊,或者是純度不高,我們就通過創新,採用一些物理的方法,在這個過程當中,前前後後兩年多時間,確實遇到了非常非常多的一些困難。」

兩年多時間的潛精研思,無數次失敗與重來,終於,在2010年,分級提取高純度蘆薈乙醯化多糖技術研發成功,提純濃度高於80%,從此打開了國際蘆薈行業的技術瓶頸,也讓中國的蘆薈高級原料加工技術一躍邁入世界領先水平。

羅秉俊:「做出來了這個80%的乙醯化多糖的產品啊,我們整個團隊都非常開心,因為這是國際蘆薈原料行業的一個首創的產品,除了我們,現在目前,沒有其他。」

21年來,羅秉俊不斷攻堅克難、勤勉盡責,先後榮獲雲南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十多項榮譽稱號;帶領研發團隊,先後獲得發明專利十三項。

匠心是擇一事終一生的精益與專注;匠心是明知路漫漫其修遠,卻仍上下而求索的初心如磐。21個年頭過隙如駒。當年那個初到萬綠意氣風發的小伙子,與元江萬畝蘆薈一起紮根,潛心磨礪,以工匠之名向全世界彰顯著踔厲奮發的雲嶺精神和新時代的中國力量!

工匠們在所屬工種和行業中作出過突出貢獻,他們以爐火純青的技藝,展現了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於創新的工匠精神。雲嶺工匠第四季重磅來襲!從4月29日起每晚21點在雲南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22點在都市頻道精彩呈現,敬請期待!(重播時間:4月29日至5月3日12:2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4JjIXkB9EJ7ZLmJuV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