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牙齒,是嬰兒成長的一個標誌。
因為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牙齒並不是一次性就能夠長完的。每到一定的年齡階段,他們就會長出相應的牙齒,家長們也會通過這樣的情況來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以及他們的成長進度。
最近網絡上卻有這樣一組圖,讓大家對嬰兒長牙齒這個事情有了其他的看法。因為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都是沒有牙齒的,所以大家就想看一看,當嬰兒有了牙齒又是什麼樣的?(運用特效)
當嬰兒被P上牙齒,一組惡搞圖瞬間走紅,令人捧腹。
其中有一個小嬰兒本來還躺在床上哭鬧,結果在一瞬間之內他的牙齒就長出來了,看著這個樣子,似乎這個小嬰兒就突然長大了。而且有了牙齒的他, 相信大家也很難看出他究竟是在哭還是在笑。
再看看另外一個孩子,本來好端端的坐在自己的嬰兒車裡,在觀賞周圍的風景,結果也是在一瞬間之內長出了牙齒。看著那一排整齊的牙齒,這個嬰兒的表情似乎也比沒有牙齒的時候要嚴肅了很多。
其中還有一位小孩兒,也是原本安靜的躺在自己媽媽的懷裡,畫面看起來十分的溫馨,但是加上牙齒以後就感覺整個畫風變得非常搞笑。不少網友看到了以後都表示自己已經 笑出了鵝叫,甚至在最後還評論說道:這簡直就是秀兒的操作呀!
確實幫嬰兒p上牙齒以後,許多嬰兒的畫風都比以前要變得搞笑了。畢竟在大家的印象中,當一個孩子的牙齒已經長完了,他也差不多已經長大了,誰能想到在襁褓之中的嬰兒也能突然間長出完整的牙齒呢?
其實對於孩子長牙齒這件事情,家長們也應該重視起來,畢竟牙齒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 不僅會影響到他們今後的健康,也會影響到他們整個人的外貌。
#假如嬰兒有了牙齒還上了新浪熱搜#
#B站視頻也破百萬#
網友們也驚呆了,直呼:「秀兒」
那麼重點來啦,寶寶出牙順序是怎樣的,又有哪些注意點呢
寶寶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長牙?9個月長第一顆牙算晚嗎?
民間一直有句老話:「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發牙、周走路」,意思是嬰兒三個月時會翻身,六個月會坐,七個月會來回滾,八個月會爬,九個月長牙,一周歲會走。這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嬰兒的生長規律。
其實對於大部分寶寶來說,一般6~8個月的時候, 寶寶下面中間的兩顆乳牙就會慢慢長出,並逐漸鑽出牙齦,但也有很多寶寶長牙比較晚,一歲才長牙的也有。9個月長牙當然不能算晚了。如果寶寶到了一周歲,牙齒還遲遲不見萌出,家長們帶寶寶找專業口腔醫師接受專業的檢查。
為什麼有的寶寶6個月就開始長牙,有的寶寶9個月還沒有動靜?出牙晚是缺鈣嗎?
首先要說的是,寶寶出牙晚和缺鈣沒什麼關係!通常寶寶的第一顆乳牙基本上是伴隨著輔食添加,咀嚼能力的發展而自然萌出的。如果你的寶寶遲遲不長牙,很可能是因為它的咀嚼能力沒有得到充分鍛鍊。
家長們應該反思一下寶寶的輔食是不是添加及時了。通常母乳寶寶是在出生6個月後添加輔食,而吃配方奶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一些。抓住各種機會來訓練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機會。剛開始添加輔食,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牙膠、磨牙棒,多刺激寶寶的牙床,以便乳牙順利萌出。
寶寶長牙的順序
一般來說,寶寶長牙先後順序都遵循一定規律,左右牙齒對稱發育。寶寶長牙時間和順序,看完下面兩張圖就懂了。
寶寶牙齒萌出順序
寶寶長牙的徵兆
家長們從五、六個月開始可以觀察自己寶寶,如果有以下徵兆,說明寶寶要長牙了。
流口水:寶寶在長牙期會有口涎增多的現象。
啃、嚼或咬東西:寶寶會變得喜歡咬手指或是硬的東西。
牙齦腫脹:家長可以檢查一下寶寶,牙齦是否有充血、腫大的現象
體溫升高甚至發燒,有的寶寶在長牙期間會有輕微的發燒、腹瀉症狀。
煩躁不安、睡不安穩:出牙可能會伴隨著疼痛或者不舒服,讓寶寶變得愛哭鬧,半夜會經常醒來。
長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大事,口腔護理家長們也不能忽視。通常寶寶乳牙會在2歲半左右全部萌出,這時寶媽們可以開始教寶寶學習刷牙了。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大人一直幫孩子刷牙至學齡前(7歲)。等孩子上小學之後,可以開始讓他自己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