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管理要趁早!5個身高管理技巧,幫孩子「拔高」5cm

2020-08-30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原標題:孩子身高管理要趁早!5個身高管理技巧,幫孩子「拔高」5cm

近年來,孩子的身高問題得到了越多越多家長們的關注。但是,中國家長對於身高的科學知識普及度令人堪憂,說起身高管理,中國家長更是一頭霧水。

編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身高是「天生的」。其實,孩子的身高雖然70%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但是,對於矮個子的父母來說,只要能抓住那30%的後天因素,孩子的身高還是有望再「拔一拔」的。家長們只要抓住這5個身高管理技巧,就能幫孩子把身高至少「拔高」5cm!

編輯

1、關注孩子生長曲線,早發現早干預

寶寶長的好不好,最直觀的就是身高體重了,那身高體重的評估標準是什麼呢?這個標準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家長自己心裡的「我覺得」、「我認為」,而是有一套科學的評估工具,這個工具就是生長曲線。

家長們在向醫生諮詢孩子的身高問題時,經常會聽到醫生提起需要定期監測身高,繪製曲線圖。可不要小看孩子每次體檢時醫生使用的小小的格子和劃出的點線,對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生長曲線加以重視,是及時發現問題和採取對策的關鍵。

編輯

很多家長在孩子身高比同齡的小朋友矮了許多的情況下,還固守「晚長」老觀念,耽誤了身高最佳干預期。實際上,孩子的身高增長是有時限的,一般情況下,骨骺在14、15歲的時候就會閉合。一旦骨骺閉合,無論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長高。

兒童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每一位家長都應重視準確給孩子測量身高,以便早期發現問題。建議家長養成給孩子定期測量身高的好習慣,至少每3個月給孩子定點、定時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長速率。

當發現孩子身高發育遲緩時,一定要及時為孩子制定天然長高身高管理方案,年齡越小,身高的潛力和調整空間就越大,干預效果越好!

編輯

2、充足且均衡的營養是長高的基礎條件

人體長高是骨細胞分裂增生形成的結果,而骨骼生長需要攝取多種營養的配合支持。人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素均來自食物和食品,食物是保證生命和健康的物質基礎。

俗話說:「好的身體是吃出來的。」通過科學均衡的飲食搭配,從食物中獲取長高所需的各種營養,是實現人體自然長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編輯

均衡和適量的營養,是孩子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能源供給。孩子要想長高,必須要保證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每天最好給孩子供應全面的飲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水、纖維素、礦物質,缺一不可。這樣才可以保證最佳的營養供應,確保孩子更快的長高。

另外,一定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的毛病,這樣才能保證孩子攝入均衡、充足的營養。

編輯

3、充足的睡眠對孩子長高尤為重要

生長激素是身高的真正「操縱者」,生長激素也是唯一一種使骨骼線性生長的激素,所以人的高矮完全由生長激素分泌量的多少決定。

人體長高離不開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是呈「脈衝性」分泌,在夜間深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會出現分泌的高峰,分泌量是白天的5倍。所以,睡眠也是使人體長高的"營養素",充足的睡眠對孩子長高尤為重要。

編輯

睡眠與身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其中,有兩個時間段至關重要:一個是晚9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特別是晚上10點前後,生長激素的分泌量達到最高;另一個是早上6點前後的一兩個小時,生長激素也有一個分泌小高峰。

要想讓睡眠不成為「偷」走孩子身高的因素,最好讓他們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遲也不能超過晚9:30,並在早上7點以後再起床。

常言說:人在睡中長。睡眠不僅可消除疲勞,而且人體在入睡後,生長激素分泌比平時旺盛,並且持續時間較長,有利於長高。因此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

編輯

現在兒童學習負擔重,作業多孩子睡眠不足,成為影響身材增長的主要因素。為了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為了增高,首先應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年齡越小的孩子,睡眠時間越長。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每天睡18~22小時;1歲以下的嬰兒,每天應睡14~18小時;1~2歲的幼兒,每天應睡13 ~14小時;2~ 4歲的兒童,每天應睡12小時;4~ 7歲的兒童,每天應睡11小時;7 ~15歲的兒童,每天應睡10小時;15~ 20歲的青少年,每天應睡9~10小時。

睡眠不僅要看時間長短,還應注意質量。青少年開夜車、熬夜都會影響睡眠質量;兒童睡前吃食物、家長陪睡、睡過軟的床,也會影響睡眠質量,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青少年正是長個子、長身體的黃金時期,應加倍重視睡眠。

編輯

4、積極運動和體育鍛鍊有助於長高

人體的骨骼、肌肉也和其他器官一樣,經常進行著新陳代謝。當體內環境和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結構也會發生改變。因此,增加運動和體育鍛鍊是促進身體發育,尤其是骨骼和肌肉發育的最有利因素。

有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孩子要比不愛運動的孩子高出4厘米。由此可見,運動對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是極大的!

鍛鍊有利於骨骼及全身的鈣、磷代謝,加速礦物質的骨內沉積,使骨密度增加,長期鍛鍊者的骨胳直徑增粗,骨髓腔增大。體育鍛鍊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的加快,供給身體各器官的血液增多,供給骨骼的營養也就多,可促使骨骼更好的發育增長。由此可見,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積極運動和體育鍛鍊有助於長高。

編輯

當然,不同年齡的寶寶可以通過不同的運動來促進長高,專家建議:

0-1歲:平時多給與寶寶進行身體接觸,比如足部按摩、腿部按摩等等。寶寶足底包含身體很多穴位,長期堅持按摩可以促進寶寶腿部血液的正常循環,對於骨骼的正常發育也會帶來很大幫助,更有助於寶寶身體的健康生長。

1-2歲:這個年齡的寶寶適合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走、跑、跳等動作。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給寶寶專門準備一個場地,讓寶寶仍扔皮球、丟沙袋,這些都有利於寶寶的正常生長和身高的增長。

2-3歲:可以選擇一塊場地,讓寶寶跑、跳、攀登樓梯,或者接拋皮球、用腳尖行走等,這些對寶寶身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4歲以上:可以將遊戲和運動相互結合,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玩的開心,還可以鍛鍊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這樣的遊戲也有很多,比如老鷹捉小雞、丟沙包、跳繩、丟手絹等。

編輯

5、孩子心情好,才能「長高高」

現代醫學表明,人的情緒會影響大腦和內分泌系統功能。孩子不快樂,長期焦慮、抑鬱,直接影響睡眠、飲食等,導致分泌人體生長激素的腦垂體受到抑制,生長激素分泌量減少,影響生長發育,臨床上稱之為心理性矮小症。

美國著名精神病學家霍勞博士指出:孩子長期生活在精神壓抑、無人關心或經常挨打受罵的家庭環境中,就會引起體內激素分泌的減少,導致生長發育障礙。

編輯

現在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期望太高,只要孩子表現達不到父母的期望,便會斥責,因為孩子經常受到指責,精神長期處在一個高度緊張、壓抑的狀態下,會嚴重抑制內分泌的產生,身體激素分泌量減少,是導致長不高的直接因素。

另外,由於作業多、周末又參加各種培訓班,加上有的孩子家庭不和睦、不健全,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很容易影響孩子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孩子長不高。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輕鬆的家庭環境,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不要習慣在飯前和睡前批評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_5FP3QBeElxlkkamU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