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東港區委書記王世波
當寒流散去,山海間,人們甩開膀子與時間競速、與效能角力,一個個項目開足馬力強勢推進。盎然春色中,與抗擊疫情同步,聚焦重點、直面難點,一場改革發展的攻堅戰已在東港打響。
「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動員大會,再一次吹響了攻堅克難的號角,擂響了攻城拔寨的戰鼓,必將激發起全市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熱潮。」
4月3日,東港區委書記王世波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東港區將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迅速發起「9+ 3」攻堅行動,全力打贏「重點工程」「雙招雙引」「改革創新」「作風提升」四場硬仗,咬定目標任務,勇於攻堅突破,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確保完成全年各項任務目標,奮力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勁頭越來越足的東港人深諳:項目就是挺起腰杆抓發展的底氣和內能。王世波說,目前,東港區已經成立了重點工作推進「六大專班」,將搶抓黃金施工期,集中攻堅鳳凰灣文旅康養小鎮、海曲古韻廣場等110個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確保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同時,以開展港城融合發展攻堅行動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快海韻廣場、銀座夢時代購物中心、萬麗海景等26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投資130億元、新增樓宇面積37萬平方米、樓宇稅收再增長20%以上。著力用好地方專項債券,加快補齊供熱、污水處理、道路等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全力爭取實現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
「年內確保實現『十強』產業內資項目到位資金65億元、外資4000萬美元,對上爭引14.6億元;招引高層次創新團隊6個、創新人才30人。」王世波說,
如果把經濟工作比作一場戰役,「雙招雙引」就是最為重要的「第一戰場」。
東港區把「雙招雙引」作為「頭號工程」「一把手工程」,用好中央活力區、空港經濟開發區、大學科技園等平台資源,用足用活國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充分發揮各類金融工具的作用,瞄準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專業招商,以高質量「雙招雙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把大學科技園提升改造作為重要抓手,大力實施「東港英才」工程,加快人才公寓建設,努力把「家門口」人才資源留住用好,打造人才集聚的窪地、創新創業的高地。
改革創新是發展的活力之源。東港區堅持以改革創新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在「硬」的方面,推出「民生保障十項重點工程」,新改擴建普惠性幼兒園、小學29所,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6個,推進253個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和23個安置區建設,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讓城市更富內涵、更有溫度、更具顏值。在「軟」的方面,圍繞流程再造、構建制度閉環,將「拿地即開工」「一次辦好」「全流程網上辦理」變成全區工作常態,打造幹部作風最好、辦事效率最高、營商環境最優的城市。
「狹路相逢勇者勝。應對改革攻堅、疫情防控等各種挑戰,拼的是作風、是真抓實幹的擔當和勇氣。」王世波表示,東港區正在牢固樹立起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那就是以實績論英雄,誰有本事誰來,誰有潛力誰干,誰先成才誰先上,讓乾得出色、干出成績的幹部有舞台、有前途、有奔頭!
只要有了「嗷嗷叫」的幹部隊伍,有了不攻下「山頭」、取得更大「戰果」就不罷休的「狼群戰術」,有了上下齊心、通力協作的團隊精神,就一定會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奮力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為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作出東港新的更大貢獻———創新發展的畫卷已經展開,東港上下正凝聚起磅礴力量,在與時代共舞中書寫精彩的明天。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史樹梅 通訊員 盧立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HM5VnEBnkjnB-0zw5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