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臨港升溫 推動全市成交反彈

2019-08-19     上海中原地產網

【 市 場 關 注 】

  •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今年前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2843億元,同比增長10.6%;商品房銷售額83162億元,增長6.2%;7月份國房景氣指數較6月份回落0.01點至100.90。
  • 8月16日,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市場關注的房地產企業海外發債收緊的問題,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去年以來,房地產企業境外發債規模增幅較大,部分房企境外過度發債,募集外債資金用於償還內債等,增加了外債風險。為此,國家發改委在7月初印發《通知》,對房地產企業發行中長期外債備案登記申請流程、募集資金用途、風險防範等方面明確了具體要求,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完善房地產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管理,強化市場約束機制,防範房地產企業發行外債可能存在的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8月17日,央行應聲「放大招」,決定改革完善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此次改革的幾大要點包括:報價頻率、報價方式、期限品種、報價行數量、新LPR在貸款定價中的應用,以及新LPR應用情況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
  • 18日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到2035年,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 一 周 綜 述 】

上周樓市成交止跌回升,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上周(8.12-8.18)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5.8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8.6%。


雖然整體市場較為平穩,但基於政策因素目光多聚焦於臨港,上周臨港有兩個項目上榜,甚至有一個沖入前三位置。此外受輻射,也帶動奉賢海灣板塊的一些項交易。一般來講,臨港有新盤推出,首周都會有不錯表現,而現在是存量銷售也能有多個項目表現出較強動力,可見市場對臨港未來預期相當高,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臨港還會有持續表現。不過基於當前在售新盤早已做價格備案,因此短期還不具備上漲可能。

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7月房地產市場總體延續平穩態勢。


數據分析:最高漲幅進一步收窄 重點城市抗跌

特點1:上漲超1%城市減少。雖然7月環比下跌城市減少到3個,但是指數漲幅超1%以上的城市只有18個,比上月減少4個,大部分城市呈現小幅波動格局。並且新房指數環比最高漲幅繼續回落,7月平頂山新房指數上漲1.6%領漲全國,而6月新房環比漲幅最大的達到2.5%。7月本是傳統淡季,加上政策的持續發揮效用,房價快漲的勢頭進一步趨緩,大部分城市呈現小幅波動,符合市場預期。

特點2:二手房繼續降溫,但環比下跌城市數量並未增多。7月有20個城市二手房價格出現下跌,這一數量和6月持平。而下跌幅度大部分都在0.5%以內的波動,當期只有青島、遵義環比跌幅最大為0.6%。二手房市場季節性影響也比較明顯,市場交投趨弱的同時價格進一步上漲動能減弱。

特點3:一線城市價格略有反彈。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和廣州分別上漲0.6%和0.3%,深圳持平,上海下降0.1%。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3%,上月為持平。其中: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4%、0.4%和0.7%,北京下降0.3%。在市場整體走弱的預期下,市場回歸重點城市避險情緒再度提升,不僅是一線,一些重點二線城市也是房企回歸熱點,在土地市場的帶領下,一二線城市房價短期繼續「進二退一」式的上行。

後市展望:重要會議強調調控不放鬆

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否認房地產的「工具性」,而當天也有多個城市繼續出台樓市調控升級舉措,從這些信號來看,下半年政策不會有鬆綁的可能。8月同樣是傳統淡季,因此整體成交量不會有太多變動。從時間節點來看,到了8月末有些房企可能會提前搶收金九行情,加大出貨節奏。而且區域內如果有多個項目會形成直接競爭,因此項目之間競爭也會日趨白熱化。預計後續投放節奏會放快,並且會儘快投放市場,抓緊兌現,因此對於價格方面不會過於強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3V4qWwBvvf6VcSZmN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