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不動就發誓再不相信愛情,這對夫妻教你如何一相愛就是六十年

2019-07-15     福利電影社

愛情,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這是一種荷爾蒙爆發和多巴胺分泌的愉悅,是一時心動的兩情相悅,是一種心心相印的吸引力。



有人說,看過了太多的分分合合,背叛、欺騙、出軌,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如今這個時代,許多人動不動就不相信愛情,然後動不動又相信愛情了。

我想,太多人把愛情想的太複雜,真正的愛情,往往都是非常簡單的。

比如,這對普通上海老夫妻的故事——

《相思繪本:我倆的故事》2019

87歲時,饒老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了。

那之後有半年時間,他無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後,甚是難過。

饒老先生只好去夫妻倆曾經去過的地方、妻子曾經工作的地方,到處坐坐看看,聊以安慰。

後來他決定做點什麼,比如畫下美棠的故事,不為給別人看,只為自己回憶方便。

因為自己年齡也大了,萬一這些事想不起了,那該多可惜。

他覺得死是沒有辦法的事,但畫下來的時候,人還能存在。於是,老先生在八十多歲時,開始了自己的畫畫之旅。

但他正式開始的畫的時候,卻不知道要畫什麼,因為想畫的太多了。

想來又想,什麼都想畫,那就從第一次見面開始吧。

他們第一次遇見,是父輩們安排的相親,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有一個窗子,窗子撐開來,有一個小姑娘,一手拿鏡子,一手擦口紅。我想大概就是她了。」

一見鍾情?並不存在。

剛從抗日戰場撿條命回來的饒平如很老實的說,「那時覺得是女的都好看的。」

兩個人也沒講什麼話,平如的父親走過去把戒指戴在姑娘指上,人生大事就這麼定了。

回軍營路上,平如穿軍裝站在船頭,看滾滾長江上波光,覺得自己的命從此輕慢不得,因為命里多了一個人。

「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地思慮起未來」。

內戰開始之後,平如不想再打仗,就請假回家成婚。

1948年,饒平如和毛美棠結為夫妻。

1949年,饒平如本來要去台灣,又想,「岳父把他女兒嫁給我,是希望總要有個依靠,我要走就不負責任」。於是他就留了下來。

上世紀50年代初,上海各個產科醫院都大力宣傳推廣「無痛分娩法」,平如一回家,就向美棠宣傳這種分娩法。美棠的反應,讓他意料不到:

「男的怎麼知道女的分娩不痛?說時遲那時快,她用力在我左腿上捏了一把」.......

這個家,很快有了五個孩子。

1958年,平如被勞動教養。有人告訴美棠,「這個人你要劃清界限。」

美棠說:「他要是搞什麼婚外情,我就馬上跟他離婚,但是我現在看他第一不是漢奸賣國賊,第二不是貪污腐敗,第三不是偷拿卡要,我知道這個人是怎麼一個人,我怎麼能跟他離婚。」

平如去了安徽一個廠子,一去就是22年,每年只能回來一次。

這22年間,他們從未間斷過寫信,不過信的內容非常簡單,就是日常生活。

比如怎麼弄點雞蛋回來,怎麼讓孩子參加工作,怎麼能夠給他們找一個對象……

這個家庭有五個孩子,早就入不敷出,當年平如美棠定親用的金戒指已經賣掉了。

剩下一隻金鐲子不賣,是為了給女兒留作嫁妝。

後來生活實在扛不下去了,美棠只好忍痛賣掉鐲子。

夜裡她翻來覆去夜不能眠,把鐲子套在女兒手上,睡醒時再摘下來,戴過再賣,心裡好受多了。

為了補貼家用,美棠還去做了各種各苦力活。

「延安東路建造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基地工程,需要背30斤一袋的水泥,她也鼓足勇氣去做」。

現在,饒平如每次經過上海自然博物館,都停一停,「這個台階裡面,我也不知道哪一塊是她抬的水泥,但是我知道,她為了孩子,為了生活,她背啊,她的腰、腎臟受損了,恐怕也就是這樣引起的」。

1979年,饒平如終於回來了。

日子還是簡簡單單,孩子們都去上班了,「我和美棠買菜回來,一起在房間裡剝毛豆子」。

兩個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話,美棠一生對平如講得最多的話就是——

「你什麼也不會做!」

平如說:「不管做什麼,都被說『你什麼都不會做』,比如炒菜炒得不好,抽屜沒有關上,給孫女買的書是錯誤的等等。」

美棠曾經讓平如買一本叫「牛康」的書,給孫女讀書用。

等平如買回來,美棠一看就發火了:讓你買牛康,你買什麼新概念!

這事讓平如每次想起來,都哈哈大笑,因為美棠並不知道新概念(New Concept )的英文名字,就是「牛康」。

雖然平日老是被訓斥,但平如始終甘之若飴,因為這很「好玩兒」。

「她其實一直在埋怨我,一直在笑我。但這個笑當中,不是譏笑,也不是諷刺,就是好像好玩兒:你看你連這個都搞不清楚。」

「有的男人可能會覺得,會不會對自己有點太挑剔,覺得面子上下不來。」

「根本沒這個事兒。什麼面子?沒有。」

雖然生活平凡而幸福,可是人生無常,正如楊絳說的「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2008年,毛美棠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和尿毒症。

她開始說胡話,亂發脾氣,原本賢惠能幹的人,變得不能自理,神志不清。

但平如凡事有求必應。只要是美棠想吃的,再遠他都能立馬騎上自行車去買。可等回來時,美棠卻早就忘記了。

兒女們說,有一回美棠要找自己一件黑底紅花的旗袍,但其實根本沒有。

但平如就真的去行動了,非要給美棠做一件。

還有一次美棠病情發作,看不到孫女,就責怪平如把孫女藏起來了。

平如解釋了半天也說不清楚,最後崩潰到大哭,「我方才大吃一驚:她是真的糊塗了。也是那一剎那,我心裡覺得一種幾十年分離也從未有過的孤獨」 。

美棠看著他哭,像看不見一樣。他感覺自己真的無力回天了,80多歲的老人,坐在地上抱頭痛哭......

晚上美棠不配合治療,半夜經常拉器械的管子,沒辦法平如只好在夜裡把她綁起來。

美棠哀求他不要綁自己,平如每每想到都心如刀割。

不過,美棠雖然忘了所有,但也沒忘記叮囑饒平如:

「你不要亂吃東西啊。」

有時平如清醒的時候,醒來和兒女說的第一句就是:

「你要好好照顧爸爸。」

2008年,毛美棠去世,從此天人兩隔。

「2008年3月19號下午,她去世,4:23分,我一進去,遠遠地看見她睡床上,她已經……她的生命已經沒有力量了,已經耗盡了,她理智還有一點……」

美棠在臨別時刻,看到了平如,右眼留下了最後一滴眼淚......

在繪本里,饒平如摘抄了一句白居易的詩:相思始覺海非深。

在最後一頁,他寫下了註解: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幾月之後,平如突然想去第一次見美棠的地方,他回到了老家,但老房子早被拆了。

可是美棠家前那顆柚子樹居然留了下來,睹物思人,往事歷歷在目,湧上心頭.....

「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看了書,我對饒老爺子無比敬重,因為「要有多堅強,才敢念念不忘」。

這種深情思念的千鈞之力,世間凡人哪敢輕易嘗試!

更別說當今現代人的愛情,已經變成了處處在乎、斤斤計較的角力場。

愛情已經變成日用、夜用、隨拋型,只要覺得一點不合意,就隨意處理。

相比之下,看了平如畫筆下的夫妻倆生活,我更是欽佩到無以復加。

他們很多時候生活很是悽苦,22年相別,卻無時無刻不在互相思念。

生活很苦,聚少離多,但平如在畫里偏偏都不講,講的全是他和美棠一起的時光,美好的回憶。

因為生活奔波、時代變遷,兩人的結婚證書都弄丟了,後來平如就憑記憶又畫了一張。

世間愛情的樣子,有很多種,我們看過太多天崩地裂、海誓山盟、海枯石爛的愛情,結局不盡如人意。而偏偏細水長流、平平淡淡的愛情能持久。

愛,真是一種平淡無奇的細水長流。

幸福也很簡單,等你老了,滿臉皺紋,頭髮白了,背也駝了,還有人給你倒一杯白開水,早上買份燒餅油條帶回來,再叫你起床。人生贏家,莫過於此。

後來,柴靜在採訪里問,「中國人愛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你為什麼覺得有詩意?」

繞老先生說,「我想一個人跟那個心境有關係。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域,什麼人生,有些詩意的人,他看什麼都是有詩意的。」

幾十年前的蜜月旅行、貴州吃玉米、倚松山房看星星,風雨大作時躲在涼亭,所有經歷過的事情,繞老先生都回憶得起來......

所以,愛,到底是什麼?

愛是一封封的家書、杏花樓的馬蹄糕、黑底紅花的旗袍,

愛是一起吃過的徐州油條、安順火鍋、貴陽大粽子、臨川炒藕絲、柳州魚甡粥,

愛是臨走前依依不捨的那一滴眼淚......

愛是人人渴求的一種美好事物,它是一種兩情相悅的感受,也是一種深度共情的感知力,更是一種勇往直前、由心而行的能力。

愛也是一種願意付出犧牲的的勇氣,也是甘願犧牲、妥協奉獻、自我「折磨」的能力。

我們如果斤斤計較愛的付出,如果要以投入回報產出比來判斷,如果總是以「得到」來衡量愛情,那我們就漸漸的不會愛了。

因為我們不是那麼幸運,在億萬人當中,「恰好」碰到一個可以對你無限「付出」的人。

而且即便碰到,因為自己不會愛了,最後也未必見得幸福。

其實不計較的付出,讓自己始終擁有愛的能力,哪怕總是遇不到對的人,哪怕總是「不值得」,起碼身為一個會愛的人,你自己也是幸福的。

@神在荒野,下同

生命中許多微小的事,並不會讓你感受到浪漫,但它們卻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在天長日久、持之以恆後,足以成為一生彌足珍貴的回憶。

「在愛里,足夠強大的人是太陽,足夠聰明的人是月亮,足夠計較的人是黑洞,因為計較所以不再發光,最終把自己沒在黑暗裡」。

人生很多時候,愛並不是甜蜜、恩愛、愉悅,而是讓步、妥協、退後。

也就是說,想得到愛,就要努力,而且做好犧牲奉獻的準備,一個從不願委屈自己的人,是難以體會到愛的幸福和意義。

每一個願意努力為愛付出的人,遲早就會有所得,因為你的內心會因為愛的付出,而豐盈充實。

「生命雖有限,但願雲彩常在」。願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有愛的能力,一生都有愛與被愛,一生都被愛所陪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e36FWwBmyVoG_1Z-J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