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難道可以這樣寫嗎?

2020-02-24     曉德書號


《從大清到中茶——最真實的普洱茶》,曉德書號藏書

編者按:本篇文章是豆瓣用戶木魚111在豆瓣上撰寫的關於《從大清到中茶——最真實的普洱茶》一書的讀後感,作者就書中內容作了細緻的思考,也表達了一些作為讀者的困惑。內容有深度,是一篇很好的讀後感。我們與作者取得了聯繫,授權曉德書號刊發本篇內容,原標題為《讀出書後的真味》。


讀出書後的真味

作者:木魚111


書有易讀的,不動腦筋,按作者提供的線索,投入進去,不用思考,該想的作者都替你想到了。也有難讀的,讀的時候必須不斷思考,雖然不用像做邏輯題、偵探推理那麼費勁,但也不是1+1那麼簡單。《從大清到中茶——最真實的普洱茶》就屬於後一種。


該書作者似乎對當前普洱茶圖書的粗製濫造,抄襲成風頗為不滿,書中作者大量引用史料,據說還是第一手資料,就事論事,不褒不貶,還原了一個與當前流行的很多說法頗不一樣的普洱茶。


比如:作者引用吳三桂的說法,認為歷史上雲南沒有茶馬互市的先例,似乎是想說明那些關於南詔雲南就存在茶馬貿易的說法是一種阿Q式的炫耀。


引用陳宏謀的告示,說可以用二水茶或隔年茶做貢茶,似乎對貢茶質量的絕對地位有淡淡的懷疑。


作者對普洱茶的分類似乎有自己的看法,比如他說:「將普洱茶分入Black tea是不合適的,也就是說將它劃入紅茶,它明顯不同於現代前發酵紅茶的工藝和品質;將它劃入黑茶中,對於大多數傳統普洱茶品來說,似乎也不對,因為他們更像一種加工粗放的工藝不太嚴格的曬青綠茶,儘管它泡出來後水色不清,不紅不綠,呈暗褐色(民國茶人語)。普洱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存放,這與當時節儉的社會風氣非常吻合。普洱茶在存放過程中它的內質在發生著緩慢的變化,使它在不同的時期或者靠綠茶近一點,或者靠近黃茶一點,或者靠近紅茶一點,或者靠黑茶近一點,但它既不是嚴格的綠茶,也不是嚴格的黑茶或紅茶。它是茶葉中的蝙蝠。」


你無法明顯看出作者對普洱茶是恨是愛,書中有「普洱茶假冒史話」這樣的文字,喋喋不休地推出了一些不同時期的普洱茶的作假的事例;但書中也首次公布了「實業救普洱」、「一個被遺忘的雲南茶人朱文精」這樣充滿溫情與懷念的史料,似乎對這些前輩的努力沒有超過中原各省,沒有修成朱文精的學弟吳覺農那樣的正果而頗為惋惜。


這本書的資料性是不用質疑的,太多的珍貴資料使他與書籍本身的厚度不相稱,這些資料也許應該用更厚的篇幅,更詳細的解說來承載。


微言大義而不鋪張渲染,這是這本書的一個弱點。


據作者介紹,看了封面雲南總商會的文件,能知道原來在遙遠的清末,就有人用外省茶來冒充普洱茶,雲南的政府就曾經出面全力打假。


看了實業救普洱,也會發現,有大清政府出面的茶葉推廣與全世界範圍的全力救市。


看了「雲南中茶大事記」,可以知道佛海茶廠的創立和清華人物周詒春沒有任何關係,因為雲南中茶成立的時候,中國茶葉公司董事長早已換為卓宣謀了。


看到了下關茶廠復興沱茶的「八中」內飛和解放前雲南中茶的標準商標,對中茶紅印的年代就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看了下關小鐵餅的圖片,也會對上世紀50年代是否有中茶鐵餅形成自己的看法。


這些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對普洱茶市場來說都是有很大現實意義的。


但作者並不這麼做,書中也不給詳細索引,這使該書作者顯得有些偏執,這種偏執在後記里表象的更突出,他說:「本書並不是一篇學術論文,所以,為了敘述的流暢,著者並沒有將所有的引文都標註出處。對於一般的讀者,只要對著者的苦心有一點信任就足夠了。


然而,簡單的信任並不足以建立科學的、獨立的普洱觀,因為別人咀嚼過的饃常常含有過多的口水,如果不將其甩干,就會變成溫柔的麻藥,使我們永遠在一種迷離與神話中仰視普洱茶。」這是一種什麼態度?這種態度會不會是作者對「普洱茶行業要提高智慧財產權意識」提到的盜版官司的一種變態的「強迫」呢?


有人說這本書「認真梳理了雲南茶業的脈絡」,可以當雲南的茶葉史來讀;也有人說這本書只能跳著讀,因為有些章節故事性太差。參差的評價歸納起來似乎就是一句話——普洱茶難道可以這樣寫嗎?


=本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7wUknABjYh_GJGVD_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