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沙說 | 重慶大學周興禮:亞沙——突破自我的精神加冕

2019-11-07     亞沙賽媒體平台

亞沙說:平凡人的非凡世界

我們用文字的形式記錄沙友的故事,沉澱他們的思想,傳播他們打動人心的力量。

我們用演說的方式,請沙友們站上舞台,用語言的力量,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跟隨他們翱翔於理想光芒閃耀的天空。

世界很嘈雜

有一刻,我們用心聆聽——「亞沙說」

掃碼填寫信息

你也可以站上亞沙說的舞台

讓世界聽到你的聲音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開拓邊界的過程,多做一些看似不敢或不願做的嘗試,最終的收穫總是會超出期望。參加亞沙是一件終身榮耀的事,在其中你會收穫一往無前,不斷突破自己的成就感。

本期人物:

周興禮

重慶大學2014級MBA;

重慶大學亞沙5領隊、亞新3領隊、

亞冰3領隊、亞帆2領隊;

重慶朕域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嘉爾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01 引子——自我實現、MBA、創業

「我不想過現在就可以預測未來三十年樣子的生活。」

2014年,在上市國企從事管理工作的周興禮發現人生似乎進入了瓶頸期,他選擇走進重慶大學攻讀MBA,在課堂的學習和同學的交流中,尋找實現人生價值的不同路徑。

「以前我發現公司是一個正金字塔,你只能不斷地往塔頂爬,但有太多的客觀因素會影響你。原來自己一直思考如何從A點到達B點,在MBA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為你分析問題。你會發現,除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校正自己的方向, B點背後的C點才是你的目標。」瞬間豁然開朗的周興禮,於2015年在移動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時候,看到了微信的巨大紅利,選擇投身網際網路運營這一「藍海」領域。

網際網路時代一切都是超高速發展,隨著新媒體運營同質化日益嚴重,以前的「藍海「迅速變為」紅海「甚至」血海「。善於捕捉機會的周興禮,重新切入到自己的老本行——軟體業,並在重大MBA導師的引薦下,與從事土石方領域的學長攜手合作,針對傳統的土石方行業的管理痼疾研發了土老闆土石方挖運智能管控系統,為這個傳統行業的改進發展注入新的科技動能。「當今社會,真正的機會不在於大,而於聚焦。寧肯成為細分領域的王者,也不要總想著做可以賺全世界錢的生意。」

02 亞沙情緣——不會錯過第二次

隨著公司業務逐步走向正軌,既要兼顧MBA學習、生活還要處理好工作的周興禮變得越來越忙,但對各類社會活動的熱情卻一直沒有停歇。無論是組織MBA網球俱樂部,還是為重慶大學首次參加亞沙賽的熱心打CALL,他始終洋溢著向上的力量。

作為重慶唯一的985、211重點高校,重慶大學在當地社會中有著較高的認可度。2015年,重慶大學組隊首次出征亞沙賽,剛剛處於事業起步階段的周興禮因為公司事務,與沙4擦肩而過,但他積極推薦班內的一對夫妻參加了沙四。在沙四分享會上,周興禮感受到每一位沙友眼睛裡的光,並暗自下定決心,當沙5賽事再次到來時,排除萬難也要去沙漠裡走一圈。「在沙漠中,很多人收穫了不同的感受,也讓他們能夠有時間重新思考人生。除此之外,我也希望挑戰自己,去感受未知的信息,甚至是『不可控』的感覺。」

03 沙五——突破自我的精神加冕

決心參加沙5之後,周興禮成為了眾望所歸的領隊,自那刻起,團隊組建與訓練便提上了周興禮的日程。

「領隊其實是一個付出的過程,我一直堅守的信條是:讓別人需要你,而不是讓別人感激你」。

成為領隊後,在工作中習慣放手讓員工大膽做事的周興禮變得柔軟、細膩了起來。在初次參賽的摸索與嘗試中,他事無巨細,隊伍中的每一件事都力爭想到位、做到位。「把優秀的人融合起來,大家朝著同一個共同目標前進就對了。」

無論是「大腿」劉勇(後來擔任重大沙六隊長)的帶頭訓練,才女陳秋月的給力文案宣傳還是隊員們的積極支持,都讓亞沙的賽事熱情席捲了整支隊伍。

對於亞沙把領隊叫「媽「的傳統,起初的周興禮還是有些抗拒的,隨著賽事參與度的逐漸深入,周興禮慢慢接受並習慣了這一帶有情感味道的稱呼。為了幫助大家更快、更好地進入備賽狀態,周興禮先後請教多位參賽經驗豐富的夥伴傳授經驗後,將注意事項和攜帶物品整理成清單提供給大家,並在出行時逐一檢查,真正做到萬無一失。」願意參加亞沙隊友無論是在工作、生活還是MBA學習中,都是最優秀的那群人。有些小事,我能做的就做了,儘量不過多的去打擾他們「。

由於人員數量不夠,沙4首次參賽的重大七俠沒能成功衝擊沙鷗。沙5再次出征亞沙,重大組織了30多人的隊伍激情參賽,而一貫佛系的領隊周興禮在出征儀式上擬定目標:確保所有人健康、平安,然後拿下沙鷗獎。

在隊伍中行進的第一天,有幾名隊友由於各種因素沒能最終堅持下來。然而讓周興禮倍感意外的是,一名平時體力最差的女隊員,在收容車要求其上車時,卻依舊選擇了自己行走到終點,這種堅持到底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他。「每一個隊員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個隊員的健康對我來講都是最高目標。但當她最後朝著終點向我們走來時,所有人的都感動了,這種挑戰自我,永不放棄的精神是真正的亞沙精神。」

「環保、協作、堅持、責任」,是亞沙賽始終踐行的賽事理念,無論是重大參賽隊還是其他隊伍,喝水一定會換瓶子,並且絕對不會隨意丟棄垃圾。「這裡匯聚了各個行業的精英人才,大家都在積極貢獻自身長處,協作備戰。」無論是重大MBA隊還是其他院校參賽隊伍,在隊伍走過時,都會進行加油助威,並且會協助幫忙背運睡袋和水杯。「途中我們遇到了東華大學一位非常口渴的女隊員,並遞給了她一根我們的秘密武器——半截黃瓜。她說這是這輩子吃過的最好的黃瓜。亞沙不只有競爭,其實更多的是互助與分享。」

「沙5沒有能夠拿到沙鷗,對我和團隊而言確實是一種遺憾。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享受的。」 從走在沙漠的路上到終點,周興禮的心情是平靜的,但是回看紀錄片時,卻不禁熱淚盈眶。「這三天其實很簡單,就是不停地向前奔跑。在苦難的時候,我都會對自己說:加油興哥,你一定行。『命運它無法讓我跪地求饒,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這首歌讓我充滿了動力,這是源自我內心的能量,感謝亞沙讓我有機會繼續加強它。」

善於發現美的周興禮,在行走期間更是排出了自己心中的亞沙美食榜單:黃瓜(第一名)、西瓜(第二名)、羊肉湯(第三名)、泡麵(第四名)。「亞沙的『虐』,隨著泡麵、鮮而不膻的羊湯、出發前重大集體採購的黃瓜,加上寧夏甘甜的西瓜,瞬間變得風輕雲淡了。

04 亞沙悟——關於過去,關於未來

「其實就像沙五主題曲一樣,『向前跑,帶著赤子的驕傲……』,『堅持』這個詞無論是在亞沙還是整個創業、事業的過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在周興禮看來,好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對於企業的掌舵者和領路人來說,擁有健康的身體對於企業發展意義重大。「好的運動習慣對身體非常有益。」此外,如果公司具備在亞沙賽場表現的相互協作、上下同欲的精神,那麼這家公司將是戰無不勝的。

「日常訓練多流汗,賽事才會少流淚。」 周興禮分享了自己參加比賽的經驗:第一,要按時補充鹽丸和能量膠;第二,合理使用好登山杖等工具;第三,裝備當中鞋、襪很關鍵;第四,提前閱讀比賽手冊,規劃好節奏和並在比賽當中及時調整心態;第五,務必遵守官方規定。

作為老沙友,他在寄語新沙們努力鍛鍊的同時,用心感受賽事帶給自己的各種收穫。在比賽當中要對隊友、對學校榮譽負責,完賽後,還要承擔傳承的責任。「因為亞沙,大家相聚一起,未來我們會將亞沙的這種情誼不斷傳承下去。」

05 亞賽情緣——亞系賽事領隊大滿貫

亞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原計劃要繼續參加沙六的周興禮,由於第二家公司事務繁忙,未能成行。一直著力重大亞沙傳承的他,也極少關心沙7事宜。但是在早5點、晚12點的工作節奏維持一年後,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機能下降明顯。2018年,在亞新三啟動時,周興禮又組織了一撥小夥伴參賽,自此便開始了亞賽的「集郵」之旅。

在帶領沙五、新三之後,作為亞系賽事的堅定支持者,周興禮將自己的目標設定為實現四大賽事的領隊大滿貫。2019年2月,他又繼續帶領重大4男4女組合踏上了亞冰征程,最終獲得了團隊季軍及男子個人第五名的亞賽最好成績。

2019年9月,亞帆次世代,他與隊友攜手,在渤海灣揚帆。

對於亞賽的各項賽事,他說:「亞沙賽是亞系賽事皇冠中最亮眼的明珠。亞新讓我了解了新疆的風土人情,亞帆讓我克服了對大海的恐懼,而亞冰則讓我們感受到了異國風景和奔跑在一望無垠冰天雪地里的暢爽。」

06 佛系領隊?不,最浪領隊!

作為「佛系」領隊,相較於成績而言,周興禮更在乎大家的健康和自我感受。「我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務正業』。在所有人都在追求成績的時候,我在思考讓大家怎麼覺得好玩、有趣。」 他戲稱自己每次都在想方設法為隊友謀福利,但每次都被「吐槽」的隊長。

從亞沙與社科院互換的美女抱,到亞新品「奪命大烏蘇」至凌晨五點,再到亞冰極寒之地的短褲之行,以及亞帆各院校自組織的狂歡夜,周興禮總會帶著隊伍搞點不一樣的事情。「既來之則浪之,我們就是要和別人來點不一樣的亞沙、亞新、亞冰和亞帆。」

寫在最後

亞沙一次,沙友一生。周興禮是亞沙的親歷者,是沙1到沙8這些年來,數萬名沙友中的一員。「參加亞沙是一件終身榮耀的事情,在其中你會收穫一往無前,不斷突破自己的成就感。滿眼黃沙,可能會讓你感到無助,但是回頭看,熬下來之後,還有其他什麼困難你不能攻克呢」。

「有一種勝利叫做抵達,期待每一次突破自我的精神加冕。」這既是周興禮對眾多沙友參賽感悟的總結,又何嘗不是一種直面未來的自我勉勵。

采編:中國MBA教育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35HU24BMH2_cNUg32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