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菜不如白菜!巧做白菜輔食,提高寶寶免疫力

2019-11-16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冬天到,白菜俏!在中國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常客」。白菜不僅經濟實惠,而且做法簡單多樣又百搭,說它是冬天的「當家菜」也毫不為過!雖然現在大家可以選擇的蔬菜品種已經非常多了,但是很多老一輩人還有冬天囤白菜的習慣,可見白菜在人們飲食中的重要性。

一、百菜不如白菜!小寶寶多吃白菜好處多!

人們常說「百菜不如百菜」。不要小看一顆家常的白菜,它含豐富的鈣、磷、鐵及膳食纖維、維生素、胡蘿蔔素,少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元素,能夠滿足人們在冬天裡所需要的大部分營養需求。

白菜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蔬菜之一。自從當了媽媽之後,我對寶寶的飲食也是非常的留心,總希望孩子吃的「有營養」一些。其實,白菜不光大人愛吃,在小寶寶的輔食中加入一些白菜,同樣好處多多:

1、增強免疫力

冬季天氣寒冷,小寶寶戶外活動量減少,抵抗力也隨之變差了,很容易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多吃白菜能夠補充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既可以保證身體生理活動所需的營養元素,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2、健胃消食

大白菜味美清爽,含有常食有助於開胃健脾,養胃生津。容易上火的人群多吃大白菜,能夠促進腸壁蠕動,有助消化。對於積食的寶寶,它還具有消食的作用。

3、潤腸通便

冬季天氣寒冷,空氣乾燥,人體容易缺水,是小寶寶便秘的高發期。大白菜含水量十分豐富,高達95%,而且熱量很低,富含膳食纖維,可以防止大便乾燥。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能有效排除腸道內的毒素,既能防治便秘,又有助於吸收營養。

4、補鈣

談到補鈣,人們常想起牛奶,其實白菜的補鈣作用也毫不遜色,可以媲美牛奶。白菜中的含鈣量與牛奶十分接近,特別是小白菜中的鈣磷比例接近母乳,相比於牛奶還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對於不喜歡喝牛奶的人來說,常吃白菜能代替牛奶補充鈣質。

5、護膚

秋冬季節空氣特別乾燥,寒風對人的皮膚傷害極大。多吃白菜能夠補充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以及胡蘿蔔素,還有助於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減少肌膚色素沉澱,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

二、巧做白菜輔食,提高寶寶免疫力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大約6個月左右,光吃奶(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已經不能滿足寶寶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了。這時候就需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6、7個月的寶寶,才剛開始長牙,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不強,所以寶寶初期的輔食以糊、汁狀為主,為後期向固體食物過渡做鋪墊。食材一般是從嬰兒米粉開始,逐步加入各種蔬菜泥、果泥、蛋黃泥、肉糜等。

既然寶寶吃白菜,有這麼多的好處,媽媽們在給寶寶製作輔食時,不妨加入一些白菜為原料。下面,若蘭媽咪就為大家分享幾款用白菜做成的輔食的做法吧。

1、白菜泥(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白菜泥是初期寶寶輔食添加蔬菜之一。白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夠補充寶寶所需的營養。白菜泥助消化,有利於寶寶通腸。白菜梗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不易消化,所以初次添加白菜泥可以選用白菜心,隨著月齡的長大可以吃新鮮的白菜葉。

白菜泥的製作比較簡單:

首先,選擇新鮮的大白菜,摘幾片葉子,去除白菜梗,只留下白菜葉,用淡鹽水泡5分鐘左右,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撕成小塊備用。

然後,鍋里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將白菜葉放進去煮熟。注意:煮的時間不能太長了,2分鐘左右即可。煮的時間太長的話,就會使其中的維生素大量流失。
最後,將煮好的白菜葉取出來,放入料理機打成泥或者放到碗裡面,研磨成菜泥狀即可,也可以和沖泡好的米粉混合,做成白菜米糊。

白菜營養價值雖高,但僅僅只吃白菜,也是不夠的。一般來說,寶寶每天必須攝入包含以下類別的食材:

提供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比如:米粉、米糊、粥、軟麵條等;

提供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維生素的果蔬,比如:白菜,西蘭花、胡蘿蔔、蘋果、香蕉等;

提供大量蛋白質的肉、蛋、水產,比如:魚肉、雞肉、牛肉、雞蛋、蝦等;

提供優質蛋白、富含鈣質的奶類、豆製品,比如:牛奶、酸奶、奶酪、豆腐等。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輔食添加需要從單一品種逐步向多品種過度,每次只能增加一個新品種的食材,寶寶適應3天左右,沒有異常反應,再加入新的食材,不要在短時間內添加多種食材,更不要一次性吃的太多太雜。

2、白菜豆腐羹(適合7個月以上的寶寶)

民間有句俗語: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白菜和豆腐還是「黃金搭檔」,白菜燉豆腐更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種菜肴。對於小寶寶來說,則需要做成更容易消化吸收的白菜豆腐羹,營養又美味,做法也再簡單不過了:選擇幾片鮮嫩的白菜心,洗凈,切小段;一小塊嫩豆腐,一起放入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中小火煮至變軟,取出,壓成泥即可。

3、白菜蛋黃米糊(適合7個月以上的寶寶)

若蘭媽咪接下來為大家分享的這款白菜蛋黃米糊,米粉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白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維生素,雞蛋則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白菜的含鈣量很高,雖然吸收不如奶製品,但若與蛋黃中的維生素D搭配食用,則可以提高白菜中鈣的吸收率;白菜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C能提高蛋黃中鐵的吸收。這樣搭配不但營養更加全面,而且還能營養互補,相互促進,真是再好不過的輔食了。

雞蛋洗凈,冷水下鍋,中火煮至水開後,煮3分鐘,關火再燜5分鐘(這個方法煮出來的雞蛋,蛋黃香嫩,易消化);

煮好的雞蛋剝殼,取出蛋黃,用勺子壓成泥;

白菜洗凈,焯水後打成菜泥(8個月以上的寶寶,直接用刀剁碎即可);

適量米粉加水泡好,加入準備好的白菜泥、蛋黃泥,拌勻即可。

4、鱈魚白菜泥(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寶)

8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開葷」了!輔食中應該逐步加入肉類,就從最容易消化吸收的魚肉開始吧。這裡選用肉質鮮嫩且少刺的鱈魚,是寶寶添加肉類輔食的首選。鱈魚煮熟後最好用手細細的捏一遍,以防有細小的魚刺殘留,鱈魚和白菜泥混合後口味清新,首次嘗試的寶寶需要從微量開始每天逐步加量,觀察是否有過敏現象。

檸檬用鹽搓一下表皮,洗凈切片;將鱈魚也洗凈切片,按照一片檸檬一片鱈魚的順序擺好,腌制十五分鐘,這樣可以去除鱈魚的腥味。

白菜心剃去菜幫,只留白菜葉,洗凈,放入開水中煮熟後研磨成泥備用。

腌制好的鱈魚片下鍋煮熟,研磨成泥,和做好的白菜泥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即可。

5、白菜肉末疙瘩湯(適合9個月以上的寶寶)

疙瘩湯是非常常見的家常菜,但是很多寶媽反應,疙瘩太難和了,不是煮出來大疙瘩難熟,就是疙瘩太細,像一鍋糊糊的。今天若蘭媽咪教大家一種方法,做出來的疙瘩湯非常軟滑,特別適合給小寶寶吃。而且方法超級簡單,保證手殘的媽媽一學就會!

白菜葉洗凈,切碎(9個月的寶寶,蔬菜已經不需要打成泥了,用刀剁碎即可);

裡脊肉切成肉末,鍋底加入植物油,翻炒豬肉末,再加入清水煮湯;

取適量麵粉,加入雞蛋黃,加入適量溫水,用筷子攪拌成均勻的糊狀(加入雞蛋的疙瘩湯又嫩又滑);

等水開後,把和好的麵糊倒在過濾篩上,同時用勺子輕輕攪拌,讓麵糊均勻地滴進鍋里;

麵糊全部淋入鍋里,用勺子攪拌,當麵疙瘩都浮起來,就可以撒入白菜葉,1分鐘後就可以出鍋了。

6、白菜雞蛋羹(適合10個月以上的寶寶)

小寶寶總是偏愛嫩滑的口感,所以,雞蛋羹也就成了很多小寶寶的最愛。這款白菜雞蛋羹,因為有了白菜汁的加入,顏色翠綠可愛,沒有哪個小朋友可以拒絕它的誘惑!

白菜葉洗凈焯水,打成汁過濾備用;雞蛋打散,加入準備好的白菜汁(大約是蛋液的1.5倍),充分攪拌過篩(過篩後的蛋液蒸出來的蛋羹更細膩),撇去浮沫。蓋上蓋子上鍋蒸10分鐘,燜2分鐘,出鍋滴一滴香油,超級嫩滑入口即化的白菜雞蛋羹即可上桌了。

7、碧玉白菜福袋(適合12個月以上的寶寶)

生活也需要有儀式感!白菜諧音百財,寓意開春納福,喜接百財,是非常吉祥的好彩頭。用一張白菜葉,將蔬菜丁包起來,做成福袋造型,不僅外觀可愛討巧,還有非常好的寓意,趕緊和若蘭媽咪一起動手做起來吧!

先準備好福袋中的餡料:豌豆含有豐富的賴氨酸,俗稱黃金生長素,有提高寶寶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有預防夜盲症,促進上皮組織生長的作用;干香菇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能提高寶寶對鈣質的吸收,預防佝僂病;蓮藕有著很好的食療作用,有潤肺去燥,增進食慾的作用。上述蔬菜和白菜搭配,能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幫寶寶解油膩,促進腸胃蠕動和排便。

大白菜去梗留葉,蓮藕切碎丁,胡蘿蔔切碎丁,浸泡好的香菇切碎丁備用;

燒一鍋開水,水開後放入豌豆粒先煮5分鐘,用濾網撈出豌豆,瀝干水分;

白菜葉放入開水中,直到菜葉變軟,用筷子夾出,放架子上瀝干水分;香蔥葉用筷子夾著,放入開水中,焯3秒拿出,放架子上瀝干水分。

起鍋刷油開小火,倒入切碎的蔬菜丁,翻炒一會後。加少許水,炒熟後盛出大部分,留一點等後面做芡汁用。

取白菜葉,裹入蔬菜餡料,把白菜四邊都收起來,再用蔥葉紮緊(想要樣子更好看,可以用輔食剪修剪一下),放入盤中,冷水上蒸鍋,中火再蒸5分鐘。

用剩餘的蔬菜丁加適量清水和醬油煮開,加水澱粉勾成芡汁,澆在蒸好的福袋上即可。

白菜是一種非常百搭的菜,無論是炒,熘,燒,煎,燴,扒,涮,涼拌,腌制,都有可做成美味佳肴。巧手的媽媽們一定可以用它做出更多種營養又美味的寶寶輔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bI3cm4BMH2_cNUgT5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