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這麼虐心的友誼,結尾的反轉簡直滿分

2019-06-11   有部電影凌辰

提到關於「友情」的電影,估計很多人腦補出來的,都是那種小清新、勵志、燃的青春片。

但今天要說的這部,畫風卻更為硬核。片中主角們的友情經歷了生死和人性的殘酷考驗——《好朋友們》。




三個男主角仁哲、賢泰和民洙,是從小到大的好基友。

他們之所以成為「生死之交」,還要從17年前的一樁意外說起。




在中學畢業典禮那天,他們仨偷跑到山上,本想拍一組「別樣的畢業照」:




但沒想到,照片還沒拍多少,笨手笨腳的民洙就一腳踩空,滾下山摔暈了。




不巧當時下起大雪,仁哲和賢泰就抬著民洙,躲進了山間小屋裡。

但誰知,被困一夜後,賢泰一覺醒來發現仁哲不見了。

一同消失的,還有民洙書包里最寶貝的隨身聽。




賢泰瞬間腦補,仁哲肯定是帶著隨身聽,扔下他們跑了。

他只好背著昏迷的民洙下山,但沒走多遠,就因為體力不支倒地。




而就在賢泰陷入絕望時,仁哲帶著一群警察出現了。




原來,他之所以忽然消失,是獨自冒險下山去尋求救援了。

想到誤會了朋友,賢泰深感自責。也就是在這件事之後,三人成了生死之交。




一轉眼,成年後的他們有了各自的生活,也有了不同的煩惱。

賢泰跟媽媽鬧不和,帶著老婆和孩子住外面,日子過得很清貧;




民洙靠小本生意餬口,至今還是廢柴又酗酒的單身狗;




仁哲做了保險員,經常夥同投保人騙保撈錢,維持著打腫臉充胖子的生活。




但即便生活不完美,三人的友情卻始終在線。

仁哲作為「大哥哥」,始終希望兩個「小弟」也都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於是,他決定拉上兩人一塊「騙保」。

原來,是賢泰的媽媽最近給自家的娛樂室投了保,因為生意每況愈下,她就想讓仁哲幫忙,偽造一起搶劫案,騙取上億保險金。

這樣保險受益人賢泰能拿到錢,而她也能安心退休。




這事兒雖然鋌而走險,但的確能改善大家的生活。

想到這裡,仁哲直接瞞著賢泰,拉著民洙入伙一塊「辦大事兒」。




弱雞的民洙也經不住勸,很快就答應和仁哲一塊上演「搶劫大戲」。

按照計劃,當晚民洙負責在外面打砸現場,仁哲負責闖進辦公室劫持賢泰的媽媽,並打包各種貴重物品,確保監控視頻把這一切拍下。




等戲碼都做足了,他們再放火燒了娛樂室。

但沒想到,事情並沒按計劃發展——賢泰的爸爸突然上門,不明真相的他撞上了正在蒙面打砸的民洙。




老爺子以為真有人搶劫,拿著拐杖就上前阻止,結果拉扯中摔倒在地,當場頭破血流。




偏偏這一幕又被賢泰的媽媽看到,看著地上昏迷的老伴和仁哲手上沾到的血,她也頓時以為自己是遭遇了真·搶劫殺人放火。




她轉身逃命,結果慌亂中從梯子上摔了下來,當場領了便當。




這樣一死一傷的局面,誰都沒有料到。

但仁哲並沒有報警,而是按照原計劃拿走財物,一把火燒了娛樂室,然後帶著民洙逃離了現場。




因為此時,仁哲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幫賢泰拿到那筆保險金。

但他沒想到,之後的事情變得越發失控起來——

先是保險公司覺得事故蹊蹺,推遲了理賠流程,錢一時半會兒拿不到;




接著仁哲得知,警察提取了當晚的監控錄像,但要找的不是兇手,而是保險柜里的一個帳本,因為帳本里記錄了警方跟娛樂室的每一筆黑色交易;




而等仁哲回到家中,他又發現那晚從保險柜里搜刮回來的東西都被女票捲走了,其中就包括那個帳本。




接連的變故讓仁哲感到力不從心。禍不單行的是,就在這時,一直被蒙在鼓裡的賢泰也得知了帳本的存在。他還知道拿著帳本的人肯定是兇手,非要叫著仁哲去「緝兇」。




原來,店面被燒之後,賢泰媽媽的高利貸債主找到了賢泰。

他們知道警方因為帳本的關係,根本不會全力追兇,於是便讓賢泰自己調查,拿到保險金來還錢。




但誰料,仁哲的女票拿到帳本後發現有利可圖,就給帳本上的高利貸債主打了電話,企圖勒索敲詐。

而債主也想趁機撈一筆。他轉頭就把兇手的信息告訴了賢泰,以換取保險單……就這樣,賢泰知道了帳本的下落。




這三個人的一波混亂操作,對仁哲來說簡直就是災難。

他既要想辦法從女票那裡搶回帳本,又要裝作若無其事對賢泰繼續隱瞞,還要去找高利貸債主要回保險單,好讓賢泰拿到那筆錢……




於是,他只好一邊硬著頭皮演戲,一邊手腳麻利地先一步找到女票,搶回了帳本。




之後,仁哲便用帳本跟警察交易,讓被監控拍下的民洙擺脫了嫌疑。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仁哲忙前跑後、心力交瘁,並非為了自己,而是一心想要替賢泰要錢、幫民洙脫罪。

但可惜,他照顧兩個「小弟」的執念從一開始就用錯了地方。




就在他以為帳本被找回後,一切都將回到正軌時,意外再次發生——

一直心懷內疚的民洙,頂不住心理壓力自殺了。

死前,他把放火殺人的罪行全都攬到自己身上,好讓仁哲免遭牢獄之災。




看著民洙死後冰冷的屍體,仁哲頓感痛苦萬分——明明自己的初衷是為了讓朋友們過上好日子,誰能想到最後把朋友的命給搭進去了。




為了不再連累朋友,仁哲獨自找到高利貸債主,以死相逼要回了那張保險單。




隨後,他東西也沒收拾,打算一個人默默離開。

但沒想到臨走之前,再次見到了賢泰。




賢泰提起了17年前的那次雪中意外。

因為他一直對那個消失的隨身聽耿耿於懷。他一直認為,仁哲當時真的會見死不救,扔下自己逃走。




親耳聽到這話,仁哲感到萬般扎心——難道過去這20年,你們就用這樣的心態看我的嗎?




但他沒有再做解釋,而是故作輕鬆地跟賢泰道別。

沒想到,轉眼他就被高利貸債主派人前來尋仇——




仁哲掙扎著爬到人多的地方求助,結果看到了遠處的賢泰,由於害怕牽連對方,他遮住傷口故作鎮定地離開,最終卻因傷勢過重死在了機場。

這段好朋友們的故事,也就此落幕。




坦白來說,《好朋友們》不是一部輕鬆的電影,主角們因友情而製造了一起失控的犯罪,又因友情承擔了各自的悲劇。

民洙為了讓兩個「大哥」不那麼累,選擇自我了結,承擔一切罪行;




仁哲為了讓兩個「小弟」過得更好,選擇獨自擺平一切,卻沒想到賢泰從十幾年前就對自己不信任了;




賢泰雖然並未受到任何犯罪牽連,但也逃不過內心的煎熬,因為當他看到仁哲留給自己的全部家當時,才發現自己跟17年前一樣,誤會了仁哲。




而影片最令人深思的地方,在於最後一場戲,鏡頭再次回到17年前——

在上帝視角下,我們發現那個隨身聽其實並沒有被仁哲拿走,而是在他們相互攙扶下山的途中掉在了路上。




對於這個無人知曉的真相,當年的賢泰是心存疑慮的,但他卻並沒有當場說出來,而是把這事兒深藏在心裡,經過時間的催化,小懷疑變成了不信任,最終變成了插在仁哲心口的那把刀。

估計很多小夥伴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某件小事跟朋友之間產生了微妙的芥蒂,但彼此都沒有把話說開,於是心結越來越大,最終友情要麼變成塑料花,要麼直接分道揚鑣。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雖然本片的故事致郁,但卻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思考到底何為友情。

所謂真正的友情,就是對小夥伴的信任和坦誠,它其實比大家想像的更加脆弱,經受不住太多次無端的質疑和考驗,需要每個人用信任去呵護。

它就像一張白紙、一根繩子,你一旦把它揉成團、剪成兩段,即便之後紙團可以再平展開來,兩段繩子打個結也可以重新接好,但紙上的褶皺、繩子上的結卻再也消除不掉了。

也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對朋友有話直說。坦誠並不會真正地傷害友情,反而是不斷累積的質疑和沉默,會讓友情消耗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