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見過你的臉,但我記得你的聲音」知心苗大姐留觀點灑真情

2020-03-06     自貢網

「小王你好!我是苗姐,最近怎麼樣了?出門要把口罩戴好,勤洗手,房間頭要通風,不要開空調……」從2月4日解除隔離以來,小王每周都會接到沿灘區疾控中心苗艷的電話,通過視頻,苗大姐會關心他近期的情況。從走進隔離室那一天,苗艷就像大姐姐一樣照顧著小王,走出留觀點他們成為了忘年交。

24歲的小王是一名學生,在放假返程的途中因與一確診病人同車廂,返鄉後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1月26日,他成為了沿灘區第一個入住留觀點的「客人」。當晚,正在加班的區疾控中心健教科工作人員苗艷就接到了「命令」,立刻前往詹井醫學觀察隔離集中安置點開展防疫工作。

27日天還沒亮,苗艷就收拾好行李趕到了留觀點,來到這裡,她傻了眼。由於疫情來得突然,這個留觀點是用一個新建的康養基地清水房改造的,辦公住宿環境簡陋、設施設備不齊、制度不完善……面對眼前這些困難,這位經歷過「非典」,有著多年經驗的老同志深知這個時候一定要穩住,大家必須團結一心才能克服困難。她撂下行李立即組建微信群,一邊張羅著對現場僅有的人員進行分工,一邊了解這位入住人員的情況。很快,她就提出了科學合理的整改意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三天時間就配齊了留觀點的設備、建立完善了制度。白天,她負責指導醫護人員個人防護、現場消殺、監測體溫、詢問症狀……晚上,還要擠時間對醫護人員、工作人員、保潔人員開展消毒指南、個人防護的培訓。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才坐下來統計數據、整理報表,梳理第二天的工作。隨著留觀隔離人員越來越多,她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也越來越大,清理統計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有無症狀、處置嘔吐物排泄物醫療廢物、計算解除留觀時間……所有的事情苗艷都要親力親為。留觀人員有情緒了、飯菜不合胃口了、醫護人員焦慮了他們都會找到苗艷,她就像一個大姐姐一樣關心照顧著在留觀點的每一個人,大家都把她當成「知心姐姐」,有問題就找苗大姐。

當地一位確診人員的家屬由於不想被隔離,堅持待在家裡,苗艷主動請纓冒著危險前去做工作。有人說她傻,她卻說:「自己接觸了許多的留觀者,已經冒了風險也不怕多這一次,這樣可以減少其他同志的危險。」在苗艷苦口婆心的勸說下,成功把這位高風險人群接到了留觀點。這位入住的「客人」是個倔脾氣的老人,只會使用老年機打電話,不戴口罩,趴在二樓的窗戶上對著下面的醫護人員大聲說些難聽的話。新入行的小林是這位「老大難」的管理護士,認真工作反而不被理解還遭到了謾罵,又擔心自己會感染,顯得很焦慮,工作有些被動。苗艷見狀立刻安慰小林,她用專業的知識消除了小林的顧慮,並把自己多年的 「看家法寶」知識傳授給小林:「不管是病人還是留觀人員,他們都需要更多的關心,多給他們說說話、拉拉家常,給他們交流的時候多注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關心和關愛。」安慰好小林後,苗大姐撥通了留觀人員的電話,對他進行開導,每天上下午都會給他交心談心,進行安撫。一天,這位「客人」在給苗艷的交流中表達出想吃稀飯的願望。留觀點的飯菜都是外送的,中午沒有稀飯,為了滿足「客人」的要求,苗大姐又想辦法協調送餐的人員給他熬制稀飯。當這位留觀者手裡端到稀飯的那一刻,他的情緒也悄悄的發生了變化。幾天後,醫護人員發現二樓窗台邊有一個戴著口罩的老人安靜地望著遠方。

2月4日,沿灘區成功解除集中觀察第一人,這個人正是苗艷一直關心的大學生小王,當小王走出隔離室的那一刻,隔著厚厚的工作服和口罩他立刻找到了苗艷,微笑著連聲道謝:「謝謝苗姐這段日子以來對我的照顧!」並寫下了「不能出門是幸福的,因為有人替我們奔走!」瞬間,苗大姐的眼眶濕潤了。他們從未見面,但是小王第一眼就從人群中認出了苗艷。「從未見過你的臉,但是我記得你的聲音」,這就是對苗艷工作最大的肯定。

2月25日,鄧關街道醫學觀察隔離集中安置點迎來了12名疫區返鄉人員,苗艷又一次被安排到了全區最危險的地方。32歲的高某從外地來自貢見女友,人還沒到女方家,就被直接隔離了,帶著情緒的高某天天鬧著要跳樓,情緒非常不穩定。苗艷立刻聯繫市級醫院專科醫生給他進行心理疏導。她還主動聯繫高某的女友給他做思想工作,漸漸的,高某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解除留觀那天,苗大姐親自將小高送到了永安鎮女友家裡。

有人問苗艷說:「你都快要退休了,這麼拚命圖個啥呀?」苗艷的回答很簡單:「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大『疫』當前我要和大家一起並肩戰鬥,讓人生無憾!」(馮妮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AHFs3AB3uTiws8KB4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