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帖!BM風、機能風……時尚圈一年刮這麼多風,你適合哪一種?

2020-05-25     更好CHOICE

原標題:科普帖!BM風、機能風……時尚圈一年刮這麼多風,你適合哪一種?

外表更好看丨生活更有品丨內心更豐盈丨活動福利

-----

「造型並不代表時尚

時尚是過季之後就不流行

造型是讓你通過穿著的方式來感受自信

需要考慮到你、你的年齡、體型等各方面的相稱」

Netflix真人秀《粉紅救兵》

當某種風格突然開始霸占小紅書、微博、微信各大社交平台;當某些穿搭開始迅速侵占身邊朋友的衣櫃時,我們開始思考:

這到底是潮流使然,還是被營銷左右的「無思考」行為?

BM風

Brandy Melville STYLE

今年夏天可以說是全民BM風。

短上衣A字裙,小碎花格子紋又短又緊顯身材

BM源於義大利品牌Brandy Melville的縮寫,走的是LA Girl Style,就像是火辣的加州陽光,熱情自信。

從海里肯豆,到Lisa和歐陽娜娜都為它帶貨。但它能從一個品牌火成一種風格,靠的更是對「瘦白幼」占主導的現代審美的把控。

BM主打one size fits most,更有網傳的BM身材對照表。

「穿上BM,露出小蠻腰,我就是又甜又欲的BM女孩。」

另外一個不能忽略的原因,就是它的搭配方式非常好模仿,短小上衣+高腰短裙/高腰褲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式。

比起護膚品的長周期回報,這樣的風格好像更直接且直白的滿足了少女夢。

但如果沒有苛刻的身材條件,BM風並不適合大多數人,並且從剪裁、材質到圖案,都很容易陷入廉價。

少女風的風格,其實只有少女的年齡才與之匹配。

機能風

INDUSTRIAL STYLE

在1960-70年代的各類科幻小說中,很多都為我們描繪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反烏托邦式的、充滿悲觀主義的世界觀。這種風格後來被定義為賽博朋克。

經典的賽博朋克角色是邊緣且性格疏遠的獨行者。他們生活在社會群體的邊緣,一個瀰漫反烏托邦氛圍的未來:日常生活受到急劇改變的科技影響,普及的計算機化信息籠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體改造。

——勞侖斯·普爾森

後來,賽博朋克被時尚圈借鑑,逐漸將工裝、戶外和潮流相結合,演化為現在很火的機能風。

拉鏈綁帶塑料扣,尼龍金屬科技感帥酷結合不好惹

前段時間綜藝《潮流合伙人》里,吳亦凡帶著大家更是將這個風格貫穿首尾。

機能風通常是黑色為主,顏色選擇上不用花太大精力。

並且男女通吃,對於長相甜美的女生,還能夠很好的做中和。讓人看起來力量十足。

機能背心、工裝褲、半身裙都是人氣最高的單品。

大女人風/老爹風

Daddy STYLE

如果你喜歡看秀場穿搭,會發現很多品牌都不再一味強調女性的性感線條和柔美氣質,反而更偏愛中性單品塑造的大女人風。

墊肩、領帶、西裝、襯衫、闊腿褲……在上世紀8、90年代,女權運動全盛發展的時期,這樣的風格就曾風靡一時。

在山本耀司1998年的秋冬男裝系列上,更是全線使用女模特穿著男裝走秀。

跨越時裝的性別分界線,寬大帥氣中性洒脫獨立的新時代女性代言

對比一下,同樣是西裝,左邊大女人風的西裝更偏向H版型,不強調腰線,但卻更突顯穿著時的自信氣場。

駕馭這種風格時,一定要考慮【有型不邋遢,剪裁合適】,才能做到松而不散,利落乾脆。

搭配的鞋子也以平底運動鞋為主。

港風

Hong Kong STYLE

當我們說港風時,說的就是90年代的香港風格。

在美人輩出的年代,張曼玉、林青霞、王祖賢、朱茵、邱淑貞……隨便揪出來一個都是承包回憶的大眾情人。

在她們身上,有著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徵,從去年開始,復古當道,這個風格從妝容到穿搭,又再次被大家所模仿。

紅唇黑髮野生眉,襯衫牛仔連衣裙自信風情不做作

我們先來說港風的靈魂之一:妝容。

在沒有過分濾鏡PS的時期,出名的條件比現在苛刻很多,我們所熟知的香港女星很多都是經過選美、星探層層選拔而出。

沒有經過整形微調的她們,長相條件自然各有千秋,不會千篇一律。

在整體妝感上是比較濃重的,眉毛一般毛流感很強,有種天然野生的質感,形狀上也各有特點。

一頭濃密的頭髮,基本上都是自然的黑色為主(感嘆她們的發量……),還會配合大波浪來顯示嫵媚與風情,但額頭不經修飾的細密碎發又比較隨意和少女。

紅潤飽滿的膚色加上紅唇,會看起來很健康,有種氣血很足的感覺,不會過分強調【需要被保護】的弱勢地位。

在身材也不追求瘦和幼態,更多呈現出的是一種健康性感的風情。所以現在很多過於瘦弱的人穿起港風來,總覺得差點意思。

Oversized襯衫+高腰牛仔褲的組合絕對是標誌性搭配之一,Easy Chic。

而凸顯身材的連衣裙也是港風美人的衣櫥必備。

王祖賢這張真是百看不厭。

怎麼樣,當下最流行的幾種風格你區別開了麼?

其實時尚風格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某件單品的固定搭配,亦或是很多人的借鑑模仿,某個風格的出現,都是歷史、思想、審美、創新、突破甚至政治影響下的產物,我們不能片面的批判,也不應該一味的追隨。

我們允許多元化的存在但最美的風格,永遠應該追隨自我

這也是更好CHOICE【外表更好看】一直想表達的:了解時髦,但更了解自己,不盲從,不用某種風格標榜自己,回歸理性。

(特此聲明: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如需轉載,請點擊「聯繫我們」,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ux-THIBnkjnB-0zP4t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