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娘娘腔,說話男人婆?當孩子被冠上"性別差異標籤",咋自救

2020-05-28     鯨魚奶媽

原標題:走路娘娘腔,說話男人婆?當孩子被冠上"性別差異標籤",咋自救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從古至今,關於兩性差異,一直是心理學關注的熱門話題,相關研究也有很多很多。

在這個社會中,對於男女性別的後天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早的多。

先且不說社會上存在的男女不平等對待的情況存在,在很多情況下,因為受到有關男女生理差異而衍生出了差別對待心理,讓我們在教育領域上也出現了一些"雷坑"

在我們的觀念里,男孩就是應該承擔起責任,形象就應該是堅強勇敢的,說話要渾厚有力,走路要抬頭挺胸,這樣才是有男子氣概。而如果一個男孩子走路步伐偏小,或者是說話比較輕聲細語,就很容易被人笑稱為"娘娘腔"

同樣的,當一個女孩子行為舉止表現的很大大咧咧,嗓門大聲音嘹亮,就像我學生時期的體育委員,那是一個很活潑開朗的女孩子,因為自小喜歡體育所以報名成為了一名體育特長生,同時也是我們班級的體育委員,每天課間跑操的時候她都會扯著嗓門來管理秩序,可就是因為如此,班裡有人給她起外號叫她"男人婆",可她畢竟是一個女孩子,有一次委屈的直接哭了出來。

對於這些情況,其實都是被刻板效應所傷害,在教育中,我們做家長的也會出現這樣的錯誤,總是以一種刻板的性別差異來對孩子進行要求引導,而一旦孩子作出與我們預期所相反的選擇,就會被我們貼上"性別差異"的標籤。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來向大家說一說,當孩子被冠上"性別差異標籤"後會產生哪些不良影響,以及如何進行自救。

一:性別差異中常出現的錯誤認知

"男孩喜歡藍色,女孩喜歡粉色"我相信在顏色的選擇上,家長們肯定多多少少的都有引導孩子進行過選擇,也會認為如果男孩子喜歡粉色那就是不正常的,那就是一種心理性彆扭曲。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英國心理學教授海恩茲曾做過一個超過100名兒童的實驗,實驗證實了2歲以下的孩童對顏色的偏好並不受性別影響。

肯塔基大學的副教授Christia Spears Brown也曾表示,"性別偏好是在兒童了解了自己的性別後才體現出來的,而嬰兒中沒有顯示出這樣的偏好。"

大部分的成年人,下意識地在以 "孩子應該喜歡的"替孩子做出選擇,他們往往以性別定義來決定孩子的生活方式。

但其實,男孩和女孩的先天能力差異並不大。

這就又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女孩文科好,男孩理科好"這個說法。

一般來說,男孩大腦白質較多、女孩大腦的灰質較多。但這並不能說明,男女思維和行為上有著先天的明顯差異。因為已經有實驗證實,IQ 分數相同的男女在解決智商測試的問題時使用白質灰質的比例不同。

但也要注意,雖然男女之間確實存在在生理結構上的細微差異,但是人腦的發育更多的還是受到後天影響更多些,占據著主要原因。

二:刻板印象延伸出的"性別差異"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Eleanor Maccoby和同伴研究發現:男孩和女孩只在很少的領域表現出明確的兩性行為差異,甚至在青春期前,男孩和女孩的肌肉力量和密度,幾乎沒有差別。男孩和女孩在行為和想法上的巨大差異,並不是出生就註定的,而是受大環境信息的影響。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性別差異,實際上是觀念上的刻板印象,而不是生理上的本質性的差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務長克勞德M.斯蒂爾曾任密西根大學教授、史丹福大學教授及心理系主任,在幾十年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實踐中聚焦刻板印象威脅。

他在所著的《刻板印象:我們為什麼那樣看別人,這樣看自己?》中指出:

刻板印象會讓人感到壓力,以及實際背負卻很難覺察的隱性壓力,造成多重惡果:焦慮不安的情緒反應、血壓升高等生理反應、胡思亂想等思維反應,並很可能因此引發並積累嚴重的心理問題。

三:性別差異便簽對孩子產生的不利影響

心理學家榮格說:"人格被戴上性別的鐐銬,天賦會被埋沒,人性也會因靈魂的分裂而產生缺陷。"我認為早期教育可以向孩子普及身體結構上的性別差異,引導孩子愛護自己也尊重他人。不應該過度的對孩子強調,能力和職業方面的男女有別,總是告訴一個人他是誰,他就極有可能日後成為誰,而失去成為其他人的可能性。

孩子隨著見識面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他們對興趣愛好的選擇是很多樣化的,他們不會去考慮性別方面的約束,但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以性別差異來對孩子的選擇進行約束,這其實就是對獨立人格塑造的打壓,不僅會讓孩子得不到被尊重感,家長的否定也會讓他們陷入自我懷疑中,從而出現自卑和叛逆心理。

而且,孩子也會因為形成刻板印象,這還是一個惡性循環。

四:如何摘除性別差異標籤?

孩子也應該是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的,父母雖然是孩子的監護人和教育引導者,但都不應該對孩子進行過多的選擇干涉,我們不應該以性別為約束,而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和發展。

當孩子被冠上"性別差異標籤",要想自救,家長應該這麼引導。

1.對孩子的行為表現進行適當引導

當孩子的行為舉止表現的格格不入的時候,家長在保證良好心態的同時,就要試著和孩子進行交流,不要直接說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而是要告訴孩子適當的進行調整,男孩子也不必就真的要大跨步的走,因為一步一個腳印總能支持前進。女孩子嗓門大也是一個獨特之處,但是不能過於喧譁對他人造成影響。在做出一些行為舉止的時候,要多考慮後果,慢慢的孩子會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做出變化的。

2.不要對孩子的選擇進行干涉

男孩子也有在美妝事業打出一片天地的,女拳擊手也有代表國家出戰爭光的,所以在職業的選擇上真的沒必要以性別來作為一個隱形化的門檻,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進行興趣愛好的選擇的時候,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干涉,畢竟孩子只要有興趣,那就是好事,在引導和鼓勵下孩子就會迸發強大的行動力,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

3.為孩子做好思想輔導

孩子的選擇我們家長應該堅持和鼓勵,但是我們應該明確的告訴孩子,在這個社會上受到刻板印象影響的人還是占據大多數的,在外行動的時候勢必會有一些人做出負面化的評價,要告訴孩子培養一個堅強的心臟,既然選擇獨樹一幟,就要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外界的質疑和否定,但是不要忘記,父母永遠都是表示支持和愛護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我們要做的就是支持孩子,引導孩子,讓孩子更具勇氣和信心去面對挑戰。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u4JW3IBnkjnB-0zrd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