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沈香 編輯丨金雀兒
來源丨布穀學習
布穀老師: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狼狽」時刻:
- 孩子會反覆扔掉手裡的東西,即便你撿起來他還會再扔掉?好像在跟你對著干。
- 孩子完全不懂分享,什麼都要一個人獨占,怎麼從小就這麼「自私」?
- 突然愛上跟你唱反調,你說什麼他都說「不」,還變得特別愛發脾氣?
- 給孩子買了那麼多玩具,他卻只對沙子和水感興趣?
你會不會產生疑惑,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
於是,你可能就陷入了無助和焦慮之中:
- 一方面擔心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孩子會輸在「起跑線」;
- 一方面不知道該怎麼糾正孩子的行為,因為你發現打又捨不得,說又不管用。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這些所謂的「問題行為」根本就是父母「製造」出來的,這些在你看來不是很「正確」的舉動背後隱藏著對於每一個0~6歲孩子都至關重要的概念——兒童敏感期。
一、抓住孩子成長的敏感期
讓養育都能事半功倍
世界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在敏感期擁有一種特殊的內在活力,能夠以驚人的方式自然地吸收和學習。在這種節奏的支配下,兒童不斷地去征服世界,這一切使他們感到十分幸福、滿足。」
6歲以前,孩子會經歷黃金般珍貴的敏感期,也是爸爸媽媽最應該關心和注意的成長階段。
但是,很多父母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帖子,一位媽媽因為吼孩子聲音過大,打擾到鄰居,被鄰居貼告示警告。
在這條新聞下,有網友評論說:「這媽媽脾氣也太大了,經常這樣的話,孩子心裡會留下陰影的。」
如果兒童沒有得到來自父母的愛,反而被這樣對待,他的身心發展能好嗎?
相反地,眾所周知,霍思燕和杜江的兒子嗯哼,獨立、自信、情商高、善交際,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小暖男。
回顧嗯哼的成長史,你會發現,霍思燕和杜江在嗯哼的不同敏感期,都採取了非常好的處理方式:
在秩序敏感期,面對動不動就哭鬧發作的嗯哼,杜江總是耐心地去包容和儘可能滿足嗯哼看似「無理」的要求;
在自我意識敏感期,霍思燕知道尊重嗯哼對自己玩具的處置權利,沒有強迫孩子去分享;
霍思燕想讓嗯哼參加「玩具漂流」公益活動,將自己的玩具捐給其他小朋友,一開始嗯哼非常抗拒,表示玩具只願意送給媽媽,對於媽媽的解釋也充耳不聞,甚至大吼表示抗議。
霍思燕馬上停下來,告訴嗯哼媽媽不強迫他,他的東西有自己決定的權利。
然後走開,讓兒子自己冷靜一下,果然,嗯哼很快安靜下來,並主動對媽媽說「不願意的事情也不能強迫啊」。
等嗯哼調整好情緒後,霍思燕轉換說法:「我們去當售貨員,把這些玩具賣掉,收入捐給需要的小朋友。」
嗯哼果然愉快地答應了。
在婚姻敏感期,面對嗯哼的「早戀」與花式「撩妹」,杜江沒有大驚小怪,而是積極地去引導孩子理解愛的觀念,明白尊重對方的原則。
……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認真守護。
孩子的成長,需要我們在對的時間,做對的引導。
而這,離不開對孩子6歲前的各個敏感期的了解和學習。
在這個時間段,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等,都沒有建立起來。面對世界,感覺一切都是新的,對任何風吹草動都異常敏感。
因此,爸爸媽媽們應尊重自然賦予孩子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孩子「敏感期」階段順利的成長。
二、了解兒童敏感期
能解決90%的育兒困惑
前幾天帶兒子去興趣班,見到一個小朋友,就算媽媽催著回家了,也非得把積木按原來的順序擺好,不然就是不走。
那位媽媽說:「哎,我們家孩子是個典型的強迫症,在家裡,爸爸的手機媽媽不能拿,媽媽的枕頭爸爸不能枕,吃飯的時候大家有一次沒按固定的順序坐,就開始大哭。」
其實這不是強迫症,而是秩序敏感期。
還有的孩子表現為,必須由媽媽來沖奶,回家的路線不能隨意改變,就得走每天一直走的那條路等。
敏感期很重要,敏感期孩子的的特點父母也是需要了解,接下來,就先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處于敏感期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特點1:強烈的興趣和愛
在一段時間裡,孩子對周圍環境中存在的事物有著特殊的興趣和心理的需求,這是一股來自孩子內心深處的勢不可擋的力量。
比如:上樓梯時,不能大人先上,孩子必須走在前面,如果大人先上了,必須退回去,重來一遍。
剝桔子時,孩子要自己剝開桔子皮,如果大人幫忙把皮兒剝開,孩子就會憤怒地扔掉這個桔子,要求重拿一個桔子,自己再剝一次。
它會令孩子在這個特殊時期內心洋溢著喜悅,對他熱愛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精神
特點2:高度的專注力
在一段時間裡,孩子會對環境中的某一事物集中其全部的關注力:
從哪兒拿的東西,必須放回哪裡去。孩子能夠非常敏銳地發現什麼東西放錯了位置,並且儘快物歸原位。
家裡的每一樣東西,都有所屬人,其他人不能亂動,彼此也不能隨意交換,孩子自己的東西別人也不能動。
這種對某種活動長時間的專注和熱愛令孩子從不厭倦,並讓孩子擁有持久的能量和興趣。比如語言的敏感期到了,他會長期關注父母說話時的表情和嘴形。
特點3:反覆地實踐
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反覆性,而且樂此不疲。如孩子閱讀的敏感期到來時,他會反反覆復,每天甚至一天多次地翻看一本書,而且很專注。
門鈴聲響起,孩子非要自己去開門,如果其他家人先行一步打開了門,那麼孩子非要客人出去、關上門,然後重新再按一次鈴、重新開一次門。
媽媽回到家,換上家裡穿的睡衣和拖鞋,如果哪天忘記了,或者沒來得及換,孩子非拉著媽媽完成這一個步驟,才能做其他事情。
這種反覆性是孩子自我學習能力的體現,同時也幫助孩子樹立了自信心。因為通過反覆實踐,孩子每一次都能發現不同的內容,每一次都能學習到不同的、自己想要的知識,並獲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