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媳婦:我用這個辦法,讓婆婆改變不良習慣,還緩解婆媳矛盾

2019-11-29     深情解讀

0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決定了孩子今後的人生觀價值觀。生長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和生活在父母離異或者每天吵架的家庭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樣的。好的環境可以讓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得到良好的發展,幼兒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老人不給帶孩子,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幫忙帶孩子又嫌棄她們不會照顧,不懂教育方法。現在很多人迫於工作和生活不得不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很多人都不情願把孩子留給老人,因為老人們的思想觀念會把孩子寵壞帶偏離。

婆媳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素,有時候會因為生活習慣,有時候會因為孩子教育產生分歧。老人們比較溺愛孩子,在教育問題上一味的寵溺,養成孩子不獨立的習慣。其次在生活習慣和衛生條件上,帶孩子又有很多的講究,但是老人們並不注意,這些分歧很容易造成婆媳矛盾。

因為帶孩子產生分歧,製造家庭矛盾的故事太多了,我身邊前幾天就發生了。

晴晴是我的高中同學,她高考時沒有考好,於是自己一個人去了北京打拚。高中學歷在北京很辛苦,工作也不好找,乾了幾個月的飯店服務員後聽說自己有同學在考成人大學,於是她也去報名了,在北京上了幾年成人大學,憑藉這個學歷成功進入了一家私立的小學教書。

02.

幾年後,家裡來電話說給她物色了一個好人家,人長得不錯,也在北京工作,兩人見完面後很快確立了關係。兩人在北京一起工作一起打拚,一年後她們在老家舉行了婚禮,婚禮時我還去當了伴娘。她笑得很開心,我想她今後會很幸福的,因為她有一個愛她的老公。

還是我想得太好了,沒過幾年她的生活就變比較糟糕了,婚後不久她就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兒子長的非常可愛。可是因為要帶孩子,北京的工作也丟了,今後的幾年裡她就一直在家裡帶孩子。

有妯娌在的地方就有紛爭,有婆媳的地方就不可能和平。

她有兩個嫂子一個弟媳,這三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幾乎每隔三天都會上演一場婆媳大戰,而且她們幾人之間還存在矛盾,有的時候嫂子們也會拉攏她讓她和自己同一陣隊,有時候兩個嫂子又共同針對她。

婆婆還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人,她在北京一個人生活了那麼久,娘家也只有她和妹妹,哪裡見過這種混亂場面。很快她就被這些事情折磨得很痛苦,幾乎每天都在跟我訴苦,讓我出主意。

最後她做出了一個決定,繼續回到北京工作,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但難題是,孩子那么小該怎麼辦呢?自己上班沒有時間,孩子爸爸的工作更是一加班就加到十二點。到了北京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把他留著家裡吧,又擔心家裡的教育擔心村裡的環境,更多的是不捨得孩子。

03.

最後沒有辦法,她咬咬牙決定把孩子放在家裡,就這幾年,等孩子能上幼兒園了就立馬把他接回去。於是她試著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一段時間,自己準備著找工作的事情。

孩子很聽話,跟著爺爺奶奶不哭不鬧,有好玩的就不找媽媽,這下晴晴放心了不少。這幾天她完全讓孩子吃住跟著爺爺奶奶,自己一個人準備著材料,每天都很忙。

晴晴好歹是在大城市裡待過的人,看到的懂得的自然比較多,她這幾年給孩子買了各種電子琴,畫畫板,和各種開發智力的遊戲。

晴晴對孩子的吃穿非常講究,給孩子用的東西必須是乾乾淨淨的,孩子什麼東西都有自己的一套。小到杯子飯碗,大到棉被,她把這些東西通通送進了爺爺奶奶家裡。

一天中午她在從外面剛回來,想著去看看孩子怎麼樣了,結果剛打開屋門就看見自己的婆婆拿著兒子的飯碗和勺子吃飯,自己一邊吃一邊喂孩子。

她看到後氣急了,上去就把勺子奪了過來:「媽,我不是給你說過嗎?這是孩子的專用飯碗,你能不能不要用他的勺子,這樣很不衛生的。」

婆婆滿不在乎的說道:「哎呦,不就一起用勺子吃個飯嘛,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我就這麼養活了四個孩子也沒見誰得病啥的,至於嘛!

04.

晴晴根本無法和婆婆理論,因為育兒問題,產生了許許多多無法調和的矛盾。她覺得自己的決定錯了,為了孩子,她選擇繼續在家裡待上幾年。

晴晴今後並沒有像之前那樣跟婆婆吵,她知道婆婆一時難以接受這些習慣,她有意識地把婆婆往這個方面帶,慢慢的婆婆也就習慣了不和孫子同用碗筷了。

晴晴沒事的時候還會給婆婆講一些營養衛生知識,她知道婆婆大道理聽不懂,所以她經常舉例子給婆婆講述。慢慢的一家人生活的狀態變的越來越好,婆媳矛盾也減少了不少。

有時候一些道理跟老人講不通,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形成了,多年的習慣已經形成,難以改變。但是我們總歸要生活在一起的,稜角是要慢慢磨合,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引導他們。不要一味地去強求他們能立馬改變,而是慢慢地去引導。

做一個真正有智慧、高情商女人,學會正確地調節婆媳關係,不要衝動,事情都會慢慢變好的。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CHNuW4BMH2_cNUgZX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