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愛「頂嘴」?壞習慣的養成有據可循,要學會「合理疏通」

2020-08-06     貝貝豆育兒課堂

原標題:為啥孩子愛「頂嘴」?壞習慣的養成有據可循,要學會「合理疏通」

文/茉莉媽咪育兒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有一次和媽媽聊天,說到我小時候脾氣壞,總是和家裡人頂嘴,總是有說不完的理由,還因為頂嘴被爸爸打過,我笑一笑說,怪不得我和爸爸現在關係不怎麼好呢。

是因為什麼頂嘴呢?媽媽說小學的時候學了新知識,和家裡人顯擺,爸爸教訓我什麼都不懂就瞎說,我頂了一句:你又沒學過,怎麼知道我說的不對?

此後的對話就一發不可收拾,和爸爸你來我往對嗆了幾句以後,終於把他給惹惱了,於是就動手打了我。

現在想想,自己小時候幼稚天真是一方面,爸爸脾氣暴躁和小時候的我斤斤計較也是一方面,試問有幾個小朋友小時候沒和家裡大人頂過嘴呢?

可是做父母的,要想教育出一個優秀懂事的孩子,就不能面對孩子頂嘴的問題就粗暴解決,那樣不僅會傷害孩子,也會傷害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我們應該先來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頂嘴

孩子的頂嘴是反抗

不知道大家和孩子說話時有沒有這樣的習慣:

我是你媽媽,你要聽我的;

你應該這樣做,這樣才是對的。

諸如此類,以自己的經驗優勢要求孩子要去做這個,不能去做那個,而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自己有了判斷的能力,就不願意被強制要求做某件事。

當父母強硬要求時,所謂的「頂嘴」就出現了。

孩子頂嘴是為了「面子」

有父母就會反駁我,那么小的孩子怎麼就知道什麼面子不面子的。

實際上,孩子的這種「面子」式的自尊心往往比成年人來得更加強烈。

自三四歲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後,他們會逐漸認識並強化「我」的存在。有意識把自己和父母分離開來,並且有強烈的表現欲和自尊心,他們會急於把自己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能展示給家人看,也特別希望能夠得到家人的認可。

而現實情況往往是父母一遍遍告訴他們:你這樣不對,你不能這樣,甚至當著家人以外的人批評孩子。

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沒面子」,惱羞成怒的孩子只能用頂嘴、摔打這樣粗暴的方式來緩解當前的局面。

想要讓孩子放棄頂嘴的壞習慣,關鍵在於發揮父母的引導和認識作用

父母需要認識到孩子畢竟是孩子

孩子之所以被稱為孩子,首先在於他是一個人,其次在於他是一個「不完全的人」,正如康德談什麼是啟蒙時告訴我們:

一個人生來就是具有理性,可以自由思考的獨立個體,但沒有一個人是可以生來就可以合理運用自己的理性,他們需要被引導,被教育,才能成長為合格的、完全的人。

愛頂嘴是孩子可以獨立思考的表現之一,但父母要對「頂嘴」這件事情加以正確引導,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善於思考的智者。

父母要教會孩子先聽後說

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把自己打造成榜樣,因此在孩子出現頂嘴跡象之初,父母應該認真聽完孩子的講話,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明白孩子為什麼要反駁自己,反駁的依據是什麼,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冷靜下來,有效溝通。

同時父母的傾聽行為也是在為孩子做出正確示範,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了你是怎麼想的,那麼你現在可以聽聽我的想法嗎?

父母要 引導孩子「好好說話」

俗話說: 惡語傷人六月寒。

因此當孩子頂嘴時,父母一定不要以相同的方式反擊。而是應該冷靜下來,告訴正在頂嘴的孩子:你這樣的話讓我有些不開心,你可以冷靜下來,再告訴我你的想法嗎?

引導孩子有理有據的爭辯,而不是毫無意義的惡語傷人,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思辨能力,也可以讓他們感覺自己是受尊重的。

父母應該放下自己的控制欲

父母為什麼不愛孩子的頂嘴行為呢,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感到自己的權威被冒犯,感到自己的孩子不再受控制。

但其實在孩子剛開始頂嘴的時候,是在尋找一種獲得尊重、表達自我的方式。所以在孩子頂嘴時,試試先讓彼此冷靜下來,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然後一起「好好說話」。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rQBxXMBURTf-Dn5Y9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