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報》每周一都會推出
紅色三明 工業三明 綠色三明 文明三明
具有三明特色的四張城市名片
展現了新三明建設各個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一起來看看
本周《三明日報》的
三明城市名片專版
都有哪些內容
……
紅色三明
紅色三明
(B1版)
明溪和平解放的「光明使者」——追憶烈士彭生香
解放前明溪縣城圖
1949年10月24日,對明溪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日,明溪縣脫離國民黨統治,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日,明溪迎來和平解放,人民群眾翻身做主,生活翻開嶄新篇章。
鮮為人知的是,在這背後,有一位共產黨員用自己的智慧和策略,與敵人周旋,促成地方武裝和平起義,為明溪和平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碧 血 丹 心
入贅永安石壁的羅瑞珍是個孤兒,行乞餬口為生,人稱乞丐牯。同村的張騰輝,比乞丐牯大9歲。在張騰輝的影響下,羅瑞珍不再行乞,兩人結伴打零工,情同兄弟。
從1931年起,紅軍部隊經常到安砂籌糧、籌款,宣傳「打土豪分田地,耕者有其田,老百姓當家做主人」的革命道理。羅瑞珍把這些都記下了,萌生去當紅軍的想法。
1934年3月,紅軍獨立七團一營由歸化經胡坊攻占安砂,與準備攻占永安的紅七軍團相呼應,打通永安通往蘇區的水上交通動脈,並且駐紮下來,建立蘇維埃政權。籌建工作由紅七軍團中安砂石壁籍的戰士吳永慶和吳永盛堂兄弟負責。得知這消息,羅瑞珍熱血沸騰,他知道紅軍要做兩件大事,一件是成立老百姓的蘇維埃政府,一件是打土豪分田地。
工業三明
工業三明
(B2版)
福特科:煉就安防監控的「火眼金睛」
智能交通鏡頭
三明福特科光電有限公司位於寧化縣華僑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11年11月,屬三明首家光電企業,現有職工800多名,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現代化辦公、科研和生產基地。星光級鏡頭是福特科旗下的一個優質品牌,專門致力於安防鏡頭生產。
三明福特科光電有限公司系福建福特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精密光學配件和安防監控鏡頭的研發生產。2015年,福州市勞動模範吳小春來到寧化,擔任三明福特科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研發中心工程師。他採用扁平化管理模式,以車間為單位進行管理,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辦事效率。
2016年8月,三明福特科光電超低照度星光攝像鏡頭生產線項目開始批量生產,形成年產1000萬顆的生產能力。這是全省超低照度星光攝像鏡頭首條生產線,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空白,扭轉了國內鏡頭生產規模小、生產能力弱、創新能力差、競爭力不強等局面。
微光夜視儀、雷射雷達、拉曼光譜儀……三明福特科光電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高新產品,廣泛應用於平安工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軍工等領域及機場、高速、鐵路等現代交通防爆安全檢測,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公司與哈工大合作生產拋光機器人,技術屬國內首創。
永豐茂紙業 加快「綠色升級」
8月5日,尤溪永豐茂紙業公司的生產車間裡,新引進的智能化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正在試生產無氯純竹漿本色生活用紙。
「這條生產線總投資3800多萬元,主要將公司生產的本色自製漿加工成生活用紙。8月1日,生產線試機成功。」公司總經理鄭建團說,該生產線採用國內先進的真空圓網高速紙機,生產的紙品均勻度好、皺紋均勻細膩。
永豐茂紙業有限公司於2004年9月落戶尤溪縣西濱鎮下墩村,占地180畝,總投資3.8億元,以竹材為主要原料,生產竹木製漿、再生紙等。公司每天可消耗500噸竹子用於生產教育用紙,目前,福建省三分之二的學生簿籍本產自永豐茂公司。
綠色三明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B3版)
深山喚鳥人
白鷳在楊美林的呼喚聲中飛來覓食。
8月1日清晨5時30分,明溪縣夏陽鄉紫雲村75歲的楊美林匆匆吃了碗稀飯,背上一小袋稻穀,往均峰山走去。
8年來,他每天清晨都要進山,給山裡的白鷳投放兩三斤稻穀。
「這條路來來回回走了8年,我很熟悉了。」楊美林帶著我們走過田間小路,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來到了密林深處的白鷳谷,林中蟬聲陣陣。
我市發布促進森林康養消費若干措施
日前,市林業局、市總工會發布《關於促進森林康養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5大方面共15條促消費具體措施,提振市場信心,促進森林康養消費。
文明三明
滿意在三明
(B4版)
鄰里守望相助 社區文明「密碼」
社區居民參加鄰里節
鄰里守望相助。社區鄰里節有著哪些動人心弦的文明「密碼」?記者近日深入梅列區列東街道高岩社區、列西街道翁墩社區和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新南社區進行探訪。
女支書築夢美麗鄉村
8月5日,走進尤溪縣西濱鎮彭坑村,抬頭見綠、路暢村潔、民風和諧,呈現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
村部辦公樓里,村支書鄭美玉正為自來水池改造招投標忙碌。「旱廁拆除、改建後,用水量大增,重新規劃自來水池能更好滿足村民用水需求。」鄭美玉說。近幾年,村兩委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村子發生了很大變化。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
新媒體編輯:歐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