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患腸癌,只因早餐常吃這個!孩子再喜歡也別吃了!

2020-05-30     小學生學習

原標題:14歲女孩患腸癌,只因早餐常吃這個!孩子再喜歡也別吃了!

現在生活節奏快,出現了很多速食、外賣等便捷食物,很多家長都覺得買一些這樣的食品省時省力、孩子也喜歡。

但是這樣的 「快捷高效飲食」往往帶來很多健康問題,孩子從小就沒有吃好,影響身體發育不說,更可怕的是,還會導致很多疾病。

新聞上就曾有14歲女孩因飲食不當患腸癌、6歲孩子就得癌症的事。

張女士是一個14歲女孩的母親,一天她接到孩子班主任的電話, 說孩子肚子疼,都疼得在地上打滾了,已經被送到醫院。

張女士聽到這個消息,立馬來到孩子所在的醫院。

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震驚了所有人,一個14歲的女孩居然被確診為腸癌。

張女士聽到這個消息,瞬間整個人呆住了,她反覆拽著醫生問是不是搞錯了。

當醫生問到孩子的飲食規律時,她才知道是因為 女兒每天早上吃快餐,導致了這場不可挽回的悲劇。

「她早餐吃漢堡麵包已經好幾年了...」張女士一邊說一邊痛哭。

因為她平時工作比較忙,基本都是給女兒錢,讓女兒自己解決早餐問題,女兒一般都會買街邊小快餐店裡的漢堡麵包之類的東西當早餐。

年紀尚小的孩子得了腸癌,除了與先天遺傳因素或基因有關,與大人縱容孩子常吃垃圾食品有很大關係。

薯片、麵包、碳酸飲料等食品,都含有添加劑;而一些西式快餐,熱量高又缺乏纖維素;再加上孩子運動較少,這些都增加了腸癌的發病危險。

也有類似的一則新聞:6歲男孩因為媽媽沒有時間做早餐,長期食用路邊攤出售的燒餅夾裡脊肉,導致亞硝酸鹽中毒,患上了腎衰竭。

路邊攤賣的裡脊餅、月亮饃這種東西,很多人都吃過,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是不同的。

如果食物有變質,咱們大人吃了可能會拉肚子,但若是孩子吃了就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腹瀉、嘔吐等。

學習哥認為,像路邊攤這種食物,偶爾吃可以,經常給孩子吃實在是不好。

還有的孩子因為體質原因,對海鮮、花生等食物會過敏,一旦食用就會有嘔吐、腸絞痛、腹脹、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還有的會出現皮炎或濕疹等。

如果孩子有過敏的食物,在外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另外,如果孩子想吃冰激凌、喝冰水等,家長一定不要讓孩子喝很多。

經常看見一些孩子從火鍋店、燒烤店出來,就嚷嚷著吃涼的東西。

偶爾吃一兩次,身體健壯的孩子的身體還可以抵抗下,但是經常吃冰淇淋,冷飲、寒涼西瓜,那麼,即使是健壯孩子的脾胃也會受傷。

而且寒涼的冰淇淋難以消化,進入脾胃之後,容易造成積食發燒、身體不適等。

俗話說的好,病從口入。其實很多病症都是吃出來的,孩子吃得好,才能健康成長。

生活中,孩子飲食不當、或者飲食習慣不好,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如果孩子有以下幾個習慣,一定要改正啊!

只吃肉、不吃菜

很多孩子在春節時, 大魚大肉吃太多,節後容易便秘積食,孩子明明想吃、但是吃不下,偶爾也會覺得喉嚨痛,有的孩子嘴角、鼻子裡也都起了上火的潰瘍。

這個時候請多吃一些素食、改善一下吧!

首選蒜薹、芹菜、韭菜、西蘭花等,綠葉蔬菜等,這些高纖維類食品對人體的消化功能最有幫助,可以調節腸胃功能,改善孩子的便秘症狀。

鍾愛方便麵等速食

有的時候家長忙,就給孩子煮方便麵吃,還有的孩子自己本身就挺喜歡吃方便麵的。

方便麵最大的問題在於脂肪過多,蛋白質等其他營養素過少。

大人也能感受到, 一碗方便麵下肚,立刻覺得很飽,但沒過多久,肚子又餓了。

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營養單一、外界食物無法滿足孩子的身體需要,就會使孩子的生長發育受到阻礙。

如果因為偶爾太忙,給孩子吃方便麵的時候可以搭配一些副食,如 肉片、雞蛋,並補充足夠的新鮮蔬菜。

滾燙食物並不好

吃飯的時候總能聽到一些大人催促孩子: 快點吃!等會兒就涼了!

家長害怕食物涼了以後對孩子不好,太涼了會拉肚子,但是你可知道食物太燙的壞處?

近年來,國內外的很多報道也不斷證明著, 吃滾燙的食物以及飲熱茶會破壞食管的「黏膜屏障」。

當黏膜細胞出現增生性病變後,就有可能進一步發生癌變。

咱們大人和孩子對於「食物是否燙」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可能你覺得溫度正好、但是孩子會覺得燙、吃不下去。

狼吐虎咽要不得

許多媽媽都覺得孩子吃飯磨蹭、經常要喊著孩子吃快點、趕緊吃,甚至還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吃飯快一點還制定出「誰吃飯慢誰刷碗」的規則。

孩子吃飯速度過快,不細嚼慢咽,就會導致食物在口腔的分解不夠, 進入孩子的腸胃時,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新聞報道,報道孩子因為吃飯發生噎著或者嗆著的事情, 教會孩子細嚼慢咽可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很少吃水果

很多孩子不怎麼喜歡吃水果,反而對水果味的飲料、零食情有獨鍾。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與纖維素的最好供給源,一直被認為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尤其是經常在外面吃飯的孩子, 日常一定要多吃水果,水果含大量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可補充孩子外出吃飯缺乏的營養素。

學習哥見有網友曬出自己給孩子做的水果拼盤,覺得很好看:

還有各種小動物的形狀、非常有趣;

明明只是一些普通的水果,到了聰明媽媽這裡,就成了顏值超高的藝術品, 看後令人心情愉悅,食慾大好,孩子自然也願意吃了。

很多家長在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注意給孩子培養一種飲食均衡、健康的習慣,而是根據孩子的喜好,他喜歡吃什麼就給他買什麼。

最近,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正式發布《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首次將「零食」的定義描述為: 零食(snack food)是指正餐以外,用於補充營養(或平衡營養)、放鬆悠閒、愉悅心情的食品。

要給孩子準備什麼樣的零食才有益健康呢?營養專家們給出了零食的分類等級

第一級:可經常食用的零食

主要是低脂、低鹽、低糖類食物。包括四類:

1.奶及奶製品,其中的優質蛋白有益生長發育、增強骨密度;

2.新鮮果蔬,增加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攝入,增強人體抵抗力;

3.堅果,營養價值高,還能增加飽腹感;

4.谷薯類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是很好的能量來源。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食物雖然營養豐富,但也要適量,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建議大豆及堅果每天25~35克;水果每天200~350克;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第二級:可適當食用的零食

主要是指含有中等量的脂肪、鹽、糖類的食物。

對於學習量較大的學生而言,僅靠三餐能量可能不夠,往往會選擇各類果乾、肉乾、蘇打餅乾。

它們含抗氧化成分、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有效補充能量,但其含糖、含鹽量都較高,不建議常吃多吃。

第三級:限制食用的零食

多指高糖、高鹽、高脂肪類食物。

這類食物就是常說的「垃圾食品」,多吃無益,典型代表就是 冰激凌、漢堡、炸雞、膨化食品、蜜餞、奶油夾心餅乾等。

在上文最適合孩子的零食選項中,沙琪瑪和葡萄乾都有較高的含糖量,魚片可謂是海產零食中的「鹽」王,而奶油蛋糕的反式脂肪含量非常高。日常的全麥麵包多為無糖或低糖,並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所以正確答案就是E。

久而久之,孩子吃多了雜七雜八的零食、速食後,當然不想吃蔬菜水果啦, 所以趁著孩子現在還小,趕緊培養他更健康的飲食習慣吧!

聲明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等,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NGxa3IBfGB4SiUw0G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