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讓孩子聰明」這件事上,古今中外的家長都頗有執念。
左撇子更聰明?二胎更聰明?男孩更聰明?……
老一輩從孩子的身體髮膚、一舉一動入手,一點一點解讀出來各種「聰明」的象徵。
今天,我們就」走進科學「,打破那些「民間育兒謠言」!
1
頭上的「旋兒」決定智商與性格?
俗話說:一個旋橫,兩個旋兒愣,三個旋兒打架不要命。還有地方說,小孩頭上旋兒越多,長大就越聰明。
頭頂上這個神秘圈圈竟然就能決定人一生的命運?
發旋,指的是毛流在頭頂可形成中心向外,周圍頭髮呈旋渦狀的排列。大部分人有一個旋兒,少數會出現兩個或者三個。
發旋和人毛囊的直彎形態有關,和智商、性格都沒有關係。
只是因為兩三個旋兒的人不常見,古人就覺得他們不是一般人。
那麼旋兒對人會有什麼有影響呢,其實是髮型,旋兒越多頭髮越難打理。
2
父母出生地距離越遠,
孩子越聰明漂亮?
支撐這一說法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外混血兒,在中國人的心裡,混血兒往往都更漂亮、聰明。
但實際上,與其說是父母距離遠的原因,不如說是因為基因的差異大。
多項科學實驗結果表明:
地域相近的人基因構序相似度比較高,相同的缺陷性基因也會更多,組合在一起在孩子身上會增加發生異常的風險度,近親結婚孩子得遺傳病的幾率大,就是這個道理。
而地域距離遠的夫妻,基因差異性大,若雙方的優質基因均占優勢就更容易生出相對較為聰明的孩子。
當然,一些混血兒除了基因好,還因為父母本身也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孩子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水平也很高。
也有一些跨國夫妻由於語言、生活習慣的差異使婚姻亮起紅燈,對孩子一樣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所以大家不要只迷信距離遠近,想讓孩子聰明,除了父母雙方基因過硬,後天的生活環境、父母的教育方式等更為重要。
3
二胎比頭胎聰明?
老一輩有個說法是第一胎比較笨,有些地方還會建議頭胎打掉。
真的不知道這是什麼腦洞,生孩子又不是喝茶,第一杯要倒掉。
在科學層面,並沒有第一胎比二胎笨的說法。
不過,很多生了二胎的媽媽都心存疑惑:我家老二確實是個鬼靈精,相比之下老大的實心眼更多些。
俗話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老大出生時,父母也沒啥經驗,不是過度緊張,就是過度嬌慣。到了老二,有了大號的經驗,小號自然少走很多彎路,升級比較快。
而且因為上邊有哥哥姐姐,老二更會察言觀色,通過觀察模仿老大,悟出了怎樣做會受到表揚,怎樣做會被責罰等,輕而易舉地就把老父親母親哄得團團轉。
這也就是我們說老二更精的原因所在啦。
4
左撇子比右撇子更聰明?
倫敦大學心理學和語言學教授Chris McManus曾做研究表明,如果聰明指的是IQ高低,那麼左撇子和右撇子沒什麼區別。
2010年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3個國家的科學家在大腦研究和整合生物學網絡資料庫獲取了895個樣本,也發現左撇子和右撇子的認知水平並沒有顯著差異。
人的左腦指揮右手,右腦指揮左手,但是人體執行命令時是全腦協調指揮的。有些家長會為了讓孩子聰明,會強制他改用左手來刺激大腦,這不僅不科學,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人們覺得左撇子更聰明,完全是因為左撇子比較少。但換個角度思考,其實大部分歷史留名的聰明人、科學家還是右撇子多!
當然啦,如果你左右手能同時開工,恭喜你,那你真的很聰明!
5
女孩天生理科比男生差?
女生理科差,男生文科差這個說法,自古以來不知道坑害了多少家長、學生。
BBC紀錄片《大腦的性別》中,科學家對男女大腦進行了對比,發現男女大腦生理結構確實存在一些先天差異,但是,這和男女行為、智力上的差異,並沒什麼關係!
同樣就開車來說,也不存在女司機會更差勁這一說。
那為什麼我們都覺得身邊人確實女性理科不如男性呢?
那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帶著「性別偏見」教育孩子。
當女孩學習理科吃力時,父母就會用「女孩子本來理科就不好」「媽媽數學也不好」來「安慰」,殊不知孩子的信心就是在這種消極暗示中被毀掉的。
如果家裡是女孩,多陪她讀數學類繪本、玩數感遊戲,一樣能夠鍛鍊數學思維;
如果家裡是男孩,多同他交流互動、提高共情能力,他也一樣能成為心思細膩的小暖男。
總之一句話,男女大腦先天差異並不大,後天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才真正大。
6
胎教聽莫扎特幫助孩子大腦發育?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顯示胎教音樂和孩子的大腦發育有直接關係。胎教學數學、英語課程的就更是交智商稅了。
這裡想和大家說明一點,很多研究表明胎兒在肚子裡已經能感觸到外界的光、聲,但這並不代表他有知覺和思維,所以想通過胎教讓寶寶學習知識是不可能的事情,過度刺激反而有害。
美國神經腦科學家約翰 · 梅迪納指出:
子宮最大的好處是避免了各種外界刺激,為胎兒早期大腦發展提供了安靜、溫暖的最佳環境。
胎教與其說是做給孩子的,不如說是做給媽媽的。
媽媽聽一些音樂會感覺舒服、心情舒暢,這可以加速胎盤血液循環,為胎兒供給更多氧氣和營養。
同時精神狀態還會影響孕媽媽體內激素和有關神經介質的分泌,對胎兒的大腦發育更有利。
讓孕媽媽處在舒適的環境中,保持平和輕鬆的心情,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勞逸結合,避開緊張壓力以及外界的不良刺激才是最好的胎教。
7
順產比剖腹產更聰明?
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順產的孩子因為經歷了產道對腦袋的擠壓會更聰明。
真的是,太有想像力了!
聰明和遺傳基因、營養供給、後天教育等因素有關,但和腦袋是否被擠沒有關係。
所以孩子順產出來並沒有比剖腹產更聰明。
選擇怎麼生產,要看媽媽的身體狀態和生產情況而定。
如果順產不順利還堅持順產,孩子在肚子裡憋太久有缺氧的風險,不僅可能影響智商,甚至還會危及大人與孩子的生命。
8
腦門大、腦袋大的孩子聰明?
腦門大更聰明?這大概是為了掩飾髮際線靠後最優雅的說法了。
同樣,腦袋大的孩子也不一定會更聰明,腦袋如果過大,還會有罹患腦畸形、腦積水或佝僂病的風險,嚴重的會損傷智力。
說了這麼多,不是為了嚇唬大家。
老一輩人的認知有限,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就會寄希望種種民間的說法。我們當代父母應該多思考,不要偏聽偏信。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用最適合方式教育孩子。
比起看那些所謂的「聰明象徵」,均衡的營養、多樣且有開放性的遊戲、有愛的家庭環境、父母的高質量陪伴和鼓勵支持,才是讓孩子更聰明的關鍵!
END
本文審稿顧問: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張峰。
文章僅作科普,不能代替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