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丨餐桌上的禮儀

2020-01-14     雲衣時代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餐桌文化離我們最近,也是職場小白容易觸碰的雷區。馬上就是新年了,學習一下餐桌禮儀,或許會提升你的個人魅力,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了解那些實用的餐桌禮儀知識吧。

一、座次

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

如果你是主人,你應該提前到達,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並為來賓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麼就應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老闆出席的話,你應該將老闆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別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對象的領導級別非常高。


二、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制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是比較重要的,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應該知道,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你可以點一個不是很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


記得徵詢一下桌上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麼?」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要不要再來點其它的什麼」等等。


三、吃菜

中國人一般都很講究吃,同時也很講究吃相。隨著職場禮儀越來越被重視,商務飯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講究。


宴席進餐伊始,服務員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臉哦。


當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夾菜要文明,應等菜肴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

要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萊吃,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裡。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萊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裡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


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嘴裡「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嘴裡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裡。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進餐過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別人。

用牙籤剔牙時,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讓餐具發出任何聲響。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後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飽嗝或噯氣在主人還沒示意結束時,客人不能先離席。


四、離席

一般宴會的時間都比較長,大約都有在兩小時以上。也許逛了幾圈,認識一些人後,你很快就想離開了。這時候,中途離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


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的時候,因為有人想離開,而引起眾人一鬨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真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後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裡的每一個人一一告別,只要悄悄地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個招呼,然後離去便可。


中途離開酒會現場,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

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著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為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去招呼,你占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有些人參加酒會、茶會,當中途準備離去時,會一一問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麼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鐘錯誤。

傳統的餐桌文化,我們不僅要食,還要學會品,當我們能從中「食」出一個禮,再「品」出一個理,我們的人生就有「味」了!

最後,小編想對大家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餐桌文化僅是滄海一粟,了解中國文化不僅可以幫助職場新人在陌生環境中快速立足,同時可以彰顯出個人素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q1oHXAB3uTiws8KO5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