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指責,是一種高貴的品德

2019-12-13     行空天馬912

與人相處,對他人的過錯不指責是一種高貴的品德。每個人因所處的立場、環境不同,是很難了解對方感受的。倘若我們能換位思考從內心深處體諒別人,人與人之間的誤會、矛盾就會少很多了。



遇事不指責,是對他人的尊重。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主刀醫生手術前,突然匆匆離開手術台,患者家屬不知其因,表現的十分憤怒。後來才了解到,原來醫生的父親在樓下ICU離世,醫生看了一眼父親便立刻返回手術台。樓上樓下幾層之隔,醫生的父親卻是陰陽兩隔。網友紛紛讚譽:醫者仁心。但事實上,醫患矛盾從未斷過,有的患者家屬對醫護人員大打出手 ,甚至窮兇惡極,傷人性命。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人向死神宣戰,最終卻適得其反。你永遠不知道為你做手術的醫生當天遭遇過什麼,不以己度人,就是對他人最大的尊重。

「不責人小過,不揭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犯糊塗,但真正有度量的人,既欣賞得了別人的長處,也容得下別人的不足。

宋代大文豪蘇軾有位同僚叫韓宗儒,韓先生喜吃羊肉,但奈何每個月的俸祿不足夠讓自己大快朵頤。得知有人愛好收藏蘇軾的字畫,於是,他隔三岔五給蘇軾寫信,然後再拿著蘇軾的回信去換羊肉。後來蘇軾另外一好友黃庭堅知曉此事,戲笑蘇軾道:古有王羲之以字換鵝,今有韓宗儒以字換羊!蘇軾聽完哈哈大笑。有一天,韓宗儒又開始嘴饞,他一日之內連寫了幾封信,派人送給蘇軾。恰好那天蘇軾公務繁忙,便幽默地對來人說:「傳語本官,今日斷屠!」不得不說,韓宗儒拿私人書信換肉吃,的確不太厚道。但蘇軾一笑置之、帶著風趣調侃對方的方式,既保留了二人的情誼,又不損對方的面子。相反,那些心胸狹隘之人,只會盯著腳下的泥濘,一遇事就胡亂指責。

老子曰:「大道之行,不責於人。」人生在世,難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不稱心的事。智者之所以為智者,因為他知道尊重每一個人,也明白人各有所長,事成不易。做人,只有學會尊重別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


遇事不指責,是夫妻關係和諧的升華劑。佛說:前生千百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邂逅。夫妻兩人從談情說愛走進柴米油鹽的瑣事裡,難免會有爭執。如果婚姻生活總是抱怨、指責,感情只會慢慢褪色。真正好的夫妻關係,是你給我一分愛,我還你三分情。

楊絳和錢鍾書先生的夫妻相處之道讓人稱羨:錢鍾書把墨水瓶打翻了,染了房東家的桌布,楊絳說:「不要緊,我回家洗。」錢鍾書無意中把檯燈砸壞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錢鍾書不小心拔下了門軸上的門球,楊絳說:「不要緊,我來裝。」楊絳剪蝦嚇得逃出廚房,錢鍾書說,「沒關係,以後吃蝦,都由我來剪。」知道的人戲謔錢鍾書是個「十足的書呆子+生活白痴。」據說他一輩子分不清左右腳,60歲才學會擦火柴。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妻子一句簡單的「不要緊」,足以撐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撞擊。兩人相濡以沫六十三年,錢鍾書稱讚楊絳是「最才的女,最賢的妻」。他們一個犯傻,一個微笑;一個犯錯,一個包容。

最美的愛情莫過於「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婚姻是需要悉心滋養的,很多夫妻明明彼此關心,卻忍不住一時口舌之快,傷了對方的心也傷了自己。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遇事不爭對錯,要知道談「情」遠比說「理」更為珍貴。那些揪住一件小事就不放,不停指責對方的夫妻,終究會落個兩敗俱傷。記住,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試著用柔聲細語去喚醒彼此的愛,夫妻關係才會更加和諧。


遇事不指責,是自己的一場修行。古語云:「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為人處世,懷一顆寬容的心,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人生之路也必然越走越寬。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王陽明有位朋友就常常生氣責備他人。王陽明告誡他說:「學習應反身自問。如果光是責備別人,就會只看到別人的不對,而看不到自己的錯。如果能反身自問,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責備別人呢?」

我們在看到別人做事時,也總會習慣性地找不足,甚至會毫不留情地指出: 「你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應該是這樣的……」以此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見解,卻未曾想自己也有要向別人學習的地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一想如果自己平白無故受到他人的指責,你會作何感想?做人做事應當明白「語之用與害」,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在於他懂得自我反省,自我超越。

美國著名科學家、外交空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並不伶俐,可是後來他擔任了美國駐法的大使,成為一位極有手腕、待人處事都很有技巧的人。他曾表示自己成功的秘訣是:「我不說任何人的不好,而說我所知道的每一個人的好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任何時候,都不要輕看別人。有句話說得好: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

遇事能忍是大度,遇事能靜方為德。氣不順時,學會靜心守嘴,才能少生遺憾。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懂得對他人口下留德,也是給自己積福。真正有智慧的人,給別人留有台階,更是給自己留有退路。

仔細想想,人生路上,歡聲笑語也好,冷嘲熱諷也罷,如果每一個聲音我們都要上前理論一番,人生必將少了很多精彩。別忘了,你用一根手指指向別人的時候,還有三根手指正指著自己。一個真正的有內涵有修養的人,都是用「慈悲和包容」去成就別人,用「真誠和善意」成就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YTrAG8BMH2_cNUgqd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