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9月,人民日報專門撰文,明確指出,房地產市場的陽春不可能延續多久,更不可能持續到夏天。果不其然,在多方調控加碼的情況下,樓市熱度下降。
然而,這一波房價漲跌帶來的另一個煩惱是在調控之下,房貸利率從下浮轉為上浮。進入9月,樓市也迎來了3大怪苗頭,有些人甚至稱房地產已經回到了2014年。
那麼,2014年的房地產是什麼樣的呢?
當時的房地產,可以用「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紛紛負增長」形容,由於市場消化速度慢,所以庫存明顯增加。根據國家發布的數據來看,2014年全年銷售房地產面積120649萬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7.6%,在商品房銷售方面表現尤為明顯,同比下降了9.1%,除此之外,商品房銷售額76292億元,同比上一年下降6.3%。
因此,受市場銷售下滑的影響,2014年我國房地產市場表現平淡。不少房地產業內人士分析2019年房地產各項數據,認為與2014年很相似,所以才說出重回2014年。
那麼,2019年房地產市場又迎來了哪3大怪苗頭呢?
金九銀十不復存在
根據傳統經驗,房地產銷售規律是每年的9-10月份,一般會出現金九銀十的第二波銷售熱潮。而隨著今年金九銀十銷售期的來臨,市場目前表現得很冷靜,並沒有前些年的金九銀十熱鬧景象。就拿中國的恆大地產來說,擁有著1380億現金,卻在今年推出了全員營銷活動,實現優惠的再次升級。而從這些房地產企業龍頭的種種跡象表明,他們也不看好今年的金九銀十。
房子買不起,房子賣不掉
這是今年市場第二怪的苗頭,也與2014年極為相似。在如今的市場,庫存在不斷的增加。而對於那些想買房的人來說,依舊買不起。而對於那些想賣房的人而言,因為市場價格下滑,也賣不出去。因此,形成了兩難的局面。
前天,小編陪同一位朋友去買房,看房選房3天,買房毫無進展,更別提選中合適的房源了。主要糾結點在於購房者期望的房價水平與出售方期望的房價水平偏差太大,導致雙方在房價問題上達不成任何有意義的結果。
市場導致了買賣雙方的信息與期望不同,因而賣不掉房子也買不起房子!
房價不漲,買房熱潮依舊
這是今年9月的第三個怪苗頭。社科院最新報告指出,雖然房價不漲了,但是人們的房價預期和買房信心指數依然不減。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社科院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市場上,人們仍然看漲房價,處於上漲預期的,並且住房投資的需求衝動依然普遍存在著的。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對於不管是買房還是賣房,都是隨時可行的。就像央行貨幣委員樊綱所說,剛需該買房還是可以買,借用6個錢包也行。各位看官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