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會破產嗎?破產後錢會賠償嗎?只能賠你這麼多

2019-10-21   東南財富網

在國外,銀行破產好像並不稀奇,像英國的巴林銀行、日本的振興銀行,美國的雷曼兄弟等。但中國的銀行也會破產嗎?其實也有過。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海南發展銀行關閉,停止一切業務活動,進行財產清算。作為我國歷史上第4家發展銀行,海南發展銀行的資產實力和規模都非常強大。但是在經歷亞洲金融危機、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等問題後,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未滿3年就爆發了「儲戶擠兌浪潮」,引發信用危機。

也是歷經此次案例,我國的《存款保險條例》正式發布施行。其中規定,凡在央行註冊登記的銀行,必須為儲戶購買存款保險。而存款保險足以覆蓋銀行99%以上的儲戶存款,使資產得到保障。也因此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商業銀行破產即使有,影響也不大。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份存款保險中規定,只有50萬元以下的存款是受到全部賠償的,而50萬元以上的則完全不用賠付。比如說你在一家銀行存款20萬元,那麼銀行破產後你的20萬一分錢不會損失。但如果你的存款有80萬元,那麼銀行破產後你只能得到50萬元。

去年安徽省的一家農商行破產,就有過這樣的案例,並且也是按照《存款保險條例》執行的,儲戶的賠付上限是50萬元。不過也不用擔心,一般人來說存款根本達不到這個數字,即便是達到了,銀行破產也是小機率事件,所以大可放心。



在中國,錢莊是銀行業的前身,但是錢莊的業務十分局限,由於清朝時,外資銀行曾試圖主宰中國的金融網絡,壟斷對外貿易以及國際匯兌。1905年,慈禧被迫開設了第一家中國銀行,戶部銀行就此誕生。1908年,戶部銀行又改名為大清銀行,後來發展迅速,在1911年時已經擁有35家分支機構。

銀行業在我國的發展也就100多年時間,但在我們很多人心中,覺得它是一家「公家」機構,其實除了央行、國行以外,也有很多民營銀行、合資銀行等等。



銀行其實本身並沒有錢,它的錢都是儲戶存進去的,即使央行需要向市場投放貨幣,也需要銀行用等額的債券進行交換,所以銀行的錢是完全來自於儲戶的。

銀行拿著儲戶的錢,可以用來投資房地產、股市、基金、債券等等,另外向外放貸,比如房貸、車貸、商貸、信用卡等等,賺取利息。隨後再給儲戶2-5個點的利息,其餘就作為銀行的利潤。



而對於銀行本身來說,每年的投資和放貸收益能達到12%-16%左右,所以它賺得的利潤是儲戶利息的好幾倍。因為他們有專業團隊,分析師、會計師、經理人等等,他們有靈敏的信息和專業的操作手法,所以賺錢比我們高級得多。

對於我國的銀行會不會破產,以及銀行的業務流程,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