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盧龍種在山坡上的甘薯豐收了 可是種植戶卻有點愁

2019-11-29     新京報鄉村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每到冬天,路邊常能看到熱騰騰的烤紅薯。冒著熱氣,十分誘人。而對於以甘薯種植為代表的河北盧龍縣,當下時節,村民基本完成了甘薯的收穫,進入儲存和銷售階段。據當地一位甘薯種植戶透露,由於去年行情較好,導致今年甘薯種植量增加,去年3元一斤的甘薯今年平均只能賣到1.5元。

收穫的甘薯。受訪者供圖


家住河北盧龍縣翁家溝村的李紹南最近正忙於甘薯收穫的收尾工作。160畝地中的甘薯基本已收穫完畢,全部被拉到了地窖進行儲存,等待銷售。對於和甘薯種植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李紹南來說,今年的收穫情況相比往年差距不大,唯一擔心的還是銷售問題。

李紹南的甘薯種植地有些不同。傳統印象里,甘薯和莊稼類似,種於大片的平地上,而李紹南的甘薯則種在山坡一側。「主要找的就是山坡,土壤還要比較稀鬆,不能太黏,這樣土地不易積水,培育出來的甘薯品質更好。」

李紹南的甘薯種在山坡,當下已開始種植其他作物。受訪者供圖


位於河北秦皇島西部的盧龍縣屬於低山丘陵區,低山、丘陵占區縣總面積的81%,土質適合甘薯等農作物生長。當地甘薯種植也已有多年歷史。

「縣裡很多村民都種甘薯,像村子裡可用的1000畝左右的耕地,村民基本都是種植甘薯為主,算得上我們當地的一個代表產品。」據李紹南介紹,由於自己種植的品種屬於低產型,每畝產量在3000斤左右,相比常見的甘薯品種,畝產量要低1000斤左右。

對甘薯品質頗有自信的李紹南唯一擔心的還是銷路。「從上個月開始收,到現在收了差不多30萬斤左右,賣出的還不到5萬斤。」而今年,銷路不好似乎是當地多數甘薯種植戶面臨的問題。

「去年行情好,導致今年大家種得量多,去年零售3元一斤、批發1.5元,但像今年市場上零售價只能到一半,最多按每斤2元賣,有些儲存條件不好的種植戶,1塊一斤都願意往外賣。」

李紹南表示,目前,甘薯主要處於貯藏階段,集中在地窖。10℃左右溫度以及潮濕的土地能為甘薯提供良好的儲藏環境,「一直賣至少能賣到明年5月左右。」

新京報記者 張羽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xy_tm4BMH2_cNUgwXQ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