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你弟結婚你不能不管」「媽,當初您說的話,還記得嗎」

2020-02-19   阿眠的一封情書

在這個世界上,比愛情更要牽扯不斷的,是親情,是父母留給兒女的羈絆。俗話說得好:你養我小,我伴你老。父母不辭辛苦地將兒女培養長大,雖說他們不需要回報,但兒女卻要懂得感恩,儘自己所能讓父母安享晚年。

但有些父母,卻是奇葩。年輕的時候,他們不想為兒女付出,等到年紀大了,他們卻極盡所能地開始向兒女索取壓榨。一旦兒女進行反抗,他們便會給兒女們扣上「不孝」的帽子。尤其是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更是如此。

扶弟魔是怎麼來的?很多時候,並不是女人真的將弟弟放在了心上,而是被父母逼迫著養成了為原生家庭付出的一種習慣。在這些父母的有意培養之下,她們不顧小家,只能去在乎父母兄弟過得好不好。

當然,有些生性懦弱的女人躲不開原生家庭的桎梏。但也有一些女人,卻能擁有清醒的頭腦,及時的躲開了父母的控制。而這樣的女人,卻因為無法順從父母,被父母稱之為「不孝女」。

谷微就是父母口中的「不孝女」。

當年,谷微和男友談婚論嫁的時候,谷微的爸媽要求男方給20萬彩禮。或許現在這筆彩禮並不算多,但放在七年前的農村,卻是一筆了不得的數字。

谷微了解男方家庭的情況,知道他們拿不出來,於是便和父母商量,要個6萬塊錢就夠了。婚姻的幸福並不是用彩禮的多少來衡量的,就算不要彩禮,她也願意。

當時谷微以為,父母要彩禮是為自己考慮。可誰知道,他們眼中只有自己。

父母聽到谷微為男方家庭說話,直接就罵她,說:我們養你這麼大,現在要結婚了,你還不懂感恩?養你到20歲,要個20萬彩禮,已經足夠少的了。只要六萬,你是想虧死我們?

谷微一聽這話,心立刻涼了半截。她不知道父母是不是在說氣話,但他們話里話外的意思,卻是將自己當成了待價而沽的商品,讓人難以接受。

谷微沒有妥協,直接就對父母說:只要六萬,多了沒有,我只是嫁人而已,又不是賣給別人。

其實谷微只是想藉此提醒一下父母,讓他們明白,以後等他們老了,自己肯定會和弟弟一起盡心贍養他們的。可誰知道,父母的回應卻讓谷微心痛不已。

「不行,20萬拿來,拿來我們就當沒你這個女兒!你以後也別回來了,不孝女!」

被氣得不輕的谷微,直接找朋友借了十幾萬,加上自己的存款,以及男方給6萬彩禮,一共30萬全都交給了父母。彩禮給過後,谷微連酒席也沒辦,直接就和丈夫領證結了婚。

都說父母子女之間沒有隔夜仇,但谷微卻一直記得父母的狠心,很他們當初說的那些話。這些年來,雖然日子越過越好,但她連一趟娘家也沒回過。就算是想要孝敬父母,她也是拖其他親戚寄錢過去。

原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可誰知道,在與娘家斷絕關係的第七年,谷微的母親打電話來了。

接到母親的電話,谷微的內心很複雜。她無法忘記父母當初的狠心,可卻又心生期待,希望與父母重歸於好。

但和父母寒暄一會,谷微就失望了。原來父母並不是真心想和自己冰釋前嫌,而是看自己過得好了,讓自己去補貼娘家。

母親說:女兒,你弟馬上要結婚了,你不能不管。人家彩禮要28萬,你給個30萬差不多就行了。

谷微聽到這話,心裡所升起的希望砰的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她直接回對方一句:媽,您當初說的話,還記得嗎?是您要和我斷絕關係的,我這幾年除了沒去看您,該孝敬的也都孝敬了,你是非得逼著我和你老死不相往來嗎?

谷微說完這句話,也不管母親到底怎麼想的,直接就掛了電話。

以後,她每年還是會繼續孝敬自己的父母,但這僅限於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其餘再多的東西,她是一分也不想給。

—END—

谷微是不孝女嗎?

並不是,她只是有自主意識,獨立思想的女人而已。她可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甚至可以多為父母付出一些,只要父母能好好的就行。可她難以接受的卻是,父母無底線的索取,將她當成一件商品一樣,完全沒有任何情分。

如果父母真的愛谷微的話,在當初她結婚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會硬逼著要那筆錢,更不會在谷微給出30萬的時候,伸手去接。

既然接了谷微給出的30萬,那就意味著,父母子女的緣分也就斷了。

谷微願意在以後的日子裡孝敬父母,是她知恩圖報,這是應該的。但要她去為弟弟付出,不顧一切地討父母開心,她恐怕也不會願意。

無論什麼樣的感情,其實都是有來有往的。父母給予兒女想要的溫情,那兒女自然而然的也會眷戀父母的擁抱,給予同樣的溫暖。可若是父母壓根不在意子女的感受,自私又貪婪,你又怎麼能責怪子女的無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