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傾盡財力建造北京紫禁城?

2020-07-26     我說今史

原標題:朱棣為什麼傾盡財力建造北京紫禁城?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翻開他的歷史,恐怕最令人震驚的就是傾力修建北京紫禁城。從來沒有人像他這樣為皇宮的修建付出如此多的精力,耗費十幾年的時間和無數錢財來修這座城。據說在此期間單單一座宮殿所需的石料,就需要近兩萬人花費一個月從北京郊區運送到位,整個工程在材料的準備過程就長達十一年。

朱棣在南方已失去「統治基礎」。因「靖難」的緣故,朱棣在占領南京後,為了坐穩皇帝寶座,他對建文舊臣大開殺戒,誅殺了大量的前朝百官,而在當時支持建文的多數都為江南士族,也就是說朱棣誅殺了大量的江南士族中人。我們要知道,當時掌控南方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士族,如此朱棣這般大開殺戒,自然就得罪了整個江南,在江南朱棣自然也就待不下去了,也就是失去了統治的基礎。

北京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古云:「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蘇秦所謂天府百二之國,杜牧所謂王不得不可為王之地」。而朱棣,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帝王,他要做的,是要「控四夷創天下」,而不是偏安一偶。所以,北京是一個理想之地。完全符合朱棣的要求。而且,當時北元的殘存勢力還在蠢蠢欲動,雖然經過多年的打擊,已經不成氣候,但還是有部分生力軍存在,時不時的來邊境騷擾一下,也是很讓人頭疼的。鎮守北京,則能很好的遏制北元的勢力。這樣一來,不僅能很好的控制北方地區,也能對游牧民族進行打擊,實在是一舉兩得。

朱棣的確做到了,雖然他的兒子一度再次遷都南京,但天子守國門還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直到崇禎皇帝寧願自殺,也不願遷都,而這個根,就起源於這次留名史冊的遷都。但這次遷都的代價也是明顯的。朱元璋三十年積累的國力,被嚴重損耗,而在遷都完成的那一年,山東終於不堪繁重的徭役,開始大規模起義。雖然這次起義被很快撲滅,但國力的衰退以及民力衰竭,也體現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n3ViHMBiuFnsJQVZy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