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啟辰馬磊:火線提拔之後的騎虎難下

2019-07-30   依點資訊

2年以前的2017年2月7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啟辰汽車公司,這是創立7年時間的東風日產合資自主品牌啟辰正式名義上獨立的一天。

根據啟辰品牌過去數年的發展歷程,至少在人才投入上,東風日產沒有像其他合資品牌那樣,只是拿啟辰當一個應景的項目敷衍了事。

正式「獨立」的那天,是由時任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黨委常委周先鵬擔任總經理一職,時任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副中心長徐建明、時任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財務會計總部總部長高國林、時任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經銷商支持部部長馬磊、時任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商品規劃總部專職副總部長豐田泰治四位高管出任東風啟辰汽車公司副總經理。

其中70後年的馬磊在1年以後的2018年5月,便正式接替周先鵬成為了東風啟辰汽車公司和銷售公司的雙料總經理,而在企業公開資料方面顯示,東風啟辰的高管只剩下了名為「負責人」的馬磊。

如果劇情正常走下去,東風日產繼續向上,東風啟辰繼續借勢向上,馬磊職業生涯的未來將是一片美好。

獨立之後的每況愈下

在原本的設計規劃里,東風日產負責一二線城市,東風啟辰助攻三四市場,在最初的劇本里,東風啟辰的這套打法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中國市場發展速度之快,或者說,由於市場體量大、競品多,導致的競爭壓力之大,是東風啟辰這類沒有設計研發的合資自主品牌始料未及的。

首先就是東風啟辰依然是合資公司身份,因為其母公司東風有限自身正是東風汽車集團與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50:50的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100%控股的企業自稱「自主品牌」,這是難以理解的魔幻主義現實。

東風啟辰沒有自己的技術研發體系,技術與東風日產退役平台共用,這已經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即便上從logo和名稱上去日產化,但是無中生有的品牌是很難自圓其說的。

這造成了在終端市場上,啟辰的宣傳依然主打「日產技術」,而對於馬磊等新領導而言,啟辰在品宣上要做出不同的效果,強調自主。這樣自相矛盾的宣傳,很容易令消費者困擾,打開常用的搜尋引擎搜索關鍵字「東風啟辰」後,系統會出現相關搜索的排名,前三位的都是網友針對東風啟辰真實身份的拷問。

2018年11月,馬磊接受媒體採訪時高調錶示,東風啟辰五年初期的計劃希望能夠進入中國品牌TOP10,年銷差不多30、40萬。

從馬磊到任的2017年開始,原本2017年東風啟辰的年銷量目標是17.88萬輛,最後完成數為14.3萬;2018年東風啟辰調高2018年銷量目標,將其定在了突破歷史記錄的20萬輛,結果最後完成13.4萬輛,同比下滑6.3%;今年馬磊宣布銷量目標是18萬輛。

據東風集團股份最新披露的2019年6月份產銷快報顯示,東風啟辰2019上半年的總銷量為55861輛,同比下滑了25.82%。

東風啟辰的盲目自信來自何處,依點小編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在搜索相關資料時,依點小編髮現一個細節,此前在媒體報道當中,東風啟辰上海成立前瞻造型設計研究室,作用是幫助產出全新概念車。

根據天眼查搜索發現,即為2018年4月4日成立的東風啟辰汽車設計(上海)有限公司,其註冊資金僅為100萬元人民幣(同在上海的通用泛亞汽車設計中心註冊資金6900萬美元),其中一位疑似來自日本的經理名為「TOYOTA TAIJI」,翻譯過來名為「豐田太急」。

天花板不堪重負

隨著2020年政策對於全面放開乘用車股比的限制越發接近,目前合資公司中外雙方的母公司關係也越來越微妙。

寶馬已經吃到了第一口螃蟹,這讓其他列強虎視眈眈。

作為母公司的日產遭遇經濟危機,最新財報顯示,2018財年日產汽車凈利潤為3191億日元,同比下滑57.3%;2019財年其凈利潤預期還將下滑47%。同時,2018財年日產汽車全球銷量同比下滑4.4%,其中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下滑明顯。

雖然如今車市拐點向下,但是中國市場一年兩千多萬的大蛋糕,任何一家汽車企業都不能無視,所以當合資股比放開時,誰股比高,自然利潤就會多,這已經是共識。

如今的日產只能顧頭不顧尾,將寶押在東風日產之上,終端市場上,東風日產旗艦的天籟上市半年不到即有3萬元的優惠,這樣的大幅讓利上,銷量依然慘澹收場,作為啟辰品牌天花板的東風日產加速下探,直接導致了啟辰生存空間被擠壓。

例如東風日產十四代軒逸發布的同時,老款軒逸將以經典款繼續銷售,新軒逸已經將入門水平拉低到了10.9萬,老軒逸終端價格已經進入7萬元區間,這樣直接導致東風啟辰主力產品D60變得更加雞肋。

品牌宣傳層面,缺乏核心技術的啟辰幾乎沒有賣點可說,東風日產系出身的馬磊只能照葫蘆畫瓢,給啟辰照搬東風日產的體育營銷思路,此舉只能進一步重合兩個品牌的影響力,啟辰只會更加被動。

如今東風啟辰的未來十分尷尬,向上一點就是東風日產天花板,向下,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大潮已經湧來,向下則是死路一條,即便是合資品牌的長安鈴木也已經徹底出局。

在東風集團「大自主、大協同」戰略思想影響下,東風啟辰的處境十分微妙,這或許是2018年周先鵬擔任1年時間總經理便抽身出走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原本以為火線提拔的馬磊,這才意識到自己手上山芋的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