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藝考生,藝考改革對你有什麼影響?還要參加校考嗎?

2019-09-19     中國高考在線

藝考改革後究竟有哪些變化?又將帶來什麼影響?2020屆的藝考生們是否還需參加校考?以2019年藝考情況為參考,小編為你整理了最全解析,速看!

文章導讀

了解藝考改革的變化

分析:藝考改革的影響

對比:校考和統考(聯考)的區別

解讀:校考是否必要


藝考改革的變化


藝考改革趨勢下帶來了哪些變化?對錄取有什麼影響?一起來看看~

01校考院校數量銳減

雖然教育部沒有嚴禁今年的美術校考,但校考院校數量確實大幅度減少了。在陝西、雲南、海南組織美術校考的院校數量銳減到個位數,江西銳減2/3,江蘇減少一半,山西、遼寧、黑龍江、廣西、福建銳減4成,河北、湖北、浙江、甘肅銳減1/3,貴州、四川略減,北京、天津、吉林、重慶仍然是個位數。減少20%-30%算是樂觀的,腰斬的情況也是大機率。但約有一半的省份,校考院校的數量基本不變或者變化很小。

對錄取的影響:

其實雖然校考院校銳減,但對高考的錄取影響是非常有限的。等到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其實在公布校考成績和招生計劃的時候)大家就會發現,絕大多數考生最終都是憑藉聯考成績和文化成績來填報志願。

多校取消校考對於學生文化課學習時間提供了一定保證。因為以前每年在12月份聯考結束後,藝考生們還要為各校陸續舉辦的校考做準備;現在取消校考的院校承認聯考成績,在聯考結束後,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於文化課的學習,全力迎戰6月份的文化課高考。

其次,取消了校考,提高了文化課要求,使得文化課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相對優勢更加凸顯,更適合走藝術高考之路。


02校考競爭加劇

校考競爭的加劇,尤其是藝術名校,根本的原因還是美術生人數增加,同時校考院校的數量銳減。

對錄取的影響:

校考通過率會繼續大幅下降,大部分考生拿不到合格證,錄取率自然就更低了;藝術名校則更難考,今年估計美院的報考人數都會增加不少,錄取率恐怕都在1%-2%左右。


03文化課分數線提高

教育部規定:藝術類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在未合併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於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0%;在合併原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於合併後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在僅保留一個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於合併後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需過渡的省份,應在三年內調整到位。

適度提高藝術學理論類、戲劇與影視學類(不含表演)等有關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高校的相關專業不得低於普通類專業所在批次控制分數線,設計學類專業參照執行。

對錄取的影響: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5%,會有更多考生栽在文化課上。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蘇(折算成滿分750分)等省份美術類本科文化線已經高達380分,北京、河南、山西等省份本科文化線接近340、350分。


04報考錄取規則改變

平行志願和綜合分已是錄取的主流。

平行志願省份:

北京(2019年新政,藝術類本科批B段、高職專科批美術類);

天津(藝術類本科批統考階段、藝術類高職批統考階段);

遼寧(本科批第一階段、高職專科批第一階段)、山東(本科統考批、高職專科批);

安徽(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江蘇(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浙江(第二批提前錄取院校);

江西(提前批實行平行志願的藝術類外省高校、第二批本科);

湖北(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湖南(本科提前和本科二批的平行組,本科三批);

廣東(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廣西(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海南(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重慶(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四川(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雲南(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貴州(所有美術統考院校);

陝西(藝術類本科B段、專科A段);

甘肅(本科一批U段、本科二批、高職專科批);

寧夏(本科藝術類B段)等超過20餘省份,對承認美術統考成績的高校,按照平行志願投檔。

其中除了四川、海南、貴州、陝西(部分批次);江西(省內公辦本科、所有獨立學院和民辦大學);河北(二本批次,均為獨立學院和民辦大學)等少數省份(或批次)按聯考專業分投檔外,其餘均按綜合分投檔。


順序志願、一檔多投省份:按各高校的錄取規則進行錄取,多數高校按綜合分錄取。

不管是哪種投檔模式(按聯考分投檔的省份除外),文化課成績都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而且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文化成績。校考只是少數高手的盛宴,大部分考生是拿不到合格證的,主要原因是校考院校的招生計劃總量實在是太小了,遠不如聯考院校的招生計劃總量大學。

對錄取的影響:

平行志願能夠有效提高考生的志願滿意率,能夠很大幅度達到高分考好大學的目標。 而按綜合分平行志願投檔的省份,聯考成績差的考生,可以通過提高自己的文化分,從而改善自己的綜合分排名。

聯考結束後,多數考生要拼文化成績。文化分決定你能不能上本科,文化分還影響著你能不能上好的本科。


2019年藝考改革的影響


01校考院校減少對錄取影響不大

校考院校減少,對將來錄取的影響非常有限,即使是今年校考院校銳減的陝西、雲南、海南、江西、江蘇等省份。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陝西省,因為承認聯考的大部分直接按聯考分平行志願投檔,文化線又很低,變成了聯考定終生。

02校考、高考難度增加

藝術名校的校考競爭加劇,校考通過率、高考錄取率都會繼續下降。

03文化基礎成關鍵

文化課分數線的提高,會影響一些考生,尤其是專業成績優異而文化基礎薄弱的考生。一般達到文化本科線上50分,或過聯考本科線30分,錄取公辦本科院校是比較有希望的。

04志願選擇範圍擴大

平行志願的推廣,擴大了考生的選擇範圍,降低考生填報志願的難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錄取率。

05考生心理壓力增加

此次藝考改革,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層面的衝擊。從此前的「藝考改革烏龍」事件(即今年全面取消美術校考),再到現在的校考院校銳減,有考生直接從畫室離開,打包行李回家。或許現在看來,提早回校複習文化的考生,才是更明智的。對於聯考發揮失常,成績沒考好的考生來說,影響才是最大的,通過校考彎道超車的機會已經非常少了,甚至沒有了。目前能改變的,可能只有文化成績。

06「藝考認知」將被打破

2010年前後,各大媒體開始大肆報道「藝考熱」的負面信息,尤其指出藝考成為升學的「捷徑」,甚至不少評論員直接說「藝考生就是一幫文化不好的學生,不想讀書、不愛讀書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公眾認識和普及,許多家長都把藝術教育當作是孩子的興趣培養,而非是專業選擇的考慮。以至於美術院校流失了那些真正熱愛藝術,並且綜合素養高的考生。

在提升了文化門檻後,相信會是對考生的一次大洗牌,也是社會各界對「藝考」的重新認識。那些熱愛藝術的普通考生也能挺起胸膛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

07專業質量會下降?

改革帶來的改變,當然有益也會有弊。外界猜測,如果這一政策真的執行了,相信可能會有不少專業好而文化課不好的考生放棄藝術這條路,反而出現文化課成績好的考生會越來越多選擇藝術這條路。其實,文化課成績好的考生專業可選性大,必然是因為熱愛藝術才會選擇藝術類院校或專業;而那些專業好文化弱的考生確實也有必要提升文化及綜合素養,不然即便專業好也只會是「匠人」。這樣的調整改革反而能規避掉那些「文化差口氣,藝術來湊分」的不良現象。

校考和統考(聯考)的區別


01統考(聯考)

聯考是一個資格性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認識,考試難度不會很大,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在組織校考,考試有明確的規定,聯考需要過線,才可以參加校考。

02校考

校考是在聯考的基礎上更高一個層次的考試,它是一個選拔性考試,考試內容也會更加豐富多樣,難度有所增加。每個自主招生的學校都由自己學校命題,所以考試科目就特別多,院校之間的考試內容相差也比較大。

03校考適合哪類考生?


(1)聯考成績不理想

聯考作為大考,常常容易令藝考生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導致發揮失常;外加聯考評卷時間較短,存在一定的評分誤差。即便你聯考考得不理想,但其實只要過線就有資格考校考,聯考考得不好不代表校考就考得差。

經歷了聯考,需要自身找原因,是專業確實不好,還是因心態問題而發揮失常,這些都是為接下來校考做準備。專業不好,可在心儀院校開考前的一月時間內針對性突擊訓練,心態不好,則需要適當放鬆調整狀態。

(2)專業課特別突出

覺得自己的專業還可以的考生,校考是必須要參加的,要知道一般能夠單獨組織校考的院校都是專業過硬的。如果你在專業聯考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不要輕易放棄校考,適當地沖一下更理想的院校是很有必要的,為了增加錄取的幾率,也為了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3)基礎比較薄弱

校考可以更自由地選擇適合的科目,如果考生在專業課學習中基礎比較薄弱,那麼在報考校考院校科目時應避開這一弱點。比如速寫是你的軟肋,聯考不可避免,但校考中有很多學校是不需要考速寫的。如果你設計類方面比較強,那麼在報考時就應該選擇設計類院校,以避免自己在素描、色彩方面的不足,做到以優補弱。

溫馨提示:建議中高水平的考生好好把握校考,根據自己的擅長方向選擇著重學習造型或設計方向。在選擇一個學校的時候,應該積極備考,查看歷年來的高分試卷及考題,從中把握規律,掌握考試風格和技巧,有針對性地訓練,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從而拿到高分。

另外,校考要求考生有更高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在練好美術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提高自己的綜合藝術素質。建議考生可以多看一些設計書籍和大師作品,提高自己的審美欣賞水平。

總的來說,校考考試不能盲目,一定要了解這個學校的考試內容和方向,做到有目的的針對性訓練,這樣才能提高拿高分的機率。


校考是否必要?


有很多2020屆的同學不想參加校考原因有三:一是覺得自己實力不夠不想參加校考,二是認為參加校考沒啥用,三是認為耽誤文化課學習。那麼,參加校考是否真的有必要呢?接下來,小編將結合這三類原因解答這個疑問……

01實力不夠

作為校考的敲門磚,統考其實是一個極為基礎的測驗,通過率非常高。只要用心學,且有一個有經驗的老師或者正規的培訓學校,再經過足夠的時間學習,通過統考的可能性很高。有些同學甚至不用參加培訓,自學也可以通過統考,因此統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02校考作用不大

使用統考成績報考,是和所有想用統考成績報考該院校的同學競爭。而校考就不一樣了,雖然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參加(例如: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考,但是如果你拿到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考合格證了,那你肯定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報考中傳了(發證比例一般在1:3或者1:4),你只要和拿到合格證的同學競爭就可以,競爭範圍有了非常大的縮小。

03與文化課學習相衝突

其實如果你有了方向去學習的話,一次校考真的只是耽誤一兩天的時間而已。一兩天並不能讓你的文化課成績有大的提升或退後,但卻是你未來的一個轉折點。對於專業來說,多一天專業學習,多一次專業考試就意味著四月手中能多一張合格證,填志願的時候有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統考(聯考)成績處於本省中上等的同學都可以去參加校考,因為這類藝考生是有一定功底的,可以提前了解心儀院校的風格並學習,增加校考通過的幾率。


在藝考改革的影響下,2020屆的藝考生們一定要儘早找到自己的方向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NRkSm0BJleJMoPM52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