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葉面肥如何噴施才能使肥效最大化?這裡有詳解

2019-07-25     星向三農

「果樹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通常情況下,我們主要通過土壤性施肥來滿足植株對營養元素的吸收,但是果樹除了根系吸收氮磷鉀元素和多種中微量元素之外,枝、葉、花、果等器官也可以扮演吸收養分的角色。正是基於此種情況,果樹葉面噴肥技術開始盛行,可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因為部分果農沒有完全掌握葉面肥的功能以及噴施要領,導致葉面噴肥效果較差,嚴重的還引起不同程度藥害現象出現。為了解決果農噴施葉面肥存在的突出問題,筆者特意撰寫此篇文章。


一、果樹葉面肥的肥料選擇

目前,市面上提供的葉面肥主要有大量元素葉面肥、中量元素葉面肥、微量元素葉面肥、胺基酸葉面肥以及腐殖酸葉面肥,其中大量元素葉面肥主要是氮、磷、鉀葉面肥;中量元素葉面肥主要是鈣鎂類葉面肥;微量元素葉面肥主要是硼、鋅、錳、銅等葉面肥;胺基酸葉面肥主要是以有機物為原料,經化學分解或生物發酵而成;腐殖酸葉面肥是近幾年新出現的一種肥料,市場熱度比較高,肥料內含有腐殖酸類物質可溶性肥料。通過以上的羅列,可發現現在可供選擇的葉面肥種類繁多,在具體的選擇方面,應該根據果樹物候期以及生長過程中狀況來定,比如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鉀肥料為主,缺鐵補充硫酸亞鐵,缺硼補充硼砂等。


二、果樹葉面肥的噴施時期

葉面噴肥與土壤施肥不同,其受風、溫度、濕度等氣候環境條件影響較大,而且其肥料的持效性主要決定肥料濕潤葉片時間長度來決定,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基於此,在進行葉面噴肥操作的時候,多選擇在無風的陰天,上午雨露干後至10點之前,下午4點之後進行,這時候果園溫度多維持在18℃至25℃左右,濕度也比較合適,噴施後肥料濃縮慢,效果佳。


此外,葉面噴肥的肥料存在差別,噴施的時期也存在差異。通常,氮肥選擇在果樹生長前期(萌芽至開花前後)和采果後進行;磷肥則是生長前期少量噴施,生長後期加大噴施力度;鉀肥主要在果樹生長後期,能夠有效促進花芽分化、果實著色、增加產量和提高質量;微量元素肥料則根據植株生長狀況進行,比如鋅肥在果樹萌芽前噴施,硼肥在果樹花期噴施。

三、果樹葉面噴肥的方法

氣孔和角質層作為葉片吸收養分的主要渠道,其主要分布在葉片的背面,因此在進行葉面噴肥時,除了噴施正面外,還要重點噴施葉片背面,才能使肥效最大化。另外,葉面肥還可以與農藥混合噴施,兼防病蟲害。對於植株噴施部位,除了葉背要求之外,還應該考慮所施肥料的移動性以及噴施次數,氮、鉀等移動性強的肥料,整個果樹生長期噴施1-2次即可,噴施部位集中在葉片即可;磷、鎂等移動性稍微差的肥料,整個生長周期噴施2-3次即可,噴施部位一方面可以選擇在缺乏部位,另一方面可以整個葉片噴施;而鈣、硼、鐵等移動性差的肥料,噴施時要重點噴施缺乏部位,比如鈣元素主要噴施果實部位來達到理想效果。


四、果樹葉面噴肥的濃度

由於葉面肥直接噴施於果樹的地上部器官,沒有土壤的緩衝作用,所以噴施濃度一定要掌握好。濃度如果過低,與果樹接觸的營養元素量就小,效果就差;相反,如果濃度過高,往往會引起植株器官灼燒現象,不但達不到補充營養的目的,還會造成植株生理性傷害,得不償失。在果樹生長前期主要噴施以氮肥為主、鐵、鎂、鋅等微量元素肥料為主的肥料,這時候濃度要適當低些,建議以0.3%-0.5%為宜,生長後期主要噴施磷、鉀型肥料,噴施濃度可適當提高些,建議以0.5%-1%的濃肥為宜。除此之外,噴施肥料的時候還應該考慮葉齡以及外界氣候條件,幼葉噴施濃度適宜低些,成齡葉可適當提高濃度;氣溫低時濃度低些,氣溫高時濃度高些;多雨天氣濃度高些,反之則低些。最保守的情況就是,在進行葉面噴施之前,最好開展小面積的試驗,以此決定恰當的噴施濃度。


五、果樹葉面肥混配注意事項

每種肥料都具有自己的酸鹼性,比如鉀肥中的草木灰、磷肥中的鈣鎂肥等都屬於弱鹼性,他們就不可以與酸性肥料混配噴施,否則會因為酸鹼中和降低藥效。此外,容易起化學反應的肥料不可混配,比如硫酸鋅、硫酸亞鐵、硫酸銅等如果與硝酸鈣、氯化鈣等混配,會產生沉澱,不僅影響肥效,而且還有可能產生藥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NNtMWwB8g2yegNDq8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