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萬仞兮多高峰,流九派兮饒江渚|(南朝·蕭統《示雲麾弟》詩)
珠穆朗瑪峰,由google earth生成
撰文|小齊
製圖|小京
審校|小湘
19歲之前,筆者一直生活在像大海一樣寬廣的華北平原。地理課上,我們在老師的啟蒙下,知道了有一種東西叫山。地球是圓的,但它的表面凹凸不平,突出高聳的部分稱為山,有的是土山,有的是石山,山的頂尖稱為「山峰」,簡稱峰。
如何界定各地的高度呢?科學家以海平面為基點,發明了「海拔」。按照這個標準,地球上的最高點是珠穆朗瑪峰,這是世界、亞洲以及中國、尼泊爾的最高峰。
具體到每個省份,又有各自的最高峰。如西藏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山東的最高峰是玉皇頂。除了我們熟悉的名山,其他省份的最高峰又分別是什麼?大地理館的工作人員,為您製作了這張地圖——這些各個省份的「巔峰」,便是今天文章的主角。
我國有34個省份,但各省最高峰的總數為32座,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江西省和福建省分別擁有共同的最高峰。
敖包圪垯
這32座山峰,相當一部分是名山如山東最高峰為玉皇頂,又稱太平頂、天柱峰,其所在的泰山為五嶽名山之一;安徽最高峰蓮花峰位於「五嶽歸來不看山」的黃山;山西最高峰葉斗峰,是佛教名山五台山主峰,陝西最高峰太白山拔仙台位於中國重要地理分界線秦嶺山脈。
珠穆朗瑪峰、K2、貢嘎山、卡瓦博格等不僅是各省最高峰,而且是國家級的山地景觀。按照高度劃分山地類型,它們都屬於極高山——由於身軀偉岸,它們的生態系統和植被,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
青海最高峰布喀達坂是崑崙山脈東段最高峰,內蒙古和寧夏最高峰敖包圪垯是賀蘭山脈最高峰。石坑崆、黃崗山等聽起來名氣不大,但其所在的南嶺、武夷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這張地圖,傳達出許多公眾平時不太熟悉的地理冷知識:
東靈山
|香港地區3D地形圖及主要山峰|(注:起伏比例有變形)
|冬季拍攝的玉山|攝影:Dragons70
32座「座高峰」帶給我們的知識點,遠非這些。地圖明確顯示,它們的分布覆蓋了我國所有一級行政區,並跨越了眾多地理單元,堪稱中國山地景觀的縮影和精華。
地圖上的山峰是各自省份的最高峰,也是各自所在地形區的突出地標。縱觀下來,我們會發現山峰的分布特點:大多數位於邊緣地帶。山中的王者珠峰、喬峰不僅位於省界之上,而且屹立在國境線上。敖包圪垯、黃崗山位於兩省(自治區)交界處。
我們驚奇地發現:除了山東玉皇頂位於本省腹地之外,其他山峰多數位於所在省區市的邊界附近或邊緣地帶。
這些最高峰為什麼會集體分布在邊緣地帶呢?
原因之一,最高峰往往並非孤立,它們多數位於凸起的地形區,人多聚集在平原或河谷,這些高聳地帶則是各地人類活動最少的區域。
原因之二,高峰與山脈,是劃分水系、地貌等自然地理單元的重要界線,在古老的歷史上更是成為區域文化的天然界限。
原因之三,「山川形便」是行政區劃的重要原則,自古以來有許多行政區以大山大河為界,這種劃分原則至今仍在發揮影響。
唯一的例外泰山,也正因為這種特殊性,讓它成為五嶽獨尊。
不同地方的地名,總是能反映區域文化,山峰名稱也不例外。地圖上標註的山峰名稱,由地理學家、測繪部門審定,究其最早來源,一般遵從各地文化習慣,尤其是老百姓的叫法。
貢嘎山雲海
K2
神農頂
通常的山峰名稱以某某山、峰、嶺為名,但也有山峰的名稱,並沒有遵從這個普通套路,如陝西、山西、河北的最高峰叫台,它反映了山峰頂部比較低緩平坦的形貌;
福建、江西的最高峰雖然結尾加了山,但其實這是後來書面語所加,原本的黃崗二字,已經表達了完整的意思,加上山反而顯得冗餘——崗,指的是山丘;
湖北、山東、天津的最高峰叫頂,意思跟山峰峰大致相同;河南最高峰叫堖,北方方言和贛語中均有小山的意思;
內蒙古-寧夏最高峰叫圪垯,來自晉北、陝北方言,是黃土高原上的特色地貌;
青海最高峰叫達坂,這是蒙古語對山嶺或隘口的稱呼;貴州最高峰叫坪,西南、西北地區多用它形容高聳的台地。
唱歌說話,東北人自帶幽默,這種魔幻的技能在地名中也有體現。
以上提到的山峰名稱,多少也都有些方言俚語成分,不過總體來說中規中矩、俗中帶雅。東北地區的地名就敢於打破常規:看到鷹嘴碰子、大禿頂子們紛紛登場,每個人都會被這種接地氣的稱呼所感染。
敖包圪垯、老鴉岔堖、布喀達坂,這些大西北的地名,聽起來已經很接地氣了吧,但是跟東北地名一比,還是太矜持了,不如後者這樣,土得轟轟烈烈、土得瀟瀟洒灑。看過影片《智取威虎山》的童鞋應該對這兩個山頭有印象:一個叫大鍋盔、一個叫奶頭山。打開詳細標註地名的東北地區,你會驚奇地發現:鷹嘴碰子、大禿頂子,不過是其中的九牛之一毛……
|我國東北部分山峰地名分布|
這類地名雖然土,但十分適合科普地理知識。因為,它們一個個畫面感實在是太強了:煙囪砬子、草帽頂子、一撮毛,聽到或看到之後,腦海中很快就能浮現那座山的地貌。其他省份也有不少土氣的山名,但規模不如東北這般大,而且多用在小山,而東北的山脈名稱也打破窠臼——如老爺嶺、張廣才嶺,黑龍江省最高峰大禿頂子就是張廣才嶺山脈的組成部分。
「大地理館」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抓取、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