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各地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積極全力組織春耕備耕紮實推進,確保不誤農時。
保春耕戰疫情,守住發展「生命線」, 按下了「春耕鍵」,春耕生產的農資供應保障變得至關重要。疫情防控期間,農資質量如何確保?運輸渠道暢通與否?假劣農資怎樣打擊?今日(3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保障春耕生產農資供應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群眾對農資供應保障的關切,來了場「硬核」回應!
制假售假農資?先問問「春雷」答不答應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全國農業生產面臨很多新形勢、新問題、新情況。3月10日,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2020年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工作視頻會議,在全國範圍內部署啟動了農資打假「春雷」行動。「春雷」行動的目標上就是要實現「四個一批」:查處一批違法案件、處罰一批違法犯罪分子、端掉一批制假售假的黑窩點、曝光一批典型的制假售假案例。
給假劣農資來一次「大掃除」,給制假售假者來一次「連窩端」。
目前,各個省已經都啟動了「春雷」行動,疫情中低風險地區已經率先開展了排查和監督抽查,「春雷」行動的聲勢已初步顯現。下一步還將以「春雷」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嚴打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好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農資犯罪咋管?公安部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公安部高度重視打擊假劣農資犯罪、維護春耕生產秩序的有關工作,作為公安機關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進行專題部署,組織各地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打擊行動,要求各地始終保持對假劣農資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突出打擊重點,聚焦種子、農藥、化肥等春耕急需必備的物資,依法嚴厲打擊套牌生產、侵權假冒、非法添加、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典型的農資犯罪行為,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
連日來,全國各級公安機關周密組織、迅速行動,相繼偵辦了一批農資犯罪案件,取得了初步的戰果。遼寧、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海南、重慶等地公安機關偵破了一批制售假劣種子、化肥、農藥、獸藥的案件,及時阻止一批假劣農資流入市場。其中,海南偵辦的某生物科技公司制售假農藥案件,查獲假劣農藥50餘種,案值1900餘萬元。
化肥價格上漲?除公布原因還亮出了措施
受疫情影響,前期化肥行業整體開工率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多部門出台的復工復產各項政策都在逐步落實,近期化肥的產能已經在迅速恢復。目前,主要化肥的企業開工率已經達到了常年的水平,氮、磷、鉀肥總體是供大於求的,供應總量是有保障的。
對於反映化肥價格上漲問題,農業農村部也在跟蹤調查。2月下旬到3月上旬,每噸化肥價格大概上漲50-150元不等。據分析,化肥價格環比上漲主要由周期性波動、化肥需求集中釋放、轉運成本上漲等造成。
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的調度,當前主要化肥品種價格同比低於去年同期水平。有幾個數字:一是尿素的批發價,目前是1885元/噸,零售價是2070元/噸,同比分別降低了7%和0.35%。磷酸二銨、氯化鉀、復合肥價格同比也是有5%-10%的降幅,不會對春耕生產造成大的影響。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持續關注化肥的供應和價格的變化,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推動,採取有效措施,來確保包括化肥在內的這些農資的正常供應,防止化肥價格的不合理上漲。
農資運輸不便?再有運輸需求可打這個電話
疫情發生以後,交通運輸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部署,統籌調度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郵政等各種運輸方式,對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全力以赴做好化肥、農藥等春耕生產物資的運輸保障工作。
交通運輸部設立物流保障辦公室對外公布服務電話,24小時對接全國各地的運輸需求,進行統籌調度,指導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春耕生產物資的運輸保障工作。
「菜籃子」咋保障?上市農產品都有張「身份證」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把「菜籃子」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和「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推進、同落實。
2月份到3月份期間,連續下發了文件,絕不能讓不合格的農產品流到市場上;印發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操作指南和保障措施的圖解;加強風險監測,對一批不合格的農產品及時進行處置。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共開具了370萬張合格證,附帶合格證上市農產品有248萬噸。
有線索會怎樣?農資打假治理有整體合力
為紮實有效的推進打擊假劣農資犯罪的工作,公安機關重點加強了三個方面工作。
一廣泛摸排線索。目前,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新媒體平台已經公布了全國各省級公安機關的舉報電話,各地也公布了本地的舉報方式,歡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舉報。公安機關將認真受理核查,構成犯罪的依法嚴厲打擊。
二強化破案攻堅。對所有農資犯罪案件要求上挖源頭、下追流向,開展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的打擊,除惡務盡。對於重大的跨區域案件,公安部將掛牌督辦,一查到底。
三密切協同聯動。在農資打假聯席會議機制下,加強與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行刑銜接的機制,暢通信息交流、情況通報、檢測鑑定、案件移送等合作渠道,形成農資打假治理整體合力。
病蟲害如何防?提前制定預案應防盡防
據專家預測,今年我們農業病蟲害屬於偏重年份。其中小麥受到條鏽病和赤霉病、玉米受到草地貪夜蛾的威脅。針對今年病蟲害偏重的形勢,農業農村提前制定預案,提前下撥防控資金,做好物資準備,及時組織了冬春季防治。
截止到3月19日,小麥條鏽病累計防治面積是1269萬畝,是發生面積的1.2倍。草地貪夜蛾累計防治面積是77萬畝,是發生面積的1.26倍,基本做到了應防盡防,有些地方、地塊防治了兩遍。同時全國1559家農藥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了83%,25萬家農藥門店的復工率達到91%,接近常年的水平。優化推薦草地貪夜蛾用藥28種,庫存量也能夠滿足6億畝同類型害蟲的防治需要。
擔心遇到假產品?堅決保證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為保證農資產品質量,農業農村部門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措施:
第一,提高准入門檻,強化准入把關。強化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審批管理,提高准入門檻。
第二,加強監督抽檢,把不合格產品找出來,及時進行處置。
第三,推進農資產品的追溯管理。目前,農藥的二維碼追溯已經有38億條,獸藥生產環節已實現企業和產品追溯全覆蓋。
第四,打假。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供銷總社每年都開展聯合行動,2019年農業農村部門共出動107萬人次,查處問題1.1萬起。
第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2019年,各省、各地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全國統計,在活動期間發放了識假辨假和農資方面的資料1.3億份次。
記者:付振強
編輯:劉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96vAnEBfwtFQPkdNO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