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用議論或說理的方式直接表達自己見解和主張的文體。這種文體在我們學習、生活中使用很廣。可以說,議論文寫作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現出認識和分析問題的深度。達晉編譯提醒大家,寫作議論文時應當注意以下五點:
一是議論文的觀點應當正確、鮮明和集中。議論文的觀點要正確,避免偏激和絕對化,做到言之有理。另外,議論文的觀點不能像文學作品那樣含蓄;相反,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必須非常清楚。如果你的文章讓讀者看了半天還看不清觀點,要麼模糊不清,要麼前後矛盾,都是要不得的。還有,有的作者雖然開頭提出明確的觀點,但論述 過程卻偏離主題,論述分析與主題扣得不緊,主題不集中,觀點不突出。應當明確,雖然一篇文章可以有若干分論點,但分論點都是圍繞主題論點展開的,都是為論證主題論點服務的。
二是要注意合理地安排結構。從宏觀結構來說,議論文的一般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按這樣的思路去寫,文章顯得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具體到語段中,論證的結構方式有並列式、層進式、對照式和總分式等。並列式是先提出總論點,然後列出分論點,從幾個方面對總論點加以闡發,幾個層次的聯繫是平等的並列關係;對照式是在論證中,把兩種事物加以對比,或是用另一事物來烘托某一事物;層進式是文章各層次之間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關係,各層前後順序有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改動;總分式是先提出主題論點,然後根據主題論點,逐項展開論述,最後再加以總結。當然,上述幾種結構方式也是相容的。在一篇文章中,可以有並列,有對照,有層進,有總分。
三是要注意把握議論文的文體特點,學會例析結合。議論文的表達方式應以議論為主。可是,有的作者提到論證就只知道舉例論證,舉例論證也只是簡單的舉例。文章主體只是敘寫一個或幾個故事,不做議論分析;舉例時角度單一,兩個例子等於一個例子。正確的做法是,列舉事例應當簡要概括,舉例後應緊扣事例與觀點的聯繫進行恰當分析,使材料回歸觀點,從而增強文章說服力。
另外,為了闡明一個論點,寫作中往往引用名人言論、諺語、俗語等進行論證,這種講道理的方法叫做引證法,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闡述的道理更具權威性。和例證法一樣,引證法也應是引語和評論的結合,不能只有引語而沒有評論。因為只有對引語加以評論,才能使讀者知道引用這句話的目的,從而更好地證明自己的觀點。
四是要注意選用恰當的論證方法。論證方法包括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等。除舉例論證外 ,道理論證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論證方法。此外,對比論證可以突出強調了某一論點,使說理更鮮明;比喻論證可以形象生動地闡述某一論點,使說理更通俗易懂。凡此種種,寫作時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
五是要注意掌握典型而鮮活的論據。典型的論據是指能充分證明觀點,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 真實可靠,切合題旨。其次,論據要新鮮,有時代氣息,做到人無我有。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而論據是議論文的血肉。有些同學作文,只記住幾個所謂的經典論據,在不同的文章中變換角度反覆使用,難以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鮮活論據說理,可以增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和說服力。有時一個新穎、恰當的材料就會使文章增色不少。鮮活的材料從哪裡來? 從現實生活中來,從課外閱讀中來。作者應關注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中發現、積累材料,同時,應儘量增加課外閱讀,豐富材料積累,開拓作文思路。如果你掌握了豐富的材料,審題立意 的思路才會寬廣,論文內容才會充實,也才會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