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下降,根據其發作之急緩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腎功能衰竭是由於多種疾病致使兩腎在短時間內喪失排泄功能,簡稱急性腎衰。表現為少尿(尿量小於400ml/d)或者無尿(尿量小於100ml/d)、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失調以及急驟發生的尿毒症,亦有呈非少尿型者(尿量大於1000ml/d)。及時恰當的治療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復腎功能,患有複雜和危重疾病或治療不當的患者可能會轉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或死亡。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發展到晚期所引起的一組臨床症狀組成的綜合徵。
根據腎功能損害的程度將慢性腎功能衰竭分為以下4期
腎儲備功能下降,患者無症狀。
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腎功能失代償期(氨質血症期) ,患者有乏力、食慾缺乏和貧血。
尿毒症階段,有尿毒症症狀。有些引起腎衰的基礎疾病在治療後有可逆性,哪怕是輕微改善,也可使腎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此外,糾正一些加重腎功能衰竭的可逆因素也能改善腎功能。比如:糾正水鈉缺乏、及時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停止使用腎毒性藥物以及治療心力衰竭等。
腎病患者通過以下這5個指標可以評價腎功能!
腎功能檢查包括腎小球濾過功能、腎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腎小球的功能是過濾。評價濾過功能最重要的參數是腎小球濾過率。然而,由於腎小球濾過率測量不方便,我們大多使用其他指標來評價它。
血清肌酐測定
血肌酐便於檢測,抽血檢查即可,但一般在腎 髒損害超過70%以上才出現血肌酐的升高,因此,血肌酐不作為腎功能損害的敏感指標。
內生肌酐清除率測定
這是一種比較好的了解腎功能的方法。當測定內源性肌酸酐的清除率時,受試者通常需要吃素3天以消除外源性肌酸酐。同時,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使內源性肌酐相對穩定,體內剩餘肌酐為正常內源性肌酐。在測試過程中,12小時空腹抽取靜脈血,測量血清肌酐濃度。將尿液放置24小時,混合,測量體積,取少量尿液測量尿肌酐濃度,並計算肌酐清除率。這種檢測方法很麻煩,臨床上用的比較少。
腎臟ECT檢查
這是目前輸助評定腎功能的準確檢查項目.利用放射性核索的檢查方法。雙腎ECT檢查在淵知腎血流、腎小球濾過情況方面非常靈敏,因此腎臟ECT相比於內生肌酐清除率檢查更為準確。
腎小球濾過率(GFR)測定
目前常使用Cockcroft公式計算:GFR=(140-年齡)x(體重)/72xSr(mg/dl),女性按計算結果x0.85.該方法的優點是不必留原,但許多研究表明,該方法估測GFR存在明顯誤差。
血尿素氮測定
雖方便檢測,但受飲食、其他疾病的影響較大。
腎小管功能檢查分為近端腎小管和遠端腎小管。遠端腎小管功能試驗包括腎濃縮和稀釋功能試驗以及尿滲透壓測定。近端小管功能試驗包括小分子蛋白重吸收試驗與腎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試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zC0cnEBfwtFQPkdZSh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