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這位牧民處理掉自家七成牲畜買來59頭純種澳洲「洋牛」

2020-03-24     錫林郭勒日報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牧民開始探索現代化畜牧業養殖方式,在少養、精養上下功夫、做文章,走出了集約化養殖之路,牧民朝克巴雅爾就是其中之一。



朝克巴雅爾是西烏旗浩勒圖高勒鎮烏日圖高勒嘎查牧業大戶,家有5口人,去年,他家烏珠穆沁羊頭數達到1000餘只,牛達到了70頭。為了減輕草場壓力,降低畜牧業生產成本,朝克巴雅爾一直探索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外出考察幾次後,經過思考,他2019年出售800餘只羊、40多頭牛,籌集到100萬元資金,並於今年春天從澳大利亞引進了59頭純種夏洛萊牛。

朝克巴雅爾說:「我家草場少,每年租草場、買草料花不少錢,必須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就選擇了養殖優質肉牛的生產經營模式,這次我家引進的這些純種夏洛萊牛還沒到一個月,全是二歲母牛,目前牛都很好,我覺得這牛適應咱們這兒沒問題。」


按照西烏珠穆沁旗推進畜牧業產業化政策,朝克巴雅爾每頭牛上能得到6000元補貼,去年,在國家項目的支持下,他家新建200平米的暖棚,現有兩座暖棚共500平米。朝克巴雅爾改變傳統飼養方式,積極探索科學的飼養管理模式,走出了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的畜牧業養殖道路。(來源:西烏髮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eWsDHEBfwtFQPkdcY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