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地行星並非唯一的生命搖籃,衛星同樣能孕育出生命?

2020-03-31     科學書屋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地球是生命的搖籃,然而我們即便擁有發達的科學技術,也已經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繪,卻依然無法對生命的真正起源進行解釋。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問題上,同樣感到十分疑惑,因此只能以地球為標準,尋找類地行星中存在生命的證據。


但是在最近幾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一個問題,生命的誕生和生存未必是以固定標準為主的,地球的極端環境中就存在一部分特殊生命。根據相關數據,僅僅銀河系就有一萬億顆行星,整個宇宙中的行星數量也十分龐大,即便以類地行星為標準,這個數量同樣遠超人們的想像。


科學家認為,我們尋找其他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一方面是為了探索孕育生命的主要條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幫助人們找到未來的宜居星球。


除了已知的各種條件外,科學家們表示,以地球為標準尋找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其實這樣找到結果的可能性更大,並且生命在擁有堅硬外殼的岩石星球上更容易生存。


目前我們已經知道,構成生命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原子,所以只需要合理的條件,這些原子依然有可能形成最基礎的生命物質。同時,科學家們發現,由於各個星球的環境不同,孕育出的生命也應該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地球孕育了碳基生命體,而其他星球上卻有可能孕育出矽基生命甚至氧基生命。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沒有排除衛星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有一部分觀點認為,只要行星的大氣層足夠大,大氣中含有大量的氫氣,它周圍的衛星就有可能保持溫暖的環境,即便它們之間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十倍,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一直以來,我們對地球太過於關注,以至於將其當做唯一可以孕育生命的星球。而相關實驗表明,即便我們至今沒有發現外星文明的蹤跡,宇宙中同樣不允許只有人類這一種智慧生命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bKJMnEBiuFnsJQVXd5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