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遠揚」300年,喜歡它的人為什麼還這麼多?

2019-08-22     饞味記

「臭豆腐配方里有屎?!」

前段時間,一張臭豆腐的包裝配方圖片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該產品包裝袋上的配料表一欄中,除黃豆、飲用水、食用植物油外,「屎」赫然在列。

雖後被證明是網友惡意造謠,但「反臭豆腐者聯盟」並未因此停止,他們在網上提問:

「愛臭豆腐者聯盟」聽了想打人

臭豆腐可能是繼香菜之後,兩極分化最嚴重的一種食物了:

喜歡的人將其視作珍饈美饌,恨不得一日三餐抱著吃,逢人便安利;

討厭的則覺得那是砒霜,吃塊臭豆腐還不如吃屎來得痛快。

只不過,讓「反臭豆腐者聯盟」無法否認的是,再怎麼嫌棄這臭豆腐,在全國遍地開花的它,也一路臭了300餘年。

臭豆腐雖遍布全國,但它的起源地卻只有一個——北京。

相傳清朝康熙八年,從安徽黃山來京趕考的王致和不幸金榜落第,又無錢返鄉,無奈只得在京暫住。為維持基本生活,王致和便在北京干起了老本行——做豆腐。

於是,他購置了一些簡單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開始沿街叫賣。

哪知,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王致和又不忍心丟棄,便將其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後放入缸中,用鹽腌制了起來。

數月過後,秋風颯爽。王致和猛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成青灰色。

王致和雖有些疑惑,卻還是大著膽子嘗了一口。不曾想,這缸豆腐,臭味之餘竟還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肴,卻也耐人尋味。

臭豆腐橫空出世以後,王致和就致力於改進之法,摸索出了一套臭豆腐的生產工藝,規模也逐漸擴大,深得百姓喜愛。

老北京人吃臭豆腐,不興油炸,吃原汁原味的才好。

先將一塊臭豆腐放在小蝶兒里,再倒點兒香油,撒上點京蔥白末,一定要是京蔥的蔥白,這樣才夠味兒。

除了單吃,臭豆腐還是「百搭旺品」,最經典的吃法是抹窩頭。

窩頭一定要炸得兩面焦脆,帶著玉米香味的脆窩頭片兒,再抹上王致和的臭豆腐,對於老北京人來說,那叫一爽快兒。

不僅街邊百姓愛吃,到了清朝末葉,傳入宮廷,慈禧太后也成了這臭豆腐的「俘虜」。

但老佛爺對「臭豆腐」這個名稱極其嫌棄,便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為它取名「青方」。

只不過,廣大勞動人民無法接受過於正經的「青方」,他們喜歡的,還是接得了地氣的「臭豆腐」。

「青方」的名雖止步於宮廷,臭豆腐卻一路「臭名遠揚」,還形成了好幾個不同的「幫派」:

近一點的,是魯迅最為偏愛的紹興臭豆腐。

「豆腐做的是霉豆腐,分紅霉豆腐臭霉豆腐兩種,有霉千張,霉莧菜梗,霉菜頭,這些乃是家裡自製的,外邊將其改稱醬豆腐臭豆腐。」

紹興臭豆腐選取質地厚實的老豆腐,將其切塊後,用製作好的霉莧菜梗汁浸制兩三天,待滷水滲透到豆腐中,便成了臭豆腐。

制好的臭豆腐有蒸和炸兩種做法,紹興以炸居多。

經高溫煎炸後,臭味漸消,金黃的色澤蘸上特製辣醬食用,外酥里嫩。先聞其臭,後細嘗滋味無窮。

窄窄的弄堂里,笑眯眯的老人從暖烘烘的爐子裡,拿出幾塊飄香的臭豆腐出鍋。這哪裡是臭味,明明是紹興人記憶力里的濃濃的家鄉味。

往南一點,是「臭中翹楚」——長沙臭豆腐。

長沙臭豆腐的臭,是連綿不絕,成絲縷般的臭。

十里飄「香」,頂風也臭四十里。

這「臭」,是從源頭就開始的:

長沙人嚴格挑選色澤新鮮、顆粒飽滿的黃豆,製成老嫩適宜的豆腐坯,再用冬菇、香冬筍、曲酒、瀏陽豆豉等原料製成的發酵水浸泡。

發酵或腌制過程中,豆腐產生一種叫硫化氫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豆腐越好,發酵得就越臭。

長沙人喜辣,臭豆腐也得是辣的才行。

臭豆腐慢火油炸過後,再在豆腐中心鑽一小孔,灌入辣椒末、醬油、芝麻油。

這樣加工出來的臭豆腐,顏色青青,脆中帶酥,酥中帶軟。咬下去的時候,紅辣的汁水在嘴巴里炸開,剎那間口鼻充滿著微妙的臭香。顧不得擦嘴,只點點頭,心滿意足地說上一句:

「好恰得很!」

臭豆腐「好恰」,毛主席也說過:

長沙臭豆腐,「有三個特點:聞起來很臭,看起來很髒,吃起來很香。」

一經毛主席的宣傳,這臭豆腐就此翻身,由臭真正「香起來」了。


遠一點兒的,還有南京臭豆腐、台灣臭豆腐。幫派雖多,愛臭豆腐的心卻是一樣的。

但是,臭豆腐是否具有營養價值就跟它本身一樣頗有爭議性:

前有先人讚譽:「味之有餘美,玉食勿與傳」。臭豆腐不僅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還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古醫術上記載,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常食者,能增強體質,健美肌膚。

後有日本東京農業大學教授稱,臭豆腐含有高濃度的植物性乳酸菌,能改善腸道,提高人

體免疫力。甚至還有「姿色愈佳的美女愈鍾意臭豆腐」的言論。

但也有研究表明,臭豆腐雖小,但製作流程卻比較複雜,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受到有害細菌的污染。輕者會引發人體胃腸道疾病,重者還會導致肉毒桿菌大量繁殖,產生有毒物質——肉毒毒素。

這也就意味著,常吃臭豆腐的人,都是拴著命,拿健康在做賭註:

運氣好,改善腸道健康;運氣不好,食物中毒,一命嗚呼。

小饞在這裡還是得提醒大家一句,臭豆腐小吃怡情,大吃傷身吶!

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MdwxmwBJleJMoPMRv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