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一來臨丨全副武裝出門,全神貫注開工

2020-02-10     澎湃新聞評論

寫在前面 ——

明天就是周一,隨著人潮的涌動,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將要面臨的考驗,是巨大的。如何確保復工安全有序,上海全市疫情防控各個方面目前已嚴陣以待,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各個崗位持續堅守。從昨天到現在,「讓我們一起守住這座城」的呼聲在朋友圈持續刷屏,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今天一切的麻煩和不方便,都是為了守住上海這座城市,這場抗疫大戰,上海不能輸,更輸不起。

就在今天,上海迄今最大援鄂醫療隊啟程出征武漢。「90後」姑娘們剪去青絲,大男孩把頭剃成「滷蛋」,在他們的行李箱裡,有壓縮餅乾,還有成人用紙尿褲,讓人淚目。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和病毒搶時間,和疫情爭速度。當勇士們紛紛逆行出征的時候,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守護好自己的家園。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是有效應對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明天,既然正式復工了,我們也要在各自的崗位上全神貫注,恪盡職守,每個人盡心盡責才能確保生產生活秩序平穩運行。

此時此刻,我們再檢查一下自己,我們再叮囑一下家人,甚至在工作群里提醒下同事——我們每個人都準備好了嗎?

不能鬆勁、不能懈怠,我們所有人一起加油,守護平安,守護這座城。

不容有失!返程復工期須守住每一道防線

作者 |陽柳

明天就是上海的復工日了。這兩天有多少人返滬?各火車站、機場、高速路口,情形如何?

朱橋道口,兩名志願者在完成一輛機動車車內人員體溫檢測後,向同伴舉起ok手勢,身後入滬車輛排起了長隊 金海岸微信公眾號 圖

據報道,鐵路和民航到達旅客均處低位。三大火車站今天預計到達旅客12萬人。民航昨天的數據顯示,兩大機場進港旅客5.19萬人次,同比下降60%以上。今天0至8時,9個省際道口共檢查15000餘輛車,受檢人員均體溫正常。截至上午10時,9個省界公安檢查站車輛排隊情況正常。

客流銳減不是抗疫防疫工作鬆懈的理由。戴口罩、測體溫、填寫健康信息登記表……從進入市境的各個關口到入境後的市內交通接駁,每一位返滬人員都要接受嚴格的審視。這是守住上海的第一道防線。

虹橋火車站工作人員對出站的乘客進行紅外測溫 金海岸微信公眾號 圖

而隨著返滬人員抵達和復工日的到來,市內公共通勤也將迎來一次大考。

今天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關於鼓勵錯峰上下班的通告》。鼓勵企業根據行業特點實施錯峰上下班。並規定,公交、地鐵將在尖峰時段增加運力,提高通勤效率。公交、地鐵、計程車等增加消毒次數。地鐵車廂和站廳增加通風換氣頻次。公交、計程車運行期間提倡關閉空調,開窗通風。提倡乘坐地鐵時不在車廂內隨意走動。

鼓勵錯峰上班,可以降低人員聚集機率。對公交通勤採取一系列舉措,可以降低病毒擴散的風險。兩者都是預防疫情擴散的有效途徑。

虹橋樞紐4路車終點站,發熱乘客臨時安置點 金海岸微信公眾號 圖

以多數上班族首選的地鐵而言,目前,上海要求乘坐地鐵必須佩戴口罩,共有106座車站實施測溫進站。地鐵內部的消毒和通風也比平時更為頻繁和嚴格。比如,為保證地鐵運營結束後有充足的潔消毒時間,自2月7日起,1、7、8、9、13號線周五、周六延時運營暫時取消。

還有一些特殊的線路需要特殊對待。比如11號線,它是目前上海唯一一條「跨省」線路,連接著江蘇崑山和上海,里程長、人員流動複雜。從起點站花橋站上車的乘客,多是老家在外地,居住在崑山,工作在上海。復工後,如何將這條線路的疫情擴散風險降到最低?上海市交通委早早作了部署:自1月26日下午13時起,暫停11號線花橋站至安亭站區段運營服務,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高超是站台專職消毒員,每天為進站車輛消毒數百次 金海岸微信公眾號 圖

顯然,這會給很多人帶來不便,但人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這是上海人一貫的自律和守規則素養使然,也是因為人們心裡有本明白帳:困難是一時的,克服過去了,就能早日換來所有人的安全與便利。

上海地鐵近日又給出了安全搭乘地鐵的「十三點建議」,包括分散車門候車、不扎堆上下車,儘量與周圍乘客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在地鐵內長時間逗留,行程結束及時洗手消毒等。這些以往無需做的事,現在需要每個人以高度的自覺遵守。

也要看到,對公共運輸嚴防死守重要,但讓更少的人參與公共通勤,讓參與的人配合各種規定,同樣重要。這離不開企業和個人的參與。

對於企業來說,對尚未返滬的員工,尤其是非必要崗位的,能否暫緩其返程?對於上班的員工,能否實行彈性工時、錯崗上班、輪流到崗、遠程辦公、居家上班、變通考勤管理?對於在崗員工,能否妥善安排工作餐,在不開中央空調的前提下保證通風?這是對員工負責,退一步說,也是為了降低企業管理和運營的風險。

對於個人來說,有條件的,應繼續堅持宅家,少出門少扎堆。實在不得不出門上班的,今天可以提前查閱下,生活的這座城市對乘坐公交、地鐵、自駕有哪些規定。明早出門前,記得檢查口罩是否戴好。遇到安檢人員詢問和測體溫,請多點耐心,積極配合,說真話。

勇士出征武漢,我們守護家園

作者 |李勤余

2月9日一早,上海華山醫院領命連夜組成的第四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集結出發。湖北、武漢的抗疫形勢已經來到了關鍵期,此行,就是要投身與病毒的決戰。

從8日元宵節晚上發出召集令,到華山醫院醫療隊組建完畢,用時不到90分鐘。從現場發回的照片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美麗的姑娘們在理髮師身後排著整齊的隊伍,地上,則是她們的秀髮。214隻28寸行李箱裝進個人生活用品,一切就像沙場點兵,動人心魄。

這不是上海醫療隊第一次出征。從除夕夜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到2月4日的中山醫院,此前,已經有七批勇士先後奔赴武漢,毅然逆行。

在他們的行李箱裡,有壓縮餅乾,還有成人用紙尿褲。一切,都是為了和病毒搶時間,和疫情爭速度。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有和父母、妻子的依依惜別,也有對孩子的萬般不舍。一切,都是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里包含的使命感、責任感。

這一次,正肩負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重任的張文宏主任也報名了。他說,上海的情況穩定了,他也可以去。「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這是張文宏擲地有聲的發言。如今,上海醫療隊伍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衝鋒在先、吃苦在前,這就是上海醫療工作者的擔當。

在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的行李箱上貼著的標籤寫道,「我們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是的,這些可敬的醫生、護士,此刻就是所有人最堅強的後盾。他們奉獻出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那麼,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根據2月7日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的情況,當時,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已經達到11000多人。此刻,和上海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一樣,還有許多隊伍正奔赴前線。

以全國之力支撐武漢,更要讓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勇士沒有後顧之憂。

2月10日,也就是明天,復工的日子來了。隨著人潮的涌動,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將要面臨的考驗,可能是巨大的。必須守好每一個關卡,築牢每一道防線,確保「上海堡壘」的絕對安全。

宅在家,也是戰鬥;耐心接受檢測,也是付出;不忘戴上口罩,也是貢獻。可敬的醫護人員把一生奉獻給了人類,獻給了國家,我們更有義務、有責任為他們守護好這座城、這個家。向奔赴武漢的勇士致敬,做好自己,就是我們對他們最好的支持。

讓我們一起守住這座城

作者 |沈彬

上海青浦分局民警在道口駐守 青浦分局 供圖

這個元宵節,上海沒有人流如織的燈會,相反卻有著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氣氛。當下,上海的返程高峰已經來到,疫情防控面對防輸入、防擴散的雙重壓力,面臨人員返程、企業復工的雙重考驗。

元宵佳節,上海黃浦江兩岸的高樓和東方明珠塔在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但是,要明白,上海現在已經不是「後方」,上海就在前線。武漢人口1000多萬,現在需要聚全國的醫療力量去支撐,而上海的人口有2000多萬,一旦「失守」,沒有第2個武漢的資源來支撐。

如今,上海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上海堡壘 」。「上海堡壘」是我們2000多萬人共同的最後一道防線。

讓我們一起守住這座城!

目前,面對返程高峰,虹橋機場、虹橋火車站共設置了16個檢測點,二十四小時投入到樞紐站的「防輸入戰役」。所有到站的旅客都要接受紅外線測溫等三道關口。其中,顯示A類的從湖北出發或者途經湖北的旅客,統一運送至集中留驗點核准後告知居家隔離14日,並通知所屬社區落實。「進滬人員健康動態觀察系統」自1月31日晚正式上線至2月7日24時,已累計登記進滬人員168萬餘人。

形勢嚴峻!

所有市民都必須以絕對的自覺執行抗疫措施、服從抗疫的指令,配合政府、社區的抗疫工作,絕不要心存任何的僥倖。你覺得自己身體「沒問題」,就不服從規定;他覺得自己沒去過疫區,就不戴口罩,看似都是小機率的事件,但是乘以2000多萬人口的基數,那麼這種「僥倖」就是疫情爆發的必然。之前,「15秒」、「50秒」傳染的極端個案,告誡人們,別用自己的生命、家人的幸福去僥倖。

2月7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的地方立法已然通過,個人有隱瞞病史、重點地區旅行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都不止於「不文明」的問題,而是違法!有的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之前,已經有人因為不佩戴口罩、強行沖闖地鐵車站而被行拘。懲罰不是目的,而是教育和保護,為了在特定時期里做到令行禁止,因為在公共場所里不戴口罩、不接受隔離的個體,都在製造恐慌和現實的威脅。

此外,面臨即將到來的開工期,企業的負責人也該仔細算算帳,做出精準權衡:怎麼充分利用遠程辦公、雲辦公的優勢?怎麼響應政府的號召,從企業的實際出發,探索彈性工時、錯崗上班、輪流到崗、遠程辦公、居家上班、變通考勤管理?如何儘可能地避免員工集中返滬、集中通勤、避免辦公室里的員工聚集?在決定正式復工日期之前,想想:口罩有沒有準備好?空調怎麼安排?

為上海減輕抗疫的壓力,就是在減輕自己的健康風險,大算盤、小算盤都要打清楚。企業家能不能響應張文宏醫生的建議——讓「員工返工後在隔離點或者家裡上班」,就是對社會做重大貢獻?讓我們大家一起「悶死」病毒!

大疫之下,每一個人都在付出,「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一線醫生在付出,寒風當中在道口量體溫、做登記的衛生人員、執法人員在付出。「普通的你」也在付出:在進滬道口車隊里耐心等待檢測,配合接受測溫槍的「一槍」,公共場所里一定要戴上口罩——哪怕真的不舒服……

今天一切的麻煩和不方便,都是為了守住上海這座城市,避免我們今後可能焦急地去等待一張病床。這場抗疫大戰,上海不能輸,更輸不起!

※ 編輯|澎湃評論部

※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致敬李文亮,是普通人對「普通人」的旌揚

公眾的期待與果決的監察調查

心無旁騖爭分奪秒,戰時狀態沒有人可以當逃兵

非必要崗位暫緩返程,也是對城市的愛

擅自提前返校被處分,是堂特殊的規則意識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7lAMnAB3uTiws8Kt5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