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頂級生物期刊連發三篇抗衰老領域三篇論文,分別設計乙醯化是衰老的開關、β-煙醯胺單核苷酸逆轉了神經衰老和挽救了女性生育衰老。
有意思的是,這三篇看似互不關聯的研究都直指"長壽蛋白"Sirtuins。Sirtuins是去乙醯化酶的簡稱,與衰老和壽命密切相關,而被稱為長壽蛋白。β-煙醯胺單核苷酸可以補充NAD+,而NAD+可以激活"長壽蛋白"Sirtuins……β-煙醯胺單核苷酸早已就是近幾年的抗衰老網紅物質,無疑,這三篇研究再次指向了它。
一.從哈佛走出的長壽蛋白激活劑
早在2013年,,哈佛大學Paul F. Glenn衰老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David·Sinclair發現,服用β-煙醯胺單核苷酸一周後,實驗組線粒體等多項指標從人類80歲水平恢復至20歲水平,且平均壽命被延長了30%。隨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華盛頓大學、美國貝勒醫學院等多家研究機構,分別從幹細胞、修復DNA、維持端粒長度等多角度論證了β-煙醯胺單核苷酸的長壽潛力。2019年,《自然》雜誌在慶祝創刊150周年之際,推出百年壽命研究的歷史回顧,β-煙醯胺單核苷酸被列作五種靠譜的抗衰老物質之一。
β-煙醯胺單核苷酸在研究中"高歌猛進",但商業化卻並不成功。日本"發酵法"合成的β-煙醯胺單核苷酸首次成功走出實驗室,但堪稱天價,單瓶劑量售價高達2萬;美版補劑相繼出現,同樣過萬一瓶的售價讓普通人只可遠觀,β-煙醯胺單核苷酸一度被質疑為富人專屬。
2017年,港媒報道,李嘉誠服用了一款抗衰老物質後,"感覺像回到20歲",不僅自己吃還拿出2500萬投資,並將其引入李氏家族控股的屈臣氏;2019年,地產大佬潘石屹在微博上稱,服用MIT友人贈送的"長生不老藥"後,發現指甲明顯長得更快了。
李氏和潘氏服用的神秘抗衰老物質實際上是β-煙醯胺單核苷酸的一種前體。如今已92歲的李嘉誠不僅連髮根都少見白髮,且從最近幾次露面來看仍是精神矍鑠,還被拍到與小33歲的女友同游日本。而潘石屹"半退休"後煥發了第二春,舉辦減肥營、學習木匠,最近又稱"人生苦短,我要學Python"。
二.京東阿里爭相採購,長壽市場的中國身影
出於價格因素,日版、美版都未能在市場上掀起太大波瀾,受眾範圍僅限於中產以上的富豪。為降低該物質的成本,香港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港投資10億港元成功通過"全酶法"合成量產了β-煙醯胺單核苷酸補劑"艾.沐.茵",價格較之於日本"發酵法"提純的產品驟降了95%以上,艾.沐.茵成為全球唯一一款通過"食藥監最嚴"的FDA標準GRAS安全認證的補劑。超高性價比,β-煙醯胺單核苷酸才逐漸在市場上鋪開聲量。
普通人也能承擔後,長壽補劑開始攻城拔寨。平民價的艾.沐.茵引入京後,多次熱銷至斷貨,短期內某東好評上升至2萬+,連續成為雙11/12營養補充劑的銷量冠軍。艾沐茵被某東採購,貓國際隨後跟進。畢竟,馬老師也已經預測"中國下一個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領域",劉強東也有意將東健康打造成另一超級獨角獸。二家巨大健康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逐,"長壽補劑"不可避免處於風口。
為應對日益頻繁的斷貨狀態,基因港已重注10億元在寧波投建100噸β-煙醯胺單核苷酸工廠。美銀美林去年作出預測:"未來十年最大的投資機會之一將是那些致力於延遲人類死亡的公司,預計到2025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至少達到6000億美元。"在這領域中國或取得先機。基因港的百噸工廠將為中國企業在未來競爭中留有一席之地。
得益於抗生素、疫苗和公共衛生的發展,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已開發國家的平均壽命已經從40歲延長到現在的80歲,而中國2019年平均才77歲。而根據"海夫利克極限"理論,人類平均壽命是120歲,顯然中國和全世界的平均壽命還有很大增長空間。隨著馬雲、劉強東等網際網路科技大佬加入探索新的可能,馬斯克等生物黑客的腦機接口、意識上傳技術,未來還將有更多延更具長壽潛力的黑科技出現。雖然這次三篇頂刊齊推β-煙醯胺單核苷酸,但到那時如今的網紅或許也將"泯然眾人矣",而彼時,人類80歲或許仍然是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