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主之城》探討人性本善,個人英雄主義邊緣化,最終絕處逢生

2019-08-15     情感郵戳

近幾年電視劇,電競題材類的扎堆,還有就是魔幻古風雲集。《無主之城》在這個夏天熱播,現實類的題材,主人公並沒有什麼「外掛」,探討關於人性本善。

《無主之城》在眾多絢麗特效的電視劇中,猶如一股清流。由杜淳、劉奕君、許齡月、代旭、寧理、陳雨鍶領銜主演,一群原本各不相識的人,開啟孤島冒險。

杜淳這個角色,外表滄桑,他原本就是帶有使命感的一個人。看到他讓我想到張嘉佳寫的有關於警察的一篇小說。人是為了「大家」而活,還是要保護「小家」。

找尋妻子,找尋一種內心的歸屬。我們從主人公的身上看到這種「使命感」的由來。是因為他是主角就要成為一個帶領眾人殺出重圍的英雄嗎?並不是的。

杜淳需要找到自己的妻子,他有迫切渴望要完成的事情。但是在荒島之上,面對種種抉擇,他身上的「英雄主義」顯現出來,要讓兩名孩童活下去。

配角的存在,是為了映襯主角,為劇情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劉奕君這個角色,精於算計,他每走一步,都會經過自己縝密的思考。

儘管如此,他也有自己的牽絆。在他的世界觀中,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是正確的,他對於自己的侄子關懷可親。或許親情是他內心深處唯一的善良。

小演員的演繹也非常的出色,一個回眸,眼神中流露出的內容,讓你覺得小演員的演技真是非常出色,更加投入到劇情之中,心情隨著劇情跌宕起伏。

娜娜這個角色身上也反應了現實社會上這樣一個群體。她幼年受到養父欺凌,覺得人間不值得。她內心深處有一份陰暗面的存在。令人同情又可憐的角色。

《無主之城》的鏡頭畫面,像是電影一般的色調。大部分的室內環境都是介乎於黑白灰之間。而亮色的出現,則代表著與沉悶相反的生機。

沉悶的暗色調正如壓抑的環境,人們臉上流露出的種種神態,是一個大環境的縮影。面對危機的彷徨、憤怒、恐懼,在緊湊的故事中,讓人性的陰暗被慢慢揭開。

《無主之城》是在冒險中揭開種種謎團。當故事角色們身上都有疑點的時候,面目表情的細節表現,成為觀眾「解謎」的突破口。

電視劇的主人公身上都有的一個共同之處的特質,就是他們在麻煩面前,不會退縮。他們身上有一種「這件事必須有人來管這些事,所以我要管。」

當然在一部影視劇集中,有正義感、勇敢的角色不在少數。只是主人公身上的光環更大,他們的宿命在於,絕大多數的主人公能夠堅持「活到大結局」。

當一個人有了珍惜的事物,珍愛的人之後,一種是會變得怯懦,患得患失,變的惜命。一種是會變得勇敢,敢於為了自己所愛,不惜自己來保護。

人總要熱烈地活一次。在種種抉擇之中,迸發出自己的潛能,為了所要保護的事情,勇敢地直面險境。勇氣不只是說說而已,當你身陷囹圄,便知道勇氣的可貴。

單純說「偉大的正義」的確顯得過於單薄,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危機,會遇到過河拆橋的人,也會有同舟共濟的人,更會有伸出援手雪中送炭的人。

賞析《無主之城》,在絕處逢生,需要「賭一把」的勇氣,儘管個人英雄主義並不值得褒揚,但用一顆良善的心,固守自己內心的那片凈土尤為重要。

原創:情郵/圖片:《無主之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3CFpmwBvvf6VcSZ-b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