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 現在到底混得怎麼樣?

2019-09-23     純電車EV

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車領域,一直以來都是自主品牌的主場。目前來看,自主品牌在純電動車領域,已經和合資品牌拉開了一定距離。而其中更以造車新勢力們,為走在技術創新的前列。進入2019年以來,我們看到了威馬小鵬陸續推出價格親民的,續航520公里的長續航版新車,而諸如華人運通等新進勢力,也在科技感智能化等方面有著長足的進步。




而相比起進步幅度巨大的新勢力們,我們更有興趣知道的是,那些在汽油車時代一直在合資車陰影下生存的傳統自主品牌們,在純電動車時代,到底又活得怎麼樣?

低調的大哥---北汽新能源




事實上國內新能源汽車一哥之爭,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高調的比亞迪一直認為它才是理所當然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大佬,包括純電動在內,它也應該是大哥。但無數數據顯示,無論在保有量能見度還是月銷量上,一直以來默默無聞的北汽新能源,才是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特別是純電動車市場的絕對老大。



實際上北汽新能源之所以能成為數據上的國內純電動車行業絕對老大,主要還是它的特殊身份所致。北汽新能源是國內最早實現純電動車大規模量產的企業之一,時間點上遠比其他廠家都要早。而這個時間點,正好撞上了國家大力推行純電動車的風口。因此理所當然地,北汽新能源和多地政府,甚至包括北京市政府方面,都簽署了龐大的計程車指定用車合約。



而後來網約車平台崛起,這些平台因為政府的模範作用,也都大多數與北汽新能源簽署了購車協議。靠著全國多地的計程車和網約車,北汽新能源一躍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出貨量最高的純電動車品牌。



但平心而論,北汽新能源的車在技術上根本不先進,配置上也多有缺失,但正因為品牌效應已經打響,保有量已經擺在那,就像2019年的蘋果手機一樣,哪怕再沒有創新,買的人依然絡繹不絕。短期內,我們不認為有哪個品牌能實質性地威脅到北汽新能源的純電動車大哥地位。


奮力追趕的比亞迪




距離北汽新能源最近的,理論上最有可能把北汽新能源的大哥地位拉下來的,目前來看也就只有比亞迪了。比亞迪也是一家很早以前就開始搞新能源車的車企,但直到目前為止,比亞迪的戰略重心仍然在插混技術上,純電車型有是有一些,但都不是比亞迪的明星車型。



例如最近兩年比亞迪最紅火的秦和唐,它們都是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車型。雖說最近比亞迪針對這兩款車也已經有純電動版上市銷售,但重點仍然在混動車型上。在混合動力領域,目前的比亞迪已經可以和豐田分庭抗禮,但在純電動領域,比亞迪距離大哥的距離,仍然相當遠。


極其高調的廣汽新能源




實際上在我們看來,廣汽新能源在純電動車市場上的高調,仿佛這根本就不是一家傳統車企。實際上論宣傳聲量,廣汽新能源吆喝得比任何人都要厲害。作為廣汽集團的未來戰略重心之一(只是之一而已),廣汽新能源雖然車子不多,但營銷上可是極盡高調之能事。在他們手裡,先後打造出了「15萬最強純電動轎車」的Aion S,「超跑級體驗,動力世界第一」的Aion LX,和一直以來活躍在廣州計程車行業,在公開宣傳中幾乎不見蹤影的GE3。



不僅如此,廣汽新能源的車還以套牌形式,被廣汽集團多個合資品牌套用,例如成都車展上的廣汽豐田iA5,就是Aion S,廣汽三菱的祺智EV,就是GE3,廣汽菲克未來的「運動型純電SUV」,想必也就是基於Aion LX了。甚至於之前很高調的廣汽蔚來,其量產車型也都是基於Aion的兩款車型打造。



實際上廣汽新能源在技術上確實是有那麼兩把刷子,Aion S和Aion LX兩款車確實也算得上自主品牌純電車裡標杆性的車型,但在一些公開場所的誇張化宣傳方式,難免會讓人對這個品牌產生一點不信任感。而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車型少選擇少,廣汽新能源整個品牌的月銷量,其實並不十分高,和比亞迪,北汽新能源有著非常明顯的距離。


有點掙扎的吉利新能源




吉利新能源其實和廣汽新能源有點像,但和廣汽新能源不同的是,吉利沒有廣汽集團那般可以貼牌銷售。在完全單打獨鬥的狀況下,吉利新能源推新車的力度明顯就弱了很多。目前吉利新能源只有3款車,一款叫帝豪EV,帝豪的油改電版,活躍在網約車平台中,另一款叫帝豪GSe,是帝豪GS燃油車的油改電版,真正算得上全新研發的純電動車只有一款:幾何A。



但幾何A一上市就遭遇了定價差不多,配置空間都好很多的廣汽新能源Aion S的狙擊。再加上廣汽新能源和吉利新能源在營銷宣傳上的明顯差距,目前幾何A這款車的銷量也並不如人意,目標客戶基本上都被同價位的Aion S搶走了。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吉利最近對威馬的訴訟了。威馬雖然作為新勢力一哥,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體量上和吉利仍然是有較大差距的。我們傾向於懷疑,吉利在為幾何A的失敗做提前布局。一旦幾何A失敗,幾何系列車型失敗,也就是幾何汽車(吉利新能源的另一個名字)的失敗,通過起訴威馬,讓威馬融資困難,從而拉低威馬的企業估值,再低價併購威馬,吉利就可以以另一種方式實現新能源品牌的存續。


幾乎毫無存在感的奇瑞新能源




如果不是我提到,你肯定很難相信奇瑞居然也有新能源品牌。事實上目前奇瑞新能源在售的幾乎也就之有一款車:小螞蟻。這車只有一個優點:便宜。5萬塊能買到純電動車,5萬塊就能提前拿到心儀的新能源」靚號「號牌,這是很多人買小螞蟻的主要原因。而至於這車形式質感如何?續航是不是能和主流純電動車比擬?想也知道不可能的。



但你也許會覺得,奇瑞新能源一定活得很艱難,但正好相反,奇瑞新能源靠著小螞蟻這一輛車,活得還相當滋潤。奇瑞新能源賺來的錢,甚至還能支撐這家已經沒什麼錢的老牌自主品牌車企,實現一些小的技術研發,最終投入到它們的燃油車產品線里。


戰爭已經打響




實際上目前的自主品牌傳統車企,在純電動車上已經形成了以北汽比亞迪為龍頭,廣汽吉利為第二梯隊的陣營。而在銷量上處在第三陣營的造車新勢力們,未來要面對的對手,就是廣汽新能源和吉利新能源為代表的第二陣營。



如今,第二陣營的吉利,已經對第三陣營龍頭的威馬發起」戰爭「,未來類似的事件是不是會再次出現?造車新勢力衝擊第二陣營是否能成功?第二陣營的固守者們,是否有能力面對新勢力的衝擊?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wNfZG0BJleJMoPMK9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