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宿州古城,探尋宿州僅存的古建築

2019-11-18     指尖宿州

古建築,狹義上來講是古代的建築,廣義上則指古典建築,中國人自己的建築,既然是中國人的建築。

宿州是千年古城,千餘年間一直為歷代州府治所。自唐至清,宿州一直都是安徽地區淮河以北東部的中心。

宿州州北古城牆

蘇軾的《乞罷宿州修城狀》寫道:「宿州自唐以來,羅城狹小,居民多在城外。本朝承平百餘年,人戶安堵,不以城小為病」。唐朝建州時即為上州,但因建城於藩鎮割據時期,唐王朝國力漸衰,倉促而建,到了宋朝時期,宿州知州周佚準備修建宿州外城,結果被蘇軾一紙《乞罷宿州修城狀》而作罷。所以宿州古城規模和唐朝時期無異。

地藏廟

宿州市地藏廟坐落在宿州市老城區中心位置,始建於北宋(1069年)。

今宿州地藏廟已重建,就坐落於宿州故城隍廟(城隍廟已於1998年撤地建市後拆除)的附近。

文廟

市第一小學內的學宮,又稱孔廟、文廟,亦稱黌學,於元朝至元十一年知州左禹始建,元末兵廢。明洪武三年知州吳彥中於舊址重建。宿州孔廟的規模曾經相當宏偉,由各種建築組合而成,計大成殿5間、東西廡各6間,大成殿後面為明倫堂3間,明倫堂的兩側為東西齋房各3間,明倫堂背後為尊經閣3間。今只存大成殿。文廟兩邊的兩巷因石雕而得名,東邊名曰青龍巷,西邊名曰白虎巷。

福音堂

位於宿州市大河南東街66的福音堂,建築風格獨特,設計獨具匠心,是全國罕見的故宮式教堂建築,是皖北地區保存較完整的中西結合建築群體。賽珍珠曾在此居住。

福音堂所在的大河南街,是宿州的富貴街,達官貴人多在此街居住,大河原為隋唐大運河,後湮滅於金。

在大河南街北的地下,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段遺址,也就是古汴河,是從北宋帝都汴京流過來的大河!

這條河上原有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橋——埇橋,是開封《清明上河圖》虹橋的藍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sVRfW4BMH2_cNUgFr8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