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個特殊的春節,賀歲電影《囧媽》讓人們心裡鬆弛而溫暖。
囧媽盧小花一出場,觀眾們就紛紛感嘆: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來感受一下她的日常畫風:
紅毛衣,棉馬甲,燙卷髮。
對大花圖案情有獨鍾。
對養生有迷之執著——「有一種營養不良是你媽覺得你缺營養」。
經常找不到東西,但對催生這件事永不忘記。
「我是你媽」是吵架必勝的法寶。
而刀子嘴底下最深的愛,也是無數母親的縮影。
心花怒放又假裝若無其事是她。
暗中偷瞄牽腸掛肚也是她。
為了孩子負重前行一輩子還是她。
她也有夢想,渴望為自己綻放一次。
摘下假髮的那一刻,令人不勝唏噓。
網友們紛紛表示,「囧媽」黃梅瑩老師,演得太好了。
盧小花的扮演者,是70歲的老戲骨黃梅瑩。
單說這個名字,可能很有年代感,對不上號。
有網友說:
「知道黃梅瑩演過《渴望》的不少,知道《路漫漫》的不多,知道《省委書記》的更少,知道《苦戀》的恐怕就是一小撮了。」
但一提《渴望》里劉慧芳的大姑姐王亞茹,《金粉世家》里冷清秋(董潔)的媽媽,《孔雀》中高衛紅(張靜初)的媽媽,就恍然大悟:
「原來是她。」
(《渴望》劇照)
02
黃梅瑩屬於大器晚成的演員,演員道路頗為坎坷。
她1950年出生於上海,爺爺資產豐厚,父親是工程師,從小衣食無憂,小學時被老師選中在少年宮學習舞蹈。
初中畢業後趕上「文革」,當時爺爺已去世,奶奶被強迫掃大街,父親被停發工資下放江西農村,母親在重重壓迫下積勞成疾,不久因病去世。
黃梅瑩被下放到崇明島農場,每天挑河泥、除草根。
去農場總部開會時,她偶遇在農場文藝宣傳隊里工作的少年宮同學。在同學的引薦下,她調入了文藝宣傳隊。
1970年,總政文工團來上海招生,黃梅瑩通過了考試。
政審時,她的檔案中顯示爺爺是資本家,父親是工程師,而自己卻是普通職員。
負責招生的王翠年老師問其原因,年僅20歲的黃梅瑩語出驚人:
「我本女嬌娥,但有男兒志!」
文工團學習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歌舞團,擔任歌唱演員和報幕員。
1974年,話劇團排練話劇《萬水千山》時缺人手,黃梅瑩被調去演男主角的妹妹李鳳蓮。
1977年,八一製片廠將《萬水千山》拍成電影,黃梅瑩順理成章地成為電影版「李鳳蓮」。
同年,27歲的黃梅瑩被調去了八一製片廠,成為一名電影演員。
沒想到,她「戲好人不紅」,當了十幾年的「內部明星」。
著名導演李前寬找她拍《瞬間》,由於題材敏感,公映一周便下線;
主演《星星欲曉》,因內容太過悲劇,電影沒有拍到一半就停機;
在《苦戀》中演女一號,但礙於各種爭議,這部作品也成了只能內部觀看的影片。
雖然合作謝晉、滕文驥等名導,拍了《都市裡的村莊》《秋瑾》《路漫漫》等電影,但也是只配角。
因為劇本等原因,她又錯過了後來斬獲金雞、百花獎的電影《人到中年》(後來女主角找了潘虹飾演)。
直到80年代後期,她才主演了《一往情深》等影片。
演技眾口交贊,但人氣不溫不火,被稱為「內部明星」。
03
直到40歲時,黃梅瑩才摘掉「內部明星」的帽子,家喻戶曉。
1990年,她在電視劇《渴望》中扮演王亞茹。
王亞茹被導演形容為「感情坎坷、心理變態」,很多女演員都拒絕演。
為了「騙」黃梅瑩出演,導演只把前半部分劇本拿給她看,彼時王亞茹渴望愛情、憧憬未來,還沒有變成「惡大姑姐」。
黃梅瑩當即同意出演,拍到一半時發現不對勁,才意識到「被騙了」。
坎坷的經歷和多年的磨練,令她的演技純熟自然,基本上每場戲都是一條過。
《渴望》播出後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蹟,黃梅瑩一炮而紅,成為當時的銀幕女神之一。
雖然王亞茹可悲可恨,但媒體卻毫不吝惜對黃梅瑩賦予美好詞彙。《大眾電視》雜誌形容她「盈盈目光,盈盈笑靨」。
後來,黃梅瑩片約不斷,出演了《儒商》《風雪夜歸人》《紅處方》等熱播劇。
和許多女演員一樣,人到中年之後,她成了「媽媽專業戶」。
《金粉世家》里,她演冷清秋(董潔)的母親。
《新結婚時代》里,她演顧小西(劉若英)的母親。
《孔雀》里,她演高衛紅(張靜初)三姐弟的母親。
《山楂樹之戀》里,她演靜秋(王珞丹)的母親。
雖然給當紅小花作配,但她毫不懈怠。
2005年的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黃梅瑩憑藉《孔雀》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她30多年的老朋友、演員李秀明不勝感慨:
「黃梅瑩的這個榮譽遲到了28年,因為時運不濟、命運無常,導致觀眾們忽視了她、忘記了她!」
55歲的黃梅瑩一身戎裝,數度哽咽:
「我沒有想到,我這輩子還能得金雞獎。」
04
與事業坎坷相似,黃梅瑩的感情也好事多磨。
1981年,黃梅瑩拍電影《路漫漫》時與演員金鑫相識。
金鑫比黃梅瑩小兩歲,酷愛運動,長相英氣,黃梅瑩對他印象很好。金鑫也對氣質溫婉、美麗大方的黃梅瑩印象深刻。
同為上海老鄉,兩人很快熟絡。
就在這時,電影卻因為要修改劇本暫時停拍,兩人各奔東西。
1982年春節,黃梅瑩回到上海探親,與金鑫相約看話劇。
黃梅瑩遲到了,她覺得自己不過是「馬哈慣了」,而金鑫在生活中也信奉「時間就是生命」。
兩人不歡而散,一別就是三年。
三年後,金鑫借調到黃梅瑩所在八一製片廠。
久別重逢,感慨萬千,心中認定了彼此。
1985年,兩人在簡陋的筒子樓中完婚,第二年有了一個兒子。
黃梅瑩和金鑫三十五年的恩愛如初,如今兒子也是導演。
05
黃梅瑩獲金雞獎後,作家杜麗說:
「其實,是命運,不能忘記她。是命運,再次找到了她。而她為了這個角色徹底抓破了從前的自己——從靈魂到美貌對得起命運『推薦』和『信任』。」
《囧媽》上映前,編劇史航說:
「《囧媽》全靠黃梅瑩老師了,百分之八十的樂趣來自於她。俗得太有說服力,楞得太有魅力。」
而她自己也表示,五年沒有拍戲,追求表演藝術幾乎成為奢望,《囧媽》圓了自己沒演過喜劇的夢。
「人無兩度再少年」。
對於普通女人來說,30歲面臨事業危機、40歲力不從心者比比皆是。
女演員更是如此。
但黃梅瑩卻讓我們看到,時光淬鍊會豐富生命的層次。
《囧媽》結尾,盧小華唱起《紅莓花兒開》:
「青春不復返啊 時光不再回
願你銘記此刻紅莓花兒開」
縱然青春不再,紅顏生白髮。
但息影5年,古稀之年還能演女主角,這是光陰對她的饋贈——
歲月瑩瑩漫,紅「梅」花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