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作為江西的母親河,從江西南部的贛州出發,由南向北縱貫江西全省,匯入鄱陽湖,江西省的簡稱「贛」由此而來。「贛」這個字,除了江西人以外,很少有人會用到它。「贛」是江西獨有的,在商務印刷館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贛」在446頁的解釋有兩條:贛江,水名,在江西。江西的別稱。可見,這個 「贛」字跟江西密不可分。
江西菜又稱為贛菜,贛菜主要由南昌、贛州、九江、贛西、贛東等地方流派組成,是一種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俗話說的好,「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江西菜的辣比較接近湘菜,主要的特點就是——重口味。
藜蒿炒臘肉
在江西南昌有一道家喻戶曉的名菜——藜蒿炒臘肉。因此菜風味獨特,在南昌不論是在普通市民家,還是在大小酒店的餐桌上,無不飄散著它的清香。因野生藜蒿春季生長於中國的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畔,加上南昌人喜食,故藜蒿有「鄱陽湖的草,南昌城的寶」之說。
萬安魚頭
萬安魚頭,是萬安特產之一,同時也是十大贛菜之一。主要原料是萬安水庫活魚頭和贛泉啤酒。萬安魚頭不僅營養價值高,且頭、腦鮮肥嫩,感覺特別爽口。
酒糟魚
它是江西鄱陽湖一帶的地方傳統名吃,選半斤左右的鯽魚,腌制,晾到半乾的時候,放進釀好的米酒罈子裡封起來。等待十幾天,就可以取出來啦,魚和酒糟一起煮,味道真是鮮美可口。這個菜的精華在酒,要把酒做得老一些,有烈性一些,煮出來的魚味道更好。酒滲入魚肉裡面,魚肉棗木紅色的色澤給人一種沉醉之美,一陣酒香飄來,吃著如痴如醉...畫面想想就很美。
南昌炒粉
南昌米粉的吃法很多,但是主要有三種:炒、煮、拌,南昌米粉之所以美味取決於它的原材料,選取精晚米,製作出來的米粉又白又勁道,久煮不沾,久炒不爛。現在為了滿足不同小夥伴的味蕾,南昌炒粉還衍生出了很多品種。比如豬肉炒粉、牛肉炒粉、肥腸炒粉、雞蛋炒粉、豆芽菜炒粉、三鮮炒粉、黃花菜炒粉……無論哪種炒粉,都可謂是肉嫩,粉韌、味鮮。
鄱陽湖獅子頭
鄱陽湖獅子頭是江西省南昌地區名菜,製作獨特,以豬肉粒、香芋絲等為原料,配以馬蹄、火腿、乾貝、高湯、鹹蛋黃、澱粉等,質地酥軟,味道鮮美。
蒸汽糕
撒上香菇沫、蝦米、豆芽沫、干筍、干豆角、辣椒、蔥、豆腐乾沫,蒸熟起鍋,約1厘米厚,在上面撒上蔥花,澆上熟油,再用刀劃成棱形,蘸上辣醬。
月亮巴
全稱月亮花生巴,月亮豆巴子,客家美食之一,以其形如「滿月」而得名。月亮花生巴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佐以五香調味品、燦米粉、鮮花生仁、經加工成型後,在油鍋中煎炸而成。
井岡煙筍燒肉
井岡山煙筍燒肉以竹筍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炒菜為主,口味屬於家常味。以其燒肉,肉味甘美,而筍味綿長。
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一種歷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漢族傳統名點。以境內高山特產山芋、西鄉紅薯粉為原料,餡以地方特色小料,依傳統工藝精製而成,清香綿柔,入口即化。
江西人除了家鄉的美食,南來北往,「江西老表」一稱總是與江西人如影隨形,陪伴著江西人走遍全國各地。對於大部分土生土長的江西人來說,這個稱呼給獨在異鄉的人們些許溫馨和親切,但也有不少江西人反感「江西老表」這個稱呼,在他們看來,「老表」一詞與「鄉巴佬」等詞類似,暗含嘲諷戲弄之意。其實,「江西老表」這一稱呼來頭可不小,年代也十分遙遠了。
江西地處江南,自古有「千越之地」、「形盛之區」等美稱。因此,從古至今,江西坐擁如此風水寶地,就有著喜歡幫別的省份看風水的習慣。又因占卜用的羅盤與家中掛的錶盤十分相似。每個遠赴他省看風水的道士手裡都拿著一個「錶盤」,這使各地人十分納悶:怎麼江西人老拿著個錶盤呢?「老表老表」,便由此而來。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