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痛又癢熬過半生,中學老師張宏崗的血管瘤康復之路

2019-10-23     嘉講健康

一群可愛的中學生,自己籌錢精心布置教室,打算給敬愛的班主任張宏崗老師一個驚喜。這天並不是張老師的生日,學生們只是想用這個方式表白。

面對驚喜,張老師心裡樂開了花。開心之餘,張宏崗意識到,孩子們對食品安全一無所知,看的到奶油、可樂、糖果的甜蜜,卻看不到背後的健康隱患。

少年們的夢想,需要健康作為翅膀。讓孩子從小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也許比傳授知識更為緊迫。

為什麼張老師這麼看重健康飲食?

這就不得不講他痛苦不堪的前半生了。

01 血管瘤,伴著童年一起長大

張老師出生時,右肩窩有一個胎記。

誰也沒想到,這個胎記會讓他整個前半生在癢痛中度過。八歲時,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一個土塊正好扔在了他的肩窩胎記處,肩窩開始疼痛腫脹。

醫院診斷為毛細血管瘤,到省級的大醫院雷射治療,卻無法根治。

13歲後,他嘗試過多次中醫理療,血管瘤仍然隨著年齡一起長大。

每逢冬夏時節,痛苦感覺尤其強烈,身體沉重,右肩比左肩高出許多,十分怪異,胳膊非常不靈活。

20歲考上師範學校後,他經常因為身體不適對前途感到憂慮,情緒起伏不定,時常感到焦慮。

21歲接受了同位素治療後,病情才得到控制。

常年看病治療,除了張宏崗自己備受折磨,也讓家庭陷入了經濟困難。

02 嘗試蛋奶素,沒用

畢業後,張宏崗成了一名教師。

後來遇到下海經商的浪潮,張老師選擇了停薪留職,去做生意。

生意場上,沒有酒肉,似乎就沒有朋友。

陝北漢子喝酒吃肉的豪爽,遠超一般人。他走了大半個中國,熬夜談生意是常事。

直到2000年,一位老者跟他說,你不吃肉,也許肩部的血管瘤會好轉。於是他開始蛋奶素。

然而,血管瘤完全沒有好轉。

03 面對惡化,束手無策

兩年後,身體爆發了繼發性皮炎。

右肩窩奇癢無比,撓破後就流血,紗布膠帶要隨時備用。傷口被反覆撓破,右肩膀變得又大又腫。後來,越來越癢,傷口很難癒合,不斷流膿。

日子一天天地過……

張宏崗在癢痛中熬到了不惑之年。

經商失敗,他重回學校,病情看不到一點起色,不知何時才能解脫。

0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雪上加霜,2010年夏天,他的體重飆到170斤,被檢查出脂肪肝,膽囊也有問題。

一個晚上,大雨傾盆,空氣沉悶,他感到快要窒息了。心裡恐懼,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冠心病。

醫生讓他住院一個月。

才40歲,肝、膽、心臟都出了問題。頭暈腦脹、頸椎緊繃,肩膀潰爛流膿……

他的恐懼和焦慮也不斷擴大。

出院後,張宏崗對重獲健康徹底失去信心,情緒非常糟糕,又被診斷為抑鬱症。他不得不再次申請停薪留職,休養身體。

05 運動、吃素、做公益,疾病為啥還糾纏著我不放?

張老師一邊中醫調理,一邊反省自己。他調整心態,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三年下來,抑鬱情緒才開始減輕。

參加志願者活動(右二是張老師)

但他睡眠質量一直不好,慢慢又出現了偏頭痛,繼而胳膊、頸椎、腰椎、右腿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

16年9月,他去小學支教,在教室站幾節課都吃不消,肩膀的潰爛越發嚴重,頭痛加劇,只能離開工作崗位。

他一直以為頸椎緊繃是肩部血管瘤導致的,醫院檢查後,醫生說是肥胖導致的,冠心病也是肥胖導致的。

既然肥胖導致了這麼多問題,那減肥就是關鍵了,於是他開始積極運動。

16年12月,皮膚專科主任醫師告訴他,反覆潰爛的肩部已經病變了,恐怕會引發癌變,建議趕快到西安治療。

到了西安的醫院,專家立刻安排了手術,從左大腿取了一塊皮做了植皮手術。

植皮後,傷口恢復很慢,醫生說可能需要3-5年才能好。肩窩的腫脹感讓他很不舒服。這期間他偏頭痛也加劇了,天氣冷或熱的時候都痛得更厲害,痛到懷疑人生。

他一直很困惑,自己積極運動,吃素,還參與公益幫助他人,為什麼疾病就還是糾纏不放呢?

到底是哪裡不對呢?

06 一場講座,點醒夢中人

2018年5月,朋友推薦張老師去現場聽了徐嘉博士關於健康飲食的講座。

聽完,他突然明白,自己雖然吃素,但是蛋奶素和吃肉基本沒差別,甚至比吃肉更差,因為雞蛋的膽固醇非常高。

自己的脂肪肝和冠心病都是由於攝入太多膽固醇、脂肪導致的。植皮後傷口恢復慢,也和蛋奶促進發炎有直接關係。

因為自己從未完全停止過飲食傷害,炎症不斷,血管一堵再堵,所以身體才會接二連三出現各種故障。

曾經束手無策的他終於看到了改變的方向。

他完全停掉蛋奶,開始低脂純素

一年後的現在,他變化太大了。

首先是植皮的傷口,2年多就康復了,當初醫生預估需要3-5年的。更讓他高興的是,癢了幾十年的血管瘤終於消停了。

其次是體重減輕,身體變得輕盈敏捷,頭腦更清醒,不再容易疲憊,早出晚歸也精力充沛,這讓他更加熱愛工作了。

更可喜的是脾氣溫和了,見什麼都心情愉悅,哪怕是調皮搗亂的學生他也覺得可愛。

找到健康密碼的張老師,突然活得自在起來了。

07 向學生家長傳播健康飲食

回首痛苦不堪的前半生,張老師感慨,如果早點學習飲食健康,或許自己的人生會更加豐富多彩。

他發現很多學生、家長、朋友陷於錯誤的飲食中不自知,如同當年的他自己。

沒有健康,何談未來?

生物課本里提到合理飲食的十條建議,其中一條是適量吃肉,他在課堂上立馬給學生糾正了這一條。

想到孩子的飲食主要由家長準備,他為了徹底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把家長召集起來開座談會,主題就是健康飲食。

如果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別給孩子吃肉蛋奶,多吃蔬菜水果和主食。早知道早受益,不必像自己那樣走了半生的彎路。

與家長的合影

19年6月,徐嘉博士再次來到陝西講座,張老師邀請了學生、家長和朋友一共38人,來聽講座。

太多人停留在大魚大肉補身體的概念中,從不考慮那些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從何而來。

聽完講座後,他建立線上社群,每天組織大家學習《非藥而愈》文章、探討健康飲食的理念,交流烹飪心得,糾正大家把雞蛋、牛奶誤認為是素食的觀點。

張老師還組織線下交流分享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科學飲食的重要性。

線下分享會

生命中真正的禮物,外包裝往往都是「痛苦」。直面痛苦,尋找解決方案,贏得禮物,這就是生命的闖關遊戲。

張老師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痛苦這麼多年,終於發現健康和幸福的真相。現在,他像父親一樣關愛著學生,像家人一樣關愛著朋友。

他還發現,心裡裝得下別人的時候,自己就不再抑鬱了。

分享健康,傳遞愛,讓愛像陽光一樣揮灑出去,自己心裡也就敞亮了起來。


歡迎關註:頭條號【嘉講健康】

獲得最新最前沿的健康營養學知識,低脂全蔬食恢復身體自愈力,吃出健康。

本文案例主人:張宏崗老師

本文案例編輯:芬妮Z

圖片來自張老師和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R4dGm4BMH2_cNUgu5k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