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這種方法,還怕不能戰勝抑鬱症嗎?

2019-08-04   普華文化

珍妮弗獨自坐在家裡,似乎沒有動力做任何事情。因為她患上了抑鬱症,她待在公寓里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她常常在醒來後躺在床上好幾個小時。她沒有任何精力。下班回到家後,她只想「冬眠」,待在家裡,盡情地吃垃圾食品,就好像什麼事情都不值得去做一樣。在患抑鬱症之前,她非常活躍。她一周會去健身俱樂部三次,和朋友見面,看電影,以及沿著河邊騎自行車。但是,現在對她來說這些事情似乎都不再具有吸引力了。

抑鬱症沒有分界線。無論收入、受教育程度、種族、性別、成就或相貌如何,任何人都可能患上抑鬱症。梵谷、林肯、張國榮、海明威、J.K.羅琳、邱吉爾、馬克·吐溫等眾多名人都曾深受抑鬱症的困擾。


抑鬱症究竟有多普遍?

19% 的美國人在某些時刻會遭受抑鬱症帶來的痛苦。

50% 的兒童和青少年,以及20%的成年人有抑鬱症的一些症狀。

與1960年之前出生的孩子相比,1960年後出生的孩子更容易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會持續多久?

70% 的患者在1年內靠自己戰勝了抑鬱症。

20% 的患者在抑鬱症病發2年後依然抑鬱。

11% 的患者在5年後還是感到抑鬱。

被診斷患有抑鬱症的89% 的患者在5年後不再抑鬱。

抑鬱症復發的患者在他們的一生中平均發作7次。

抑鬱症的代價到底有多大?

對於14~44歲的人群,抑鬱症是病理性殘疾的主要成因。

在工作過程中,抑鬱症患者每周會損失5.6個小時。

80% 的抑鬱症患者的日常功能受損。

抑鬱症的代價(生產損失和增加的醫療支出)是每年830億美元。

抑鬱症患者自殺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0倍。

幸運的是,抑鬱症絕非無法治癒的頑疾,我們需要正確識別自身的症狀,運用正確的方法,堅持不懈地來逐步戰勝它。認知行為療法(CBT)被證實是有效治療並防止抑鬱症的科學方法,許多人運用這種方法戰勝了抑鬱症。

抑鬱症的罪魁禍首到底是什麼?

抑鬱症的本質特徵就是你認為自己抑鬱是「有道理」的。在你看來,你的抑鬱可能像是對現實生活的合理反應。所以你可能會等很長時間才尋求幫助,因為你沒有察覺到自己需要幫助,或者是因為你覺得無論怎麼做都是沒有希望的。

因此,抑鬱症的罪魁禍首正是我們的消極思維,它會影響我們感知的方式、使我們對事情的判斷脫離現實、使我們陷入痛苦情緒的惡性循環無法自拔。這種思維通常會強化先前存在的負面情緒狀態,並使我們陷於羞恥、自憐、恐懼和怨恨之中。

抑鬱症引起的典型扭曲思維有哪些?

預測未來:你消極地預測未來,認為事情將會變得更糟糕,或是即將發生危險。例如,「我會考試不及格。」「我不會得到那份工作。」

過度泛化:你會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就得出對所有事物的消極結論。你會依據某一次的體驗,

歸納出一種描述你生活特徵的模式。例如,「我總是遇到這種事情。」「我好像做任何事情都會失敗。

非黑即白:你極端地看待人或事。你是一個「成功者」或「失敗者」,沒有中間地帶。例如,「每個人都拒絕我。」「這完全是浪費時間。」

個人化歸因:當糟糕的事情發生時,你承擔大部分的責任,而且你看不到其他人的過錯。例如,「婚姻結束了是因為我是個失敗者。」

聚焦判斷:你用好/ 壞或優等/ 劣等來評價自己、他人和事物,而不是簡單地描述、接受或

理解。例如,「我在大學時期的表現不好。即使是學習打網球,我也做不好。」「看看她是多麼成功。」

只有打破這種扭曲的思維,我們才能改變認知,改變行為,進而戰勝抑鬱!

我們原有的一些功能不良的認知模式,在我們大腦裡面已經有了一迴路。這個迴路讓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自然而然產生抑鬱情緒。在CBT每一次訓練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也在重構。這個重構是什麼?就是原來的那個模式的迴路在慢慢地變得越來越松。而我們做出的認知調整,會讓我們新的模式慢慢建立。那麼當它內化成一個直接的反應模式的時候,其實我們大腦就被重構,也就是大腦的神經之間建立了新的聯繫。這是CBT能夠對抑鬱、焦慮起作用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這個迴路建立了以後,它就成為了你新的應對模式。

我們如何才能擺脫扭曲思維,重建健康的認知?


美國行為與認知療法協會主席、美國認知療法協會會長羅伯特·萊希運用科學的認知行為療法治癒了成百上千位抑鬱症患者。於《在抑鬱打敗你之前戰勝它》一書中,萊希博士基於其30多年的治療抑鬱症的經驗,為我們揭示了抑鬱症的判定標準、症狀、成因,以及我們可以立刻採取哪些有效的行動來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並帶給了所有感到抑鬱的人戰勝抑鬱的希望。

運用本書中的方法,我們可以隨時開始自救!一旦我們看清了自己的大腦是如何把自身困在消極感覺和自暴自棄的習慣中時,我們就可以開始制定一些改變現狀的策略,從而有效改變自身的行為。在本書中,就有我們可以隨時開始練習使用的新的思考、行為、感受和交流方式進而戰勝抑鬱的具體方法和步驟。除此之外,本書還有大量可供參考的抑鬱症患者獲得治癒的真實案例。

閱讀本書後,我們將不再成為自己的思維的受害者,並有效幫助自己逐步走出抑鬱的陰霾!

《在抑鬱打敗你之前戰勝它》一書中還包含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抑鬱症多方研究使用的「抑鬱症狀快速自查清單」,你可以在接下來幾個月的任何時間裡重複使用這個清單,以檢測自己的情況。

此外,本書還仔細講解了逐步使你真正有效戰勝抑鬱症的,並且能防止病情復發的超詳細的自助方法。

本書將助你:

戰勝絕望,停止自我苛求,克服完美主義,擺脫孤獨感,

重新鞏固愛情、友情、事業,找到人生動力

最終,打破抑鬱症的魔咒!